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0阅读
  • 2回复

[数码讨论]数智技术与美术融合出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087
金币
1078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433
斑龄
192
道券
105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5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7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有机融合。以数智技术打破美术与其他艺术的边界,推动美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拓宽了创作空间,丰富了视觉效果,强化了传播效力,赋予中华文化标识时代美感和创新表达。

  数智技术在美术创作领域的介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AI之“脑力”指挥机械设备之“臂力”开展创作。如清华大学相关实验室打造的“道子智能绘画系统”,实现了自动绘制水墨画,既可以模仿中国画创作者的绘画风格,又可以创作艺术面貌独特的新作品,开创了人机协作、人机共创艺术的新模式。二是以AI之“算力”辅助美术工作者之“笔力”开展创作。在创作者的多维度参与和干预下,大量图形图像素材与历史文献材料共同拓展完善AI“语料库”,然后通过AI“指令”系统地梳理分析,呈现丰富的创作效果。比如由AI创作的《光谷十景》绘画作品,以传统中国画《江帆楼阁图》(李思训)、《夏山图》(屈鼎)等唐宋名家作品为底版,融入“马蹄莲”、光谷“星河”广场、“光谷之珠”等多个光谷地标性现代建筑元素,重构古代山水景观,在40天内创作出长约6米的“科技新城”水墨画卷。

  数智技术在人类思维和算法策略的指引下,和时间赛跑,让时光逆流,成功应用于美术类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修复,大大缩短了人工修复的时间周期,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中国历代绘画蕴藏着承载中国精神的文化标识和基因密码。因自然灾害、历史变迁等原因,不少绘画类文物受到破坏,以人工方式修复存在周期长、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然而,通过AI修复师的“数字之手”,短时间内就可以使修复后的美术经典重见天日。比如,通过超强AI算力,对山西永乐宫壁画《朝元图》包罗万象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后修复,完美再现元代壁画的斑斓色彩。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用户可以通过AI画笔在短时间内“补全”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残卷。经过“虚拟修复”后的作品,与原作构图、意境等审美特征相吻合,使两段残卷实现了数字化合璧。这种快捷性与无缝性,正是基于AI数据库储备了大量古画素材。依据数据大模型进行快速渲染、高效修复,让古画在新时代焕发历久弥新的生命活力。

  数智技术开启美术经典的场景化、沉浸式、交互式传播,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单一化展示和传播路径,推动了数字媒介与艺术媒介的进一步融合,为美术经典的多元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全息影像、沉浸式体验等赋能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场馆的策展和传播,给观众带来全新观展体验。各地博物馆、美术馆也纷纷推出3D建模展馆、360度全景展览等丰富多彩的“云展览”,把镇馆之宝拿出来在网上“晾晒”,获得了较大流量。观众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数字化观展直抵“现场”,享受“云端”系列文化盛宴。这种从展厅到“云端”的转化,为观众带来多重感官新体验;从被动“上云端”到主动“入云端”,互联网的助力从看不见的“大变量”成为看得见的“大增量”。可以说,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和殷实“家底”,逐步改变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业态,永不落幕的在线展厅成为线下场馆的重要“引流渠道”,引领社会风尚。一些线上媒介如文化节目、纪录片等借助数智技术,把线下美术经典搬到线上,成为传播美术经典的新园地。像百集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文化节目《艺术里的奥林匹克》《诗画中国》等,利用3D、CG、AI等技术呈现并传播视听化、数字化的经典美术作品,赢得大众青睐。

  数智技术与美术融合出新还表现在多种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为艺术创造、审美表达、数字转向开辟了新空间。比如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汇集生物艺术、生态艺术、游戏艺术等艺术形态,涵盖CG绘画、数字影像、交互艺术、扩展现实(XR)、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技术手法,串联起数字媒体、网络动画、电子游戏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多学科、多门类、多视角联动展示,呈现出美术界对前沿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思考,彰显“可能世界”的无限可能。数智技术也是美术与舞台艺术融合的“催化剂”,延展了审美维度,引发观众共情。比如2023年央视春晚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运用“AR+绿幕”制作技术,以五种传统器物等元素,诠释中国传统的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代表的五行之色赤、白、黄、青、黑,将物质化的颜料转化为精神化的色彩,以舞蹈语言的生动表达呈现东方美学的神韵与意境,展现天地之间的斑斓画卷。

  在科技创新赋能之下,数智技术与美术在多方面、全领域的进一步融合,必将以更加高效的手段发挥好美术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将为擦亮中华文化标识、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科技与艺术的力量。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1196
金币
1260735
道行
1965
原创
2249
奖券
2311
斑龄
30
道券
83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909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1-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1-17
  

  数智技术在美术创作领域的应用确实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些技术不仅拓宽了创作空间,丰富了视觉效果,还强化了传播效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以下是数智技术在美术创作和文化传播中的一些具体应用和影响:

  1. AI智能绘画系统:

  - 清华大学相关实验室开发的“道子智能绘画系统”能够自动绘制水墨画,模仿中国画创作者的绘画风格,同时创作艺术面貌独特的新作品,开创了人机协作、人机共创艺术的新模式。

  2. AI辅助美术创作:

  - AI的“算力”辅助美术工作者的“笔力”,通过AI“指令”系统地梳理分析图形图像素材与历史文献材料,呈现丰富的创作效果。例如,AI创作的《光谷十景》绘画作品,融合了传统中国画和现代建筑元素,重构古代山水景观。

  3. 美术经典的场景化、沉浸式、交互式传播:

  - 数智技术推动了数字媒介与艺术媒介的进一步融合,为美术经典的多元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全息影像、沉浸式体验等技术赋能博物馆、美术馆的策展和传播,给观众带来全新观展体验。

  4. 数字化展览:

  - 各地博物馆、美术馆推出的3D建模展馆、360度全景展览等“云展览”,使观众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数字化观展直抵“现场”,享受“云端”系列文化盛宴。

  5. AI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

  - AI修复师的“数字之手”大大缩短了人工修复的时间周期,使修复后的美术经典重见天日。例如,山西永乐宫壁画《朝元图》的修复和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残卷的“补全”。

  6. 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

  - 数智技术促进了多种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为艺术创造、审美表达、数字转向开辟了新空间。例如,“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汇集了多种艺术形态和技术手法,实现了多学科、多门类、多视角的联动展示。

  7. AI与舞台艺术的融合:

  - 2023年央视春晚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运用“AR+绿幕”制作技术,以五种传统器物等元素,诠释中国传统色彩,展现东方美学的神韵与意境。

  数智技术与美术的融合,不仅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方法,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路径和新平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审美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数智技术将在美术创作和文化传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4192
金币
48615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8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4-11-17
数智技术与美术融合出新
数智技术与美术的融合正在为艺术创造、审美表达和数字转向开辟新的空间。这种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和展示方式,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展体验。

数智技术在美术中的应用
数智技术在美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场景化、沉浸式、交互式传播:数智技术开启了美术经典的场景化、沉浸式、交互式传播,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单一化展示和传播路径,推动了数字媒介与艺术媒介的进一步融合,为美术经典的多元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

全息影像和沉浸式体验:全息影像和沉浸式体验等技术赋能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场馆的策展和传播,给观众带来全新观展体验。

3D建模展馆和全景展览: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纷纷推出3D建模展馆、360度全景展览等丰富多彩的“云展览”,把镇馆之宝拿出来在网上“晾晒”,获得了较大流量2。

线上媒介和文化节目:一些线上媒介如文化节目、纪录片等借助数智技术,把线下美术经典搬到线上,成为传播美术经典的新园地。

跨界融合:数智技术与美术融合出新还表现在多种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为艺术创造、审美表达、数字转向开辟了新空间。例如,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汇集生物艺术、生态艺术、游戏艺术等艺术形态,涵盖CG绘画、数字影像、交互艺术、扩展现实(XR)、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技术手法,串联起数字媒体、网络动画、电子游戏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多学科、多门类、多视角联动展示,呈现出美术界对前沿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思考,彰显“可能世界”的无限可能。

舞台艺术融合:数智技术也是美术与舞台艺术融合的“催化剂”,延展了审美维度,引发观众共情。例如,2023年央视春晚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运用“AR+绿幕”制作技术,以五种传统器物等元素,诠释中国传统的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代表的五行之色赤、白、黄、青、黑,将物质化的颜料转化为精神化的色彩,以舞蹈语言的生动表达呈现东方美学的神韵与意境,展现天地之间的斑斓画卷。

数智技术对美术的影响
数智技术对美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变艺术创作和展示方式:数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和展示方式,使得艺术作品能够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提升观众观展体验:数智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观众的观展体验,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

促进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数智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使得艺术作品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中。

综上所述,数智技术与美术的融合正在为艺术创造、审美表达和数字转向开辟新的空间。这种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和展示方式,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展体验。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