Intel制程工艺四大突破概述
Intel在最新一届IEEE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 2024上展示了其在半导体制程工艺领域的四大重要突破。这些突破涵盖了新材料、异构封装、全环绕栅极(GAA)等多个前沿领域。以下是这四大突破的具体内容:
减成法钌互连技术
Intel代工在互连微缩方面实现了重大进步,采用了替代性的新型金属化材料——钌,并结合薄膜电阻率和空气间隙。这一技术不仅具备量产可行性和成本效益,而且在间距小于或等于25纳米时,通过引入空气间隙,可以使线间电容最高降低25%,从而替代铜镶嵌工艺的优势。该技术有望在未来的Intel代工制程节点中得到广泛应用。
选择性层转移(SLT)技术
这是一种异构集成解决方案,能够以更高的灵活性集成超薄芯粒,相比传统的芯片到晶圆键合技术,能显著缩小芯片尺寸并提高纵横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SLT技术可以将芯片封装中的吞吐量提升高达100倍,实现超快速的芯片间封装。结合混合键合或融合键合工艺,SLT技术能够封装来自不同晶圆的芯粒,进一步提高了功能密度。
硅基RibbonFET CMOS晶体管
Intel代工展示了栅极长度为6纳米的硅基RibbonFET CMOS晶体管,这一创新在大幅缩短栅极长度、减少沟道厚度的同时,对短沟道效应的抑制和性能也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这一突破为进一步缩短栅极长度铺平了道路,为摩尔定律的延续提供了关键基石。
用于微缩的2D GAA晶体管的栅氧化层技术
为了加速GAA技术创新,Intel代工展示了在2D GAA NMOS和PMOS晶体管制造方面的研究,侧重于栅氧化层模块的研发,将晶体管的栅极长度缩小到了30纳米。此外,2D TMD(过渡金属二硫化物)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未来有望在先进晶体管工艺中替代硅。
结论
这些突破对于实现到2030年在单个芯片上封装1万亿个晶体管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Intel的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其自身的制造能力,也为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