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展古艺新姿
数字技术正在为传统工艺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以全新的形式和风貌呈现给公众。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展示了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传统工艺,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新作品。
数字交互装置的应用
数字交互装置《万花冠》以LED风扇屏为单体元素组合成精美的粤剧头冠,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此外,数字交互装置《扇语花》借助AI技术完成团扇的工艺制作,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另一个例子是数字交互装置《山水有相"缝"》,它以光纤材料彰显粤绣的材质之美,通过体感交互装置,观众可以触发金银线的有序运动,体验传统工艺的动态美。
AIGC动画作品的创新
AIGC动画作品《文化棱镜》将广州彩瓷的工艺步骤进行可视化拆解,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了瓷器的制作过程,包括图稿设计、瓷胎挑选、颜料配置、器皿彩绘等多个步骤。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不仅让人们了解了传统工艺的复杂性和精细度,还增加了观赏的趣味性。
传统工艺的数字化转型
传统工艺如陶艺、木雕、织绣、金工、皮影、剪纸等,在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传递着情感的温度,还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工艺的实用价值逐渐减弱,应用场景也随之缩小。数字技术的引入为这些传统工艺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数控技术、人机交互、AI等现代科技的赋能,传统工艺在材料与技艺、造型与装饰、功能与应用等维度实现了拓展。
数字技术与传统工艺的融合
数字技术与传统工艺的融合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动态苏绣装置《玉兰蝴蝶》运用数字技术将平面化的苏绣纹饰进行了立体化呈现,打破了苏绣的固有表现形式,拓展了其审美维度12。类似的例子还有艺术家黎安俊及其团队创作的《万花冠》,该作品以广东岭南粤剧头冠作为主要设计元素,通过对粤剧头冠的造型与色彩进行提炼和转化,创造出全新的视觉效果。
结论
数字技术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数字交互装置、AIGC动画作品等形式,传统工艺得以以更加生动和互动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同时也为传统工艺的材料与技艺、造型与装饰、功能与应用等维度带来了新的拓展。数字技术与传统工艺的融合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还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