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7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算法如何实现个性化内容推荐[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050
金币
242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433
斑龄
192
道券
105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4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2-07
          
  
用户观看由算法个性化推荐的短视频。


基于算法技术的人工智能满足了用户多样化文艺需求。


  
  今天,算法推荐已经无处不在:广告、短剧、小说、音乐乃至新闻、资讯……它已经与搜索引擎并肩,成为人们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这种境况下,理解算法推荐,对于理解今天的媒介环境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推荐?人们最熟悉的推荐方式是人对人的推荐: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推荐某物,认为对方“用得上”“会喜欢”;或者是一个人请求另一个人为自己推荐某物,认为对方“经验丰富”“眼光好”。这种推荐背后往往存在一个预设: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可以就“喜好”“需求”达成共识。这种共识基于人与人的相互理解。
  算法推荐不需要这种“理解”。简单来说,算法是一台“匹配”机器,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编码,把人和相关信息“匹配”起来。算法工程师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一个人恰好遇到他想遇到的信息?这其实是一个“控制论”问题:“让两个东西在同一个时空相遇。”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在提出控制论时,正是要想办法让战争中的炮弹和敌军飞机在同一时空相遇(他将炮手和炮台、驾驶员和飞机整体视为两个复杂系统)。今天的算法推荐,也正是要对巨量的用户和信息进行“匹配”,令双方恰当地“相遇”。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让算法具有把握“人想要什么”的能力。在人和物之间建立某种关于“偏好”“需求”的关联。人们想出的办法是利用相似性原理。1997年,电子购物先驱亚马逊首次在商业上采用算法推荐,根据用户的购买记录推荐相似商品,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这项技术被称为“协同过滤”,“协同”指它需要用户的参与合作(如购买、打分、评价等行为),而“过滤”即系统筛选。2003年,亚马逊发表了相关论文,标志着这个算法开始被广泛应用。直至今日,“协同过滤”仍然是当下最经典、最常用的推荐算法。
  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人们还可以做到将人的偏好和需求数字化。这里出现了一种名为“用户画像”的商业手段。一方面,人们可以用统计学的方式获得大众的信息,并进行分类和提炼,为之打上不同的标签(年龄、性别、学历等),勾勒出围绕在某种偏好/需求周围的用户形象;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为小说、影视、音乐、短剧、游戏、广告等文化产品打上相应的标签(类型、情绪、流行元素等),记录产品的内容、功能或特征。此时,如果双方的标签具有统计意义上的高相关度,就可以尝试匹配。
  对于这种匹配的结果,用户还可以在另一端反馈:点击“喜欢”是正反馈,以增加相似的推荐;点击“不感兴趣”则是负反馈,以减少相似的推荐。而用户的其他行为,甚至是无意识行为——比如在一个信息停留的时长、观看次数、是否分享、是否和人聊天时提及——也都会被各种传感设备和记录设备捕捉、整理,同样会作为反馈传递给算法,影响下一次计算过程的标签权重。
  早期的协同过滤大多是“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在此基础上,2010年以来人们还发展出了“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这是一个令“猜你喜欢”成功运作的机制,其核心是:“和你相似的人,也会喜欢你喜欢的东西”,即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如果系统发现位于某个地区、常购买某类物品、喜欢听某人的歌、有某种程度学历的女性大都喜欢看某个类型的“霸道总裁”。那么,当系统下一次遇到一位符合条件的女性,即便她此前从不看任何“霸道总裁”,也会为她推荐,而且成功的概率很大。通过这种方式,算法能够在个体的“意料之外”推荐其偏好的内容,实现某种“个性化定制”的效果。但实际上,算法并不关心一个人的“个性”,它关心的反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并对新加入的成员进行偏好预判。这也带来新的忧虑,当预判高度准确时,人们依然会担心自己是否处在只有自我、没有他者的“茧房效应”中。
  在一个更宏观的尺度上,算法推荐服从模型的数学和统计学特性。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幂律分布。幂律分布是一条向下的、拖着长长尾巴的曲线,描述了在自然世界或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事务具有极大影响力,而大多数事务具有较小的影响力”的现象。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大样本量模型都服从幂律分布,包括但不限于城市人口、地震强度、生物体积、太阳耀斑等,网络流量也不例外。
  今天,人们已经察觉网络流量分布的不平等,将它们总结为“二八定律”,即粉丝数排在前20%的“大V”(拥有高粉丝量的用户)掌握80%的流量,后80%的中小用户只占20%流量的现象。但在另一边,幂律分布也带来“长尾定律”,它反映了另一种现象:分布中,存在大量影响力极小的样本,但总数加起来后仍非常可观。这意味着无论是多么小众的领域和作品,都会有相应的用户,不应该被忽略。这就是幂律分布两个最重要的数学特性。因此,要丰富推送内容,打破“二八定律”,让更多“长尾”被看到,商业公司除了要调整经营策略,还需要投入额外的算法改进机制。
  当下,协同过滤和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进一步配合,已经令算法推荐大抵呈现为一个黑箱,远远超出人类可理解的范畴。但可以想象,通过人类的调试和修改,这项技术也将更加先进,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富于变化,适应各种各样的人类需求。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好的、分配机制更公平友好的未来:彼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将变得更加“丝滑”和生动,人们也能克服既有的茧房效应和流量至上,生活在更丰富的信息环境中。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0545
金币
1255775
道行
1965
原创
2249
奖券
2311
斑龄
30
道券
8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900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1-2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2-07
  上文对算法推荐的详细描述揭示了这一技术如何深刻地影响我们的信息消费习惯和文化体验。以下是对您所述内容的进一步解析和补充:

   算法推荐的原理与实践

  1. 匹配机制:算法推荐的核心是匹配用户和信息,这种匹配基于用户的行为数据、偏好和需求。

  2. 协同过滤:这种技术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偏好,找到相似的用户或内容,从而进行推荐。它分为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和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

   用户画像与个性化推荐

  1. 用户画像:通过收集用户信息,算法为用户创建一个数字化的画像,这有助于更精准的推荐。

  2. 反馈循环:用户的互动行为(如点击、停留时间、分享等)作为反馈,进一步优化推荐系统。

   算法推荐的社会影响

  1. 茧房效应:算法可能会根据用户的既有偏好进行推荐,从而使用户陷入同质化的信息环境中。

  2. 流量分布:算法推荐可能导致网络流量分布不均,出现“二八定律”和“长尾效应”。

   算法的未来与挑战

  1. 黑箱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算法推荐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决策过程对用户而言是不透明的。

  2. 改进方向:为了克服现有的问题,算法推荐系统需要更加公平、透明,并能够考虑到多样性和包容性。

   对未来的期待

  1. 更公平的分配机制:期待未来的算法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网络流量,让更多的内容得到曝光。

  2. 丰富的信息环境:理想的情况是,算法能够帮助用户发现新的、多样化的内容,而不是仅仅强化既有偏好。

  总结来说,算法推荐已经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技术挑战。未来,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算法,确保它们能够促进一个更加多元、公平和透明的信息环境。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3705
金币
44782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7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2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4-12-08
算法如何实现个性化内容推荐
算法推荐的原理
算法推荐是一种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兴趣爱好、个人信息等数据,为企业提供精准推送服务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理解用户的喜好,为其推荐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提高用户转化率1。简单来说,算法是一台“匹配”机器,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编码,把人和相关信息“匹配”起来3。

推荐算法的类型
协同过滤
协同过滤是最早的推荐算法之一,它根据用户的购买记录推荐相似商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协同过滤分为两种:用户协同过滤和物品协同过滤。用户协同过滤是基于用户的行为模式找到相似的用户群体,然后推荐这些用户喜欢的商品给目标用户。物品协同过滤则是基于商品的相似性,如果用户喜欢某些商品,那么也会推荐类似的商品给用户3。

基于内容的推荐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是根据用户过去对某些内容的喜好,推荐具有相似特征的新内容。例如,如果用户喜欢阅读某一类型的书籍,算法会推荐具有相似主题或风格的其他书籍3。

混合推荐
混合推荐结合了多种推荐算法的优点,例如结合协同过滤和基于内容的推荐,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多样性2。

算法推荐的工作流程
数据收集:收集用户的浏览历史、购买记录、搜索关键词、社交媒体活动等数据。
用户画像构建: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出详细的用户画像,包括用户的属性、喜好、需求等信息1。
算法分析:使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对用户画像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1。
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画像和算法分析结果,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1。
反馈循环:用户的点击、停留时间、分享和收藏等行为会被捕捉并作为反馈传递给算法,影响下一次计算过程的标签权重3。
算法推荐的优势
提高用户转化率:个性化推荐算法能够准确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其推荐符合其需求的产品,从而提高用户购买意愿和转化率1。
提高企业效益:个性化推荐算法能够帮助企业了解用户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企业效益1。
增加用户黏性: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推送服务,让用户发现更多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留存率1。
降低营销成本: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企业可以精准投放广告,降低营销成本1。
结论
算法推荐通过分析用户数据,构建用户画像,运用多种推荐算法,实现个性化内容的精准推送。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