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的书法作品
1. 晋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 简介:《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的一封书札,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封书札仅有4行28字,内容简短,表达了作者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
- 评价:许多书法爱好者认为,《快雪时晴帖》仅次于王羲之所书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其另一件行书代表作。赵孟頫、刘赓、护都沓儿等人的跋语中都表示了对这幅作品的极高评价。
- 乾隆的赞誉:乾隆皇帝对《快雪时晴帖》极为珍爱,他在帖前题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字,并称其为“神乎其技”。他还将其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并称为“三希堂三帖”,视为稀世瑰宝。
2. 曹操书“衮雪”二字
- 背景: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同时在书法上也有独到成就。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曾于建安二十年(215年)和二十四年(219年)两次来到汉中,登临褒谷故地,见石门外幽谷深滩中,石多浪激,飞流奔泻,银涛做窝,犹如白雪翻滚。
- 书法特点:曹操挥毫即书隶体“衮雪”二字,以喻褒谷山水之美。这两个字不仅表现了褒谷博大的气势,更显示了魏武帝宏阔的气魄与壮志。“衮”字一撇一捺颇有动态之感,“雪”字则有静态质感。
3. 宋 蔡卞《雪意帖》
- 简介:蔡卞,字元度,蔡京之弟,学识渊博,才华出众。《雪意帖》是他写给“四兄相公”的一封信札,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信中提到雪意浓厚,农田大为受益,表达了对友人的问候和对雪的赞美。
- 书法特点:蔡卞的书法风格工整严谨,字迹清晰,体现了他深厚的书法 功底。
4. 宋 范成大《雪晴帖》
- 简介:范成大的《雪晴帖》是一封信札,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信中提到雪后天气奇寒,表达了对友人的问候。此帖因其内容提到“雪晴奇寒”,故得名《雪晴帖》。
- 书法特点:范成大的书法风格自然大方,行笔流畅,展现了他高超的书法技艺。
5. 吴宽 行书《苏轼雪词卷》
- 简介:吴宽是明代书法家,兼工书法,书亦学苏东坡。《苏轼雪词卷》是吴宽书写的一幅行书作品,现藏于香港艺术馆虚白斋。
- 书法特点:吴宽的行书润中辣健,墨气浓厚,工稳有法,展现了他对苏东坡书法的深刻理解和独特风格。
6. 朱瞻基 《雪意歌》
- 简介:朱瞻基,明成祖长孙,明代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雪意歌》是他在1998年瀚海拍卖会上出现的一幅书法作品,现为私人收藏。朱瞻基的书法潇洒劲健,被后人评为“书出沈华亭兄弟,而能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发之。”
- 书法特点:朱瞻基的书法风格圆熟遒劲,展现了他作为皇帝的深厚文化素养和书法 功底。
7. 明 祝允明 草书《雪赋》
- 简介:祝允明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对明代浪漫主义书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雪赋》是他的一幅草书作品,风格秀丽而有气度,行笔自然大方。
- 书法特点:祝允明的草书运笔流畅飞动,转折自然,如高山流水跌宕迂回,形成了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
8. 明 文徵明 行草书《雪诗卷》
- 简介:文徵明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其行草书《雪诗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共有73行,每行字数不等,共计376字。文徵明在67岁时创作了这幅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 书法特点:文徵明的书法流畅婉转,气韵连贯,展现了他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9. 文徵明《溪山积雪图并草书雪诗卷》
- 简介:文徵明的《溪山积雪图并草书雪诗合卷》是一幅手卷作品,现藏处不详。这幅作品包括一幅山水画和一段草书雪诗,展现了文徵明在绘画和书法上的双重才能。
- 绘画特点:《溪山积雪图》采用传统的雪景绘制方法,轮廓线外用淡墨浑染,轮廓内部大量留白,形成对比,格高调雅,淡逸而文静。
- 书法特点:文徵明的草书雪诗流畅婉转,气韵连贯,展现了他高超的书法技艺。
10. 明 文彭 草书《雪赋》
- 简介:文彭是文徵明之子,也是明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草书《雪赋》部分展现了他在书法上的深厚功底。
- 书法特点:文彭的草书风格自然流畅,运笔自如,展现了他继承父辈书法传统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书法家们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也反映了他们对“雪”这一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表达。希望这些介绍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些珍贵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