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末期的重庆,一个贫穷潦倖的家庭迎来了新生命的呱呱坠地。这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影视巨星达式常。他出生在一个寻常人家,家境极其贫困。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拉扯着他和十几个兄弟姐妹们度日。
妹妹达小曼回忆,当时家里的生活窘迫到了极点,母亲曾几度想把刚出生不久的达式常丢弃在街头,只是最终因为心存亲情而没这么做。命运似乎在开始就已对这个小生命无情嘲弄,却又给了他最后的垂青和眷顾。
穷人家的孩子不得不早当家,达式常自小就体弱多病。在学校里,他的学习成绩平平,甚至被老师嘲笑"命不久矣"。一个被生活凌辱、被世人遗忘的穷小子,又有谁能料到他最终将在演艺这条路上纵横驰骋,创造出不朽的传奇。
初中毕业后,达式常报考了重庆市话剧团,怀揣着成为一名演员的梦想。可惜因为身材矮小而被无情拒绝。家中拮据入不敷出,他只能暂时放下梦想,进入一家小工厂打工维持温饱。
就在人生的这个低谷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达式常结识了当红影星柳克清。柳克清慧眼识珠,对他的表演天赋赞赏有加,于是便主动将这个孩子带进剧组,担任龙套和演员助理的工作。
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外界的穷小子来说,这无疑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剧组里,达式常渐渐学会了行内的各种规矩和技巧,梦想重新在心中扎根涌流,终于有了成真的希望。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他能一帆风顺地踏上梦想之路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车祸,却狠狠打断了他美好的前程。
1968年,19岁的达式常在一次剧组的车祸中不幸失去了一条手臂。按照当时娱乐圈的潜规则,残疾人无疑就是被抛弃的"弃子"。达式常陷入了万劫不复的绝望之中,几乎彻底放弃了当演员的梦想。
妹妹达小曼回忆,当时的他彷徨无助,甚至一度想要就此放弃梦想,去寻找一条另外的出路。命运对这个刚走上人生正轨的年轻人狠狠捉弄,无情地夺走了他怀揣多年的理想。
幸运的是,生命中总有这样的贵人相伴。达式常的老师兼人生导师柳克清及时开导并鼓舞了他,让他重新燃起斗志。柳克清鼓励他要学会自立自强,不能轻易放弃理想。因为如果梦想都被舍弃了,人生就再无任何奋斗的动力。
受到柳克清的鼓舞,达式常终于重新燃起了对表演事业的热情。于是,他开始了一段痛苦而艰辛的独臂修行之路,一点一滴地磨练演技,只为能在有生之年实现梦想。
练习如何以独臂演绎每一个角色,磨炼独特的身体力行技巧,达式常费尽了无数心血。虽然残疾,但他从未输给身体健全的其他演员。每每看到他为了表演而努力,同行们无不由衷地钦佩他的顽强和执着。
就这样,经过了多年的修养和锻炼,达式常用独臂的精湛演技深深打动了业内人士。1975年,他参演了广受好评的电影《小城春色》,一举获得成名并走红银幕。此后,他相继主演了《霸王别姬》、《活着》等脍炙人口的影视佳作,几乎成为每个年代最炙手可热的影视巨星。
从破落户到影视巨星的高峰,达式常用一生传奇书写了一段孤勇逆袭的动人史诗。披荆斩棘、含辛茹苦,他用执着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终于实现了当上演员的梦想。
纵观达式常的传奇人生,除了他对梦想的一往无前,另一件令人敬佩的事就是他与妻子张云桥之间恩爱绵长的佳话。1965年的一个寒冬之夜,两人在一间狭小的6平米房间里,只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共度新婚。
彼时张云桥家境也很贫寒,父母双亡,生活非常拮据。达式常深知妻子的遭遇,发誓要给她一个安稳幸福的家。于是他努力工作,让两人的生活慢慢好转。
就在事业步步高升、生活一帆风顺时,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他们的幸福生活彻底打碎。因为精神创伤,张云桥一度无法接受达式常的残疾,两人长达数年的分居让夫妻感情陷入低谷。
尽管如此,张云桥却始终没有离开达式常身边。1975年,当她看到丈夫顽强重拾事业、重新实现梦想的决心时,便重新鼓起勇气回到了达式常身边,全心全意地支持他的事业,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不离不弃"。
57年的风风雨雨走过,如今张云桥依然陪伴在达式常左右,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见证他事业的最后辉煌。这对恩爱夫妻堪称当代最佳楷模,用执着的爱情书写了最动人的篇章。
纵观达式常83年的传奇人生,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原则的坚守执着。尽管一度遭遇家境贫寒、身体残疾的重重打击,但他从未放弃当演员这个梦想,而是用顽强的意志一步步实现了梦想。
即便后来已是家喻户晓的影视巨星,享有无数荣誉和待遇,他依然低调谦逊、他直到如今都没有拥有自己的车,并且也不开车,他功利心不重,被誉为"演艺圈的清流"。如今83岁高龄,达式常已是两鬓苍苍,但他仍在钻研演技,身体力行诠释着对表演事业的执着热爱。对于他来说,梦想就是一生的全部。
正是有了妻子张云桥的理解与支持,达式常才能如此专注地追求梦想,最终成就非凡。一个出身贫寒潦倖、身患残疾的普通人,最终能成为叱咤影视圈的传奇巨星,实属不易。而达式常之所以能走过这一道道难关,正是靠着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和对人生原则的坚守。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自网络,仅用于传播积极正能量,不存在任何低俗或不当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形象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对于可能存在争议的部分,我们也会在接到反馈后迅速进行修改或删除。“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如今的社会似乎早已忘掉这句话了,彼此对感情都失了真诚,而越是好看的人越是容易如此,特别是在娱乐圈里,不少花样美男在情场上欠下了一屁股风流债。
可如今却有一名男演员打破了这则“规律”,83岁的他不仅对自己的糟糠之妻不离不弃,甚至一辈子都没买过自己的车,活脱脱地在现代活出了上世纪的真情。
他就是达式常,一位对妻子不离不弃的影视圈清流。
01
穷苦孩子早当家
1940年,上海的一个回族家庭,达式常呱呱坠地了。
和很多那个年代的人一样,达式常的家庭也并不算富裕,虽然父亲做的是账房先生,收入相比普通人已经是远远领先了,可达式常的家里有着一共12个孩子,那点收入自然就捉襟见肘了。
作为家中的老九,达式常正巧是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我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因此,很早的时候他就努力为家里分担一些事务了。
当然,达式常的家庭有一点不错,因为达式常的父亲早年上过私塾的原因,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就算再苦再累,只要孩子有天赋,会读书,做爸妈的用尽吃奶的力气也要把他们送进学校的大门。
毕竟,达式常的父亲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最大受益者,不是那几年的学习的话,他又怎么能当上今天的账房先生呢?
也因此,达式常的家中对教育抓的一直很紧,而他也没有辜负爸妈的期望,从初中开始成绩就名列前茅,甚至还拿到了奖学金!
换句话说,从初中开始,达式常的爸妈就没怎么为他的学费发愁过了,这个聪明的小伙子靠着自己就能完成学业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达式常还不是一个书呆子,在保持学习不落伍的同时,他还加入了学校里的文艺社团,接触到了表演和话剧。
对着这些新奇的玩意,一个关于未来的种子逐渐在他的心中发芽了。
他开始关注艺术领域的事情,有时候回家了还在琢磨第二天的话剧表演,自己说话的语气是啥,手又放在什么地方?
他的音乐老师也恰巧还是一名曾经的话剧行业从业者,对他的未来成长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可以说,多方因素影响下,达式常最终决定了自己的路——话剧。
作为一个从小就有主见的孩子,达式常很快就按照自己定下的计划一路前行了,19岁那年,他考入了刚刚成立的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学习之旅。
而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中,达式常一下展露了自己的惊人天赋,靠着自己出众的外貌和精湛的演技,早在学校里他就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明星”了,而在毕业后更是被分配到了上海电影厂担任演员,早早地就把自己的形象呈现在了大银幕上。
当然,在这些成功的背后,还离不开一名女人的支持。
她是达式常的同学,也是他的初恋,更是他相伴一生的掌上明珠——王文皓。
02
和初恋的相遇
王文皓的家庭就比达式常惨多了,自幼丧父丧母的她只能和比自己稍大的哥哥相依为命,而为了支持自己妹妹的学业,她的哥哥更是在很小的时候就疯狂打工谋生,几乎一干就是白天到黑夜。
或许是相同的家庭境遇,让这两个苦命的孩子在上海电影专科学校相遇了,两人几乎算是一见钟情,总是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毕竟,他们除了彼此之外,和其他人的差距都显得有些太大了。
艺术、表演,这些标签其实一直与穷人家的孩子无关,演员毕竟是吃流量饭的,你火不起来,那可能到死就是穷困潦倒。
更何况,外形、服装、气质,这些都需要花钱去培养,一般来说,只有富人家的孩子愿意花金钱和时间去培养,而穷人家的孩子,大多不会拿自己的人生去赌。
赌输了,那一辈子可就没了!
也因此,当时的校园里,虽然大家都十分友善,没有嚣张跋扈之辈,可达式常和王文皓就是觉得自己融入不进去,出身的自卑感一直萦绕在他们的心间。
试想,当你的同学都在谈论高档化妆品的时候,你却连听都没听过这些牌子的名字,即使对方是无心的,可你真的能和他们聊得下去吗?
在这种环境下,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了,1962年毕业后,两人就搬到了一起开始同居了。
当然,一同居,对这对小情侣来说自己口袋里的钱就显得十分不够用了,这得买那得买,两人的生活在当时的上海过得十分拮据。
好在达式常是有些运势在身上的,因为外形出众的缘故,他一眼就被当时的导演选中出演电影,收入还算不错,而王文皓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报社工作,收入算是勉强养家糊口。
虽然贫穷,可两人的生活过得无比甜蜜,每天王文皓的工作结束的早,她就回家处理家务活,烧好饭等达式常回家。
吃完了,两人还会出去逛一逛,看一看繁华的上海滩,年轻的两人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1965年,达式常得到了自己苦等了三年的机会。
他受邀与一众演艺圈大咖出演《年青的一代》这部经典电影,而在当时,这部片子就是不折不扣的匠心巨作。
虽然饰演的还是一名配角,可他帅气的外形,细腻的演技一下让观众记住了他,达式常瞬间火遍了大江南北,下半年更是出演了一部新的电影《柜台》。
可惜的是,1965年是一个特殊的时候,毕竟一年后,文艺圈就要陷入黑暗了。
这对本应该迎来美满生活的小情侣,无奈地被时代的洪流所吞噬。
03
失去的十年
1966年,“那十年”刚开始没多久,达式常已经陷入了无戏可演的状态了,甚至在可见的未来,他还要担心自己会不会受到牵连。
可王文皓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用更热烈的方式进行陪伴,同年的10月,在简单的吃完一顿饭后,两人就结婚领证了,没有婚礼,没有婚纱,可双方都觉得,那是自己最快乐的一天。
婚后的生活比从前更加清贫,王文皓因为从小体弱多病的缘故,再加上长期营养不良落下的病根,几乎每月都要吃上不少药,这就成了一笔沉重的开销。
两人从此开始起早贪黑地赚钱,达式常做过零工,也在餐馆洗过碗,只是在这日复一日的麻木工作中,他并没有放弃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和信念。
空余之时,他总会独自一人锤炼自己的演技,达式常相信,这场浩劫终有结束的一天,到时候,他就能回到自己朝思慕想的舞台上。
1971年,两人生下了一个女儿,那是他们结婚的第五个年头了,随着女儿的降生,达式常的运势似乎渐渐迎来反转。
1973年,文艺行业渐渐放松了管控,而达式常也是第一时间回到了阔别数年的舞台上,只是最开始的时候他只能从戏剧话剧开始,电影业还没彻底解封。
拿到剧本的那一夜,达式常与王文皓几乎是喜极而泣,他们知道,自己的等候终究是值得的。
1975年,达式常才正式出演了“那十年”后的第一部电影《春苗》。
幸运的是,不少观众还记得这个曾经的帅气小伙子,再加上不少人都被迫息影,达式常几乎成了为数不多的可用之人。
往后的数年里,达式常接连出演了不少电影,部部都给观众留下了极佳的印象,他也渐渐从一名普通演员到知名的大明星,在国内收获了无数粉丝。
可惜的是,在拍摄《东港谍影》的时候,他还是出事了。
因为剧本的要求,他需要带着女主角追击敌人,可因为车速太快,再加上他对汽车还不算熟悉,不凑巧地撞上了山崖,直接导致女演员严重受伤,而他自己也是伤到了右腿。
因为此事,达式常从此在自己的人生中告别了汽车。
对演员来说,很多时候自己的脸就是吃饭的工具,而在这次车祸中,达式常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毁掉了别人的未来,这让他一度无比愧疚,即使对方表示原谅,他也表示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这也是他坚持不买车不开车的原因,就算时间紧凑,他也宁愿自己挤出时间来赶公交,一旦回到汽车那个驾驶室,他就会想起当初那场悲剧。
当然,除了这个意外,达式常在演艺事业上可谓是一帆风顺。靠着《燕归来》,他拿到了第二届《文汇》电影奖最佳男主角、第四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等奖项。
在《T省的84·85年》中的出色表演,更是帮助他拿下了第一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学会奖……
他的奖项很多,人气更是极高,几乎可以说,他就是80、90后心目中的银幕担当,是一代人的回忆。
更重要的是,达式常也不像很多演员一样,出名了就开始接广告,接代言,一切朝钱看,除了演戏之外,我们很难在别的地方听到这位大明星的消息,从始至终,他就把自己的心思全部花在了表演上。
2008年,68岁的达式常在给观众带来了《代号利剑》后,就渐渐地开始退出演艺圈的台前了。
随后的几十年里,达式常基本是处于一个退休的状态,偶尔还会出演一些电影,大多数的时候就是在里面充当一个配角,毕竟他的精力和体力已经支撑不起一场完整电影的消耗了。
只是达式常却不服老,不服输,或许是出于对电影行业的热爱,即使没剧本的时候,他也会坚持去自己所在的剧团每天打卡报道,有时候就帮团里配配音,挑挑戏,更多的时候就是指导一下自己的后辈,将自己丰富的演艺经验传承下去。
当然,达式常也花了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自己的妻子,很多时候他都会说,自己年轻时候太忙了,有时候拍戏拍着拍着就是几个月不回家,他觉得十分对不起自己的妻子,想要好好地补偿她。
只是在混乱无比的娱乐圈里,达式常已经算是其中的清流了。
比如年轻时剧本涉及吻戏的话,达式常往往都会回家征询妻子的意见,如果王文皓觉得不妥不同意的话,那他就不接这个剧本了。
如今两人已然白头偕老了,达式常更是坚持不让妻子干一点家务活,往往王文皓在家里只要等着吃饭就行了。
用他的话来说,自己以前因为工作忙,实在是苦了她了,如今自己闲下来,那就应该男人来做。
结语:
作为令人尊敬的影视圈前辈,曾经闻名中国的艺术大师,达式常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可他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环境中活出旧时代的慢生活,不买车,不出轨,这些都是如今的年轻人所缺乏的。
当然,我们要学习的不是达式常先生的行为本身,而是藏在背后的慢的韵律,慢的精髓。
一生不长也不短,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那个值得自己托付一生的人。在中国影视圈,有这样一位演员,他的名字或许不如当红明星响亮,但他的演技和为人却赢得了业内外的广泛尊重。
他就是达式常,一位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艺术家的老戏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低调而又杰出的演员,探索他的人生故事和职业生涯。
达式常1940年出生于南京,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庭中长大。童年时期的艰苦生活,培养了他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坚韧不拔的性格。这些品质在他日后的演艺生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轻时的达式常对文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学校里,他总是积极参与各种文艺活动,很快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演艺事业奠定了基础。有趣的是,达式常曾透露,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时,紧张得差点忘记台词,但正是这次糗事让他更加努力钻研表演技巧。
1960年代初,达式常怀着对电影的热爱和憧憬,踏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大门,正式开启了他的职业演员生涯。
他的处女作《兄妹探宝》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年轻的达式常却把它当作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来对待。
在这部讲述兄妹俩寻找失散多年的父亲的温情喜剧中,达式常饰演一个帮助兄妹俩的热心村民。
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他不仅仔细研读剧本,还真的跑到郊区的村庄里生活了一周,体验村民的日常生活。
有一天,他甚至跟着村里的老人去挖宝,结果不小心摔进了泥坑里。虽然狼狈不堪,但他却感到无比兴奋,因为这次经历让他更深入地理解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这种对角色近乎痴迷的投入,让剧组的导演和同事们印象深刻。
有位化妆师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都觉得他有点傻,为了一个小角色做到这种地步。但现在想来,正是这种傻劲成就了后来的达式常。
1965年,达式常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高峰。他在电影《年轻的一代》中饰演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青年工人,这个角色让他在演艺圈中崭露头角。
影片中有一场戏,达式常的角色要在工厂里发表激情澎湃的演讲,鼓舞同事们努力工作。
为了演好这场戏,达式常不仅背熟了台词,还去参加了好几次工人大会,观察真实工人演讲时的神态和语气。
然而,就在达式常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到来,他的演艺事业被迫中断。这对年轻的达式常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有传言说,当时他曾一度陷入抑郁,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但达式常并没有被困境打倒。他开始深入基层,体验普通人的生活,观察人性百态。
在这段时期,有一件事深深地触动了达式常。他在一个小村庄里遇到一位老农民,这位老人的儿子因病去世,留下年幼的孙子。
尽管生活艰难,老人却依然乐观地抚养孙子。达式常被老人的坚强和乐观深深打动,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塑造多个角色的灵感来源。
1975年,机会终于再次降临。达式常重返影坛,主演了《春苗》。这部讲述农村变革的电影不仅让他重新赢得观众的喜爱,也标志着他演艺事业的第二春。
在饰演农民老周的过程中,达式常完全沉浸在角色中。他在田里待了整整一个月,不仅学会了插秧、除草,还和真正的农民一起劳作、吃饭、聊天。
有一次,剧组在炎热的夏天拍摄收割场景。达式常坚持真刀实枪地干活,结果不小心被镰刀划伤了手。
尽管流了不少血,他却坚持继续拍摄,认为这种真实的疼痛能让表演更加生动。这一幕虽然让导演心疼,但也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达式常对表演的执着。
然而,达式常的这种极致投入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质疑他是否太过投入,模糊了现实和表演的界限。
特别是当他在生活中也保持着农民的举止时,甚至有人担心他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面对这些质疑,达式常在一次采访中坦然回应:我知道有人觉得我太疯狂,但对我来说,这就是演员的使命。
我们不仅要在银幕上塑造角色,更要让角色在我们的灵魂里扎根。只有这样,我们的表演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这种对表演艺术的执着和专注,让人不禁想起另一位著名演员梅兰芳。为了演好旦角,梅兰芳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旦角的举止。
达式常和梅兰芳虽然所处的时代和表演的领域不同,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奉献精神却如出一辙。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影视业迎来了黄金时期。达式常也迎来了事业的巅峰,主演了《燕归来》、《书剑恩仇录》、《走进风雨中》等多部佳作。
这些作品不仅获得了多个奖项,也让达式常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实力派演员。
然而,成名后的达式常并没有被名利迷惑。他坚持不接广告,不上综艺节目,专注于演技的提升。
这种坚持让他在娱乐圈中显得格格不入,但也赢得了观众和同行的尊重。有一次,达式常接到一个广告邀约,报酬相当于他一年的片酬。
面对如此诱人的待遇,达式常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回忆起自己刚入行时的初心,那种对纯粹表演艺术的追求。
最终,他微笑着婉拒了这个机会,轻声说道:我是演员,不是商品代言人。
这个决定并非轻而易举。达式常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当时他正在为一部历史剧做准备,需要花大量时间研究历史资料和人物性格。
那笔广告费确实很诱人,他回忆道,但我想到如果接了广告,就要分散精力,可能会影响到角色的塑造。
我不能辜负观众的期待。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让他在压力重重的娱乐圈中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和自信。
在生活中,达式常也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的妻子王文皓曾在采访中透露,达式常虽然在荧幕上常常饰演严肃的角色,但在家中却是个活宝。
有一次,家里的洗衣机出了故障,达式常坚持要自己修理。他戴着老花镜,手握螺丝刀,认真地研究着洗衣机的构造。
尽管最后不仅没有修好,反而把洗衣机弄得更糟,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没关系,他笑着对妻子说,我们可以把这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
这种反差不仅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也延伸到他的演艺事业。在拍摄一部严肃的历史剧时,达式常饰演一位威严的将军。
在一场激烈的战争戏中,他不慎被道具绊倒,摔了个四脚朝天。然而,他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立即爬起来,幽默地对周围的演员说:看来我们的将军也有狼狈的时候啊!
这一幕不仅缓解了现场紧张的氛围,也展示了达式常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态度。
达式常的这种反差魅力,让人感受到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曾在一次粉丝见面会上分享道:我在银幕上可能是个不苟言笑的硬汉,但在生活中,我也会犯错,也会笑话自己。
这就是生活的真实面貌。这种坦诚和自嘲的态度,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达式常,而不仅仅是荧幕上的形象。
在一次重要的颁奖典礼上,达式常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没有像其他明星那样感谢一长串的名字,而是深情地说: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演艺生涯中遇到的每一个角色。
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番话不仅道出了他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即使年过八旬,达式常依然保持着对演艺事业的热爱。2024年,84岁高龄的他还在电影《昆仑山下大医生》中有精彩表现。
他说:只要还有适合我的角色,我就会继续演下去。演戏就是我的生命。
达式常的人生故事,不仅是一部精彩的演艺生涯史,更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坚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他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艺术家的坚守。
回顾达式常的一生,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始终如一的艺术家。他在年轻时怀揣梦想进入演艺圈,在事业低谷时坚持自我,在成名后依然保持初心。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仅仅是名利双收,更重要的是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