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在1921年10月8日所作,记录了他与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的会面经历,以及他对弘一法师和印光法师的深刻印象和感悟。以下是对文章的点评:
1. 情感真挚:文章中,叶圣陶先生以一种非常真挚的情感,描述了他对弘一法师的敬仰和对佛法的好奇。他的文字流露出对弘一法师的深深敬意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2. 细节描写:文章通过对弘一法师的外貌、行为和言语的细致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这位法师的形象。如“清癯的脸,颔下有稀疏的长髯”和“带笑的容颜,细小的眼眸子放出晶莹的光”,这些细节让弘一法师的形象栩栩如生。
3. 内心体验:叶圣陶先生不仅记录了外在的见闻,还深入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体验。他对弘一法师的持律念佛生活感到好奇,同时也对这种生活方式表示了理解和尊重。
4. 对比手法:文章中通过对比弘一法师和印光法师的不同特点,展现了两位法师各自的风采。弘一法师的“水样的秀美,飘逸”与印光法师的“山样的浑朴,凝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 宗教感悟:叶圣陶先生通过对弘一法师和印光法师的观察,以及与他们的交流,表达了自己对宗教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信仰,而真正的宗教家是那些能够纯任自然、内心平和的人。
6. 文化价值:文章不仅记录了一次会面,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态度和理解。通过叶圣陶先生的笔触,读者可以窥见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佛教文化的探索和思考。
7. 语言风格:叶圣陶先生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他的文字既有文学的美感,又不乏深刻的思考,使得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记叙文,也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对弘一法师的一次深刻会面和内心体验的记录,它不仅展现了弘一法师的人格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对宗教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这篇文章对于了解弘一法师以及当时的佛教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