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迟。
——今天的编辑 谭孃
太古里隔壁街,人均10元吃饱饱,不是吃面,不是吃杂ber,纯正单锅小炒,3人4菜人均10元,你遇到过没?
燕鲁公所街上一次有声响还是在前两年,伴随着抖音的兴起,名叫幼销传统糕点的老式面包房,一时风光无两。年轻人从地铁市二医院站F口走出,再折返而来,或是在背后瓦当瓦舍楼下的咖啡店打卡,临走前去拎一袋锅巴和蛋黄酥。
小街不长,唯独在来回中有一间铺面不那么吸引人直接进入,或者说是一排铺子,它们都归属于“黎民”,分别是间小卖部,和一间快餐店。
总在饭后路过,看见零星三轮车停在门口,收荒匠们坐在树下乘凉,大姐们偶尔洗刷锅碗。或许是被几个过热的夏天晒得透亮,记忆中快餐店内里总是发黑,不知道多大多深。
某天吃腻了外卖的预制菜,也愿意走得远一点就餐,就晃悠悠地再来到黎民快餐,正值饭点,各色人都来坐,不分桌。
两位“大厨”在灶台前忙得昏天黑地,靠门处,一位较年轻的女士拿着手机,常亮的对话框等待着顾客点餐。
没有菜单,定价统一——荤菜11,素菜9元,米饭1元,萝卜汤免费。荤菜素菜一色切好备齐,想吃什么看着点,颇具鸡毛店的感觉。
真正当新鲜的菜摆在了不怎么做饭的人面前,选择困难症就原地产生。例如想吃回锅肉,那么蒜苔还是蒜苗还是青椒,不问就不会主动说起;丝瓜是炒还是加蛋做成汤,2元钱的荤素差距只在一念之间。
没有菜单,就没有具象的食欲,除非偷瞄一眼他人的选择。
肉丝类依旧是高频点单菜,韭黄肉丝,鱼香肉丝,青椒肉丝,最快手。时令蔬菜组成9元档核心,但叶菜少,少在不便脱水常温储存。
凡是点完单,即可在店内外寻一处落座。
这才发现,虽然地方不大,且是够格归位苍蝇馆子范畴内,店内确实干净整洁,地面也鲜少油腻,桌椅墙面,均是白净。
带点微风的室外是成都人的最爱,一眼瞥去,隔壁桌客人的米饭在碗里堆成大山。一看就是常来,经验丰富。
虽是单锅小炒,却是不洗锅的单锅小炒。这道菜夹杂着上一道菜的微弱余味,一道菜里混入上一道菜的遗孤,也可能是配菜途中乱入,总之可以说是小赚。
上菜速度是极快的。两个师傅按着菜单顺序轮翻炒,不消多时就齐齐上桌。
再进屋,在蒸箱柜里将被掏空的饭格里扒拉,学习邻座,我们也把珠穆朗玛舀进碗里。
厨艺好的人来吃这餐一定是不满意的,因为它可能不如你自己炒得美味,挑食的人同理,因为这里也没有迁就你口味的妈妈——只是家常,只是寻常,甚至会遇上调味不均,局部偏咸,下手偏重的窘境,但转念一想,打工人打工饭,只要10多块钱吃上新鲜小炒,闭嘴吧。
油水也不够重,甚至不比斋饭和食堂饭,但还是胜在性价比,胜在一份新鲜锅气,而非预制。
饭至1点,从小街深处陆续骑来几辆三轮车,径直停在我们身旁,利落且熟悉。收废品家具家电的收荒匠们错峰而来,熟练地只点一个菜,然后便是无限量的续饭续汤。据说运气好时,赶上老板们也吃午饭,那么拿个碗,去盛一碗烧菜,也是可以的。
甚至乎,盛少了还要遭老板说句,多舀点嘛,这么秀气嗦。
陆陆续续,外卖员,推销员,还有印着不知所指职业文化衫的人凑成一桌,快速地坐下,吃饭,然后离开。
一墙之隔背后,玻璃窗间断冒起烈火,火舌直舐楼板。
黎民快餐,黎民百姓的快餐。
今日编辑 | 谭孃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Salt
@树
@H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