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亚历山大·仲马成名作《基督山伯爵》诞生于1844年,今年为纪念这部“复仇爽文鼻祖”诞生180年,法国电影人亚历山大·德·拉·巴特里耶、马修·德拉波特联手执导了同名电影《基督山伯爵》。
![](https://q7.itc.cn/images01/20241114/b728a411952e4afbbdb18be7d6ba603f.jpeg)
这部片长178分钟的复仇大片于今年6月在法国、西班牙、波兰等国家上映,收获全球票房7489.5万美元,比起2002年的美国版《新基督山伯爵》(2056万美元)足足高出3.6倍。
![](https://q0.itc.cn/images01/20241114/3486e4bdd140430489be4317ce52b77e.jpeg)
且烂番茄新鲜度达到100%,爆米花指数94%,比起美国版(新鲜度74%,爆米花指数88%)也要高出一大截,可见欧洲影评人和观众都对这部新作非常喜爱。
![](https://q0.itc.cn/images01/20241114/63a77e2a932d4da8b81ef1967c297584.jpeg)
![](https://q9.itc.cn/images01/20241114/aeb9bcae9b1d491a86349b00acc2b4a7.jpeg)
10月底上线后,我们内地观众也得以看到这部电影。但目前豆瓣上开分7.1,却又比7.3分的美国版低了不少。仔细看网友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喜欢它的网友觉得它的“镜头语言很高级,运镜调度,摄影构图都很棒”。
![](https://q9.itc.cn/images01/20241114/113b2840c1ac4f3f854923b71b1b4c94.jpeg)
不喜欢的网友则认为其魔改程度“怕是大仲马看了,会被气活过来”,而且“人物扁平化到全员工具人”。大家知道名著改编电影想要获得成功,无非在“忠于原著”和“合理改编”之间找到平衡。
![](https://q5.itc.cn/images01/20241114/8e06a3bf2bec45f4bf4f3b4cc0168f4d.jpeg)
当年的美国版之所以评分低,就是因为对原著故事的删减和魔改过于严重;而这部法国版对比美国版到底有多少进步,缺点又在哪里?茄哥今天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基督山伯爵》原著波澜壮阔,法国版的改编相较美国版有明显进步。
《基督山伯爵》作为世界闻名的“复仇爽文鼻祖”,其叙事过程的“高级”之处,至今仍难以被后来者模仿。
小说的故事发生于1814年,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是商船法老号上的大副,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又与未婚妻梅赛苔丝打得火热,妥妥的人生赢家。
![](https://q2.itc.cn/images01/20241114/e6be44ff49104f6a9cb34aa8702e00a4.jpeg)
可由于爱德蒙的春风得意,受到了两个小人的嫉妒:一个是爱德蒙的同事,法老号上的会计员唐格拉尔;
![](https://q1.itc.cn/images01/20241114/021b055a843a464a9610a060a382c2a8.jpeg)
另一个是梅赛苔丝的表哥弗尔南,他钟情于梅赛苔丝,却得不到美人芳心,因此对爱德蒙心存怨恨。
![](https://q8.itc.cn/images01/20241114/aadb6cac09f94160bd5a33923e09b583.jpeg)
由于爱德蒙出海时曾受法老号船长的临终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一封密信。唐格拉尔得知这件事,就和弗尔南写了举报信,向代理检察官维尔福检举爱德蒙。
![](https://q3.itc.cn/images01/20241114/f3562f5f956548e6b1d2dcdc004f7423.jpeg)
最终爱德蒙因“叛国罪”被送进了伊夫堡监狱,在狱中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14年。
![](https://q5.itc.cn/images01/20241114/ab8d25f313e3410db5150b94c4556fec.jpeg)
正如我们的武侠小说中,身世悲惨的主人公总能通过一番“奇遇”习得武林中上乘的武功。小说的第二幕,监狱的爱德蒙也遇到了他的人生导师法利亚神甫,并从知识渊博、文武双全的神甫身上学到了各种知识和技能。
![](https://q6.itc.cn/images01/20241114/3860448ae8be46c19e52944f3626a805.jpeg)
神甫在临终前向爱德蒙透露了十字军宝藏的所在地——基督山小岛,之后便下线了。
于是爱德蒙设法越狱并找到了宝藏,摇身一变成了基督山伯爵。到这里,一个睿智、富有、神秘、完美的复仇者形象就立起来了。
![](https://q7.itc.cn/images01/20241114/2ab93fb6c222416eb0e471d301301cec.jpeg)
小说的高级之处就在于,基督山伯爵的复仇过程极具创意,并不像一般的复仇故事那样,只是简单的“把仇人杀了”,而是经过巧妙的安排,让“仇人”落入圈套,再用非常手段使其经历“生不如死”的痛苦折磨。
![](https://q6.itc.cn/images01/20241114/5ac8b96c03844b3b806563dfb865676a.jpeg)
此时基督山伯爵的三大仇人唐格拉尔、弗尔南和维尔福,都摇身一变成了上流社会权贵:
唐格拉尔成了银行家;弗尔南在军队服役时,杀害了他的恩主阿里总督,并侵吞了总督的家产,还娶了梅赛苔丝,改名换姓成了莫尔塞夫伯爵;维尔福则成了巴黎法院的检察官。
![](https://q2.itc.cn/images01/20241114/1d98c5eb430c447981209ea2646fc0f1.jpeg)
摸清了仇人的底细之后,基督山伯爵开始“对症下药”,逐个对仇人展开报复。
他先是在报纸上披露了弗尔南谋害阿里总督的事实,这引起了巴黎议员们的质询,又让阿里总督的女儿海黛出庭作证,揭发了弗尔南的罪行,使其身败名裂,最终自杀身亡。
![](https://q3.itc.cn/images01/20241114/81a3e84e706d46bca95ad7fee7c48536.jpeg)
接着,基督山伯爵得知维尔福与唐格拉尔的老婆有染,还有个已沦为杀人犯的私生子安德烈亚。基督山伯爵找到并收留了安德烈亚,授意其在法庭让当众曝光自己的私生子身份,令维尔福名誉扫地,不得不辞掉法院检察官的职务。
![](https://q7.itc.cn/images01/20241114/d89b805acbb44fb8b49fd39a4c25aa08.jpeg)
基督山伯爵又了解到维尔福的后妻企图谋夺全部家产,于是他假装不经意间向这个女人透露了一个毒药配方,这也间接导致维尔福家破人亡。在内外双重打击之下,维尔福彻底被击溃,最后疯掉了。
![](https://q4.itc.cn/images01/20241114/530e08c3cd114984adc38de4e05582fb.jpeg)
对付贪婪无度、毫无道德底线的唐格拉尔,只需要运用商业战使其破产。基督山伯爵收买了电报局的发报员,用虚假电报诱使唐格拉尔出售手中的债券,连番操作之后,唐格拉尔的全副身家都到了伯爵的身上。
![](https://q2.itc.cn/images01/20241114/74a3666cb411407eb2151ae7fa21569f.jpeg)
整个复仇故事过程曲折,蕴含无穷智慧与巧思;出场人物众多,且一个个性格鲜明;基督山伯爵手上从未沾血,却使他的三个仇人都得到应有的下场。
这些构思巧妙、线索复杂的情节,180年来令无数读者陶醉其中,但改编成电影却有相当大的难度。
![](https://q5.itc.cn/images01/20241114/6e82b7f45f0c47eaa680715dbf5807d4.jpeg)
2002年的美国版由于片长只有131分钟,编剧杰·沃尔伯特把“逐一击破”的复仇过程直接砍了,让基督山伯爵的复仇变成简单的肉搏大战。除了维尔福由于谋杀自己的父亲被送进监狱;唐格拉尔和弗尔南都是在决斗中被伯爵打败并处决。
![](https://q2.itc.cn/images01/20241114/3d6e0a837fa84cd1b6f4f0ae47eddfb8.jpeg)
而在电影的最后,伯爵杀死仇人兼情敌弗尔南之后,竟然“鸠占鹊巢”,和梅赛苔丝重归于好,开启“没羞没臊”的新生活。
这种离了大谱的改动虽然比较符合美国人的审美观,却与大仲马原著带着品味人生复杂情绪的开放式结局背道而驰。
![](https://q7.itc.cn/images01/20241114/b6d4a30eb08943d28978e51fd75fd5b2.jpeg)
今年的法国版由于片长接近3个小时,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详细还原小说中基督山伯爵向三大仇人复仇的完整过程。
特别是还原小说中基督山伯爵在阿托伊别墅中揭露维尔福亲手活埋私生子的经典场景,是片中很出彩的一场戏。
![](https://q8.itc.cn/images01/20241114/480b4793e16640cab5e7b543655dca17.jpeg)
基督山伯爵易容化妆成布沙尼长老、威玛勋爵,从形象到神态、说话语气、肢体语言都判若两人。既能看出演员皮埃尔·尼内的表演功力;又能看出化妆和道具组形象设计的巧妙,也是电影非常精彩的部分。
![](https://q0.itc.cn/images01/20241114/702abf6ac5ab4e529c38f99d59730e43.jpeg)
电影中比较大的改动,就是增加了一条感情线,把原著中弗尔南与梅赛苔丝的儿子阿尔贝对阿里总督女儿海黛的单相思,改编成阿尔贝与海黛的相恋。
这样的改动给海黛加了不少戏份,使其形象更加丰满,同时又让伯爵复仇的过程蒙上了一层人性的拷问。
![](https://q4.itc.cn/images01/20241114/c2a9c61bfdf0466c9d844d9f4492193c.jpeg)
但恋爱戏过多,又势必会淡化海黛对弗尔南的仇恨,令海黛变成一个智商不在线的恋爱脑,与原著中的形象偏离太多。同时把结局改成海黛与阿尔贝一起离开了伯爵,没有跟伯爵走到最后,也让伯爵的结局变得更加悲凉。
![](https://q2.itc.cn/images01/20241114/bad9fa28734e4774a55e6dac5bf6c1c9.jpeg)
与美国版相比较,法国版在剧情上能够大致还原小说中的复仇过程,出场人物更多,各自形象也更加丰满,是其更为出色的地方。
也因为这些优点,才能得到影评人和观众的肯定,100%的新鲜度和94%的爆米花指数,都能看出法国人对它的偏爱。
![](https://q4.itc.cn/images01/20241114/8c9771b3452e44c9a2f4d9ca295d7bfa.jpeg)
二、法国人拍大仲马名著,从选角、演员表演、人物塑造到服化道都有明显优势。
本片中的选角由于是法国的电影公司出品,片中演员阵容全是法国的演员班底,形象上也更贴近于原著。
饰演爱德蒙·唐泰斯的男主角皮埃尔·尼内是现年35岁的80后法国演员,曾凭借电影《伊夫圣罗兰传》拿到法国电影凯撒奖影帝。
![](https://q0.itc.cn/images01/20241114/2c0a4075606f402fb1de4be8d1dce39e.jpeg)
皮埃尔·尼内形象高大,身材比较瘦但肌肉线条清晰,皮肤略显苍白,擅长用眼神传达悲愤、坚定、阴狠的情绪。前期塑造监狱中的爱德蒙时,非常符合地牢中囚徒的形象设定;后期化身基督山伯爵,又与原著中如“吸血鬼”一般神秘的伯爵形象十分贴近。
![](https://q3.itc.cn/images01/20241114/e8baf080e46f4ce2bcf17ce6766b8628.jpeg)
且皮埃尔·尼内的容貌俊美,表演张弛有度,对于基督山伯爵孤寂、坚定、冷酷的内心活动诠释得很到位。
扮演伯爵的两个分身“布沙尼长老”和“威玛勋爵”时,也能用不同的口音和肢体语言,把角色的诙谐幽默表现出来,对比已知的几版基督山伯爵都毫不逊色。
![](https://q9.itc.cn/images01/20241114/ae3d7178ab364f0fb40c9e22f7569e62.jpeg)
饰演梅赛苔丝的法国女演员阿娜伊斯·德穆斯蒂埃也曾凭借电影《爱丽丝和市长》拿到凯撒奖影后。她的皮肤偏黑,面容也有些显老,并不是容貌特别出众的美女,但却非常符合原著中梅赛苔丝渔家女的“底层打工人”形象。
![](https://q8.itc.cn/images01/20241114/04a4ad60536e4c4488c13726702e0fae.jpeg)
后期出现时虽已成富妇,却梳了家庭主妇的普通发髻,且发色黯淡、面容憔悴,似乎因思念爱德蒙而郁郁寡欢。
导演显然是理解了原著,才会做出这样的形象设计,对比美国版梅赛苔丝刚和爱德蒙重逢不久就一起滚床单的形象,明显高出一截。
![](https://q5.itc.cn/images01/20241114/13d59498582f4ba8a9176f7a3d933cd1.jpeg)
上面提到本片中给海黛加了很多戏份,饰演海黛的是罗马尼亚影星安娜玛丽亚·沃特鲁梅,她也曾凭借电影《正发生》获得凯撒电影奖最佳新人女演员奖。虽是现年25岁的年轻演员,安娜玛丽亚不仅是大眼睛美女,表演功力也已经相当扎实。
![](https://q2.itc.cn/images01/20241114/d1b235b16137473797744f304e5b2fd9.jpeg)
海黛在原著中是为瓷娃娃一般完美的公主形象,安娜玛丽亚除了形象符合之外,也能通过言行举止展现出角色独特的气质。受限于剧本,片中的海黛表现得有些恋爱脑,但安娜玛丽亚依然能将角色的善良、坚定与勇敢表现得非常到位。
![](https://q6.itc.cn/images01/20241114/8b8c733dd589438ea95508ef369f4183.jpeg)
伯爵的三大仇人唐格拉尔(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 饰)、弗尔南(巴斯蒂安·布永 饰)和维尔福(罗兰·拉斐特 饰)虽然都是坏蛋,却“坏”得各有特点。唐格拉尔从骨子里就是个阴险狡诈的底层骗子,没有任何道德底线,对财富总有着与生俱来的渴望。
![](https://q3.itc.cn/images01/20241114/0914cdfd8a7e48179cd2111eafed24fd.jpeg)
军人出身的弗尔南则是个残暴冷血、见利忘义之徒,会为了谋夺财富出卖并亲手杀死自己的恩主阿里总督。但弗尔南对梅赛苔丝确有真心,对待家庭也是很负责任,在家中是个好丈夫和好父亲。
![](https://q2.itc.cn/images01/20241114/0bb6b1640eb14b06b65a9e0a2e4f075d.jpeg)
维尔福或许是三人中品质较好的一个,并没有“坏透”,但由于拿破仑党人的密信就是写给他的父亲的,为了掩盖这件事才把爱德蒙送进监狱。因为一个自私的选择而坑害了无辜的人,维尔福的下场也是自作自受,但他确实还有一定的道德底线,因此最后才会疯掉。
![](https://q9.itc.cn/images01/20241114/547cbc16287e47438893251094ec3317.jpeg)
“三大仇人”都有其各自的性格标签,就像真实存在的人物一样跃然纸上,这也体现出大仲马笔下人物的立体感和两面性。
电影由于篇幅的原因,并没有深入塑造这三个反派,但三位资深演员还是能在有限的戏份中把角色形象立起来,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https://q6.itc.cn/images01/20241114/cbed074874a34418bd4575450127074d.jpeg)
对比美国版则把笔墨重点都放在爱德蒙和弗尔南的“情敌之争”上,饰演弗尔南的是英国影星盖·皮尔斯,与饰演爱德蒙的美国影星吉姆·卡维泽都带着好莱坞男星特有的那种彪悍气质,与原著中的气质完全不沾边。
![](https://q1.itc.cn/images01/20241114/49a6e1ae16b14dc5b2b4415cf54c921e.jpeg)
因此从演员的挑选、人物的设定、到演员的表演上,美国版与法国版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至于服化道上,法国版的场景设计和人物形象、衣着,比此前任何版本都显得更加精美华丽。如果你是原著粉,肯定也会更喜欢整体气质上更“原汁原味”的法国版。
![](https://q1.itc.cn/images01/20241114/2b24ff0e3d25471f8478acd603fd0093.jpeg)
三、受限于3小时片长,法国版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再来说一下法国版的不足之处,由于这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部分影迷才会给电影打低分,导致其分数反而还不如美国版。比较大的问题仍然是对原著的改编,虽然能在3小时内大致把原著中的主线故事讲明白,还是存在很多瑕疵。
![](https://q0.itc.cn/images01/20241114/3477970416294f80a6a5d052c846e8a2.jpeg)
比如:删减的人物太多,原著中很多个性鲜明的角色都被直接砍了。
像维尔福的父亲诺瓦蒂埃,是个睿智坚定的拿破仑党人,即使瘫痪仍能通过眼神交流表达意图,小说中他用一封信扭转局势取消了孙女瓦朗蒂娜与弗朗兹婚约的精彩段落没能在电影中看到实在可惜。
![](https://q7.itc.cn/images01/20241114/f6c57caa33ab43b897852852d6772c9c.jpeg)
伯爵回到巴黎不仅要向“三大仇人”报复,也要向他的老板兼恩人,法老号的船主莫雷尔先生,以及莫雷尔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报恩。
电影中的莫雷尔父子却仅在片头部分出现,后面用对话交代莫雷尔先生已经去世,“报恩”的情节被砍掉,就没有像原著那么丰满。
![](https://q9.itc.cn/images01/20241114/b79b658c77c94b76af679d7cfee8d5cb.jpeg)
基督山伯爵的传奇之处,除了他的曲折经历和个人魅力外,还体现在他富有个性的三个仆人:哑奴阿里、管家贝尔图乔、男仆巴蒂斯坦。特别是哑奴阿里,是个忠心而身手不凡的黑人。在片中却只出现了哑奴阿里,且还是个面目狰狞的白人,就与原著不太相符。
![](https://q4.itc.cn/images01/20241114/64e3ee1242294643b3f1d7257becfddf.jpeg)
小说中茄哥最喜欢的强盗路易吉·万帕,由于他的故事只是一条支线,在本片中也被删掉了,只在中间的部分出现了几个袭击阿尔贝的匪徒,也并没有交代他们是万帕的手下。
![](https://q9.itc.cn/images01/20241114/82b241869d4b428d8330f53db726c947.jpeg)
原著中唐格拉尔的银行破产后,窃取了济贫机构的500万法郎沿水路逃往意大利,途中被万帕劫获并囚禁起来。万帕先把唐格拉尔饿个半死,再以每只10万法郎的高价向他出售烤鸡,最终用几只烤鸡把唐格拉尔手上的500万法郎都弄到手。
![](https://q2.itc.cn/images01/20241114/994d6c6a9faa4ed499773e8a1b81e1eb.jpeg)
对于嗜财如命的唐格拉尔来说,手头每减少一分钱都像在割肉,但为了填饱肚子却不得不眼睁睁看着钱财流失,这种煎熬着实比死还难受。这段原著中最为搞笑的情节,由于万帕这个人物的缺失,也被一并砍了,对原著粉来说也是意犹未足。
![](https://q4.itc.cn/images01/20241114/c006ee7d3fa047059f15bafa4a970c00.jpeg)
四、改编“复仇爽文鼻祖”《基督山伯爵》,至今仍是难题。
虽然这部电影存在着这些缺点,但法国导演毕竟还是比美国导演更懂大仲马,拍出来的整体效果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最后伯爵与弗尔南的决斗戏,也比美国版更加刺激好看。
![](https://q6.itc.cn/images01/20241114/c3d0cab4d3f64cf18f4a5155805de08a.jpeg)
最后伯爵独自驾船离开法国,在写给梅赛苔丝的信中带出“等待”和“希望”两个词,也能回归到原著的主题。比起美国版“他们最后终于又在一起了”的狗血改编,法国版对结局的处理还是要高明很多。
![](https://q9.itc.cn/images01/20241114/815b53c348b84bf299bf5106e1ad51cb.jpeg)
有人说《基督山伯爵》太过完美,180年来只看到别人模仿,却没人能够将其完美影像化。茄哥觉得原著的篇幅太长,拍成电影的话至少要4到6个小时才够,或许拍成电视剧会更加完美,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看到更为贴近原著的改编作品。
![](https://q4.itc.cn/images01/20241114/ce4ac4e750884f8a8e0bfb93c02e77c2.jpeg)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热血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