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作为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屿,居然有着用水之困?
不仅许多驻岛官兵每个月都要给基地进行水源补充,当地居民也恪守着节约用水这一规范。由此可见,海南岛并不是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水源丰富。
问题在于,海南岛人民不是可以直接“靠海喝海”吗?难道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海水淡化厂,会是海南岛的出路和“救星”吗?
为何海南会缺水?
在讲海水淡化之前,我们先来讲讲海南岛缺水缺到了什么程度。众所周知,像咱们内陆地区,水份的主要来源就是江河湖泊,而江河湖泊的水又是来自于降雨和雪山融化。
正是由于西部高原的雪山融水,以及在降雨过程中,江河湖泊的不断蓄水。所以咱们内陆地区才有长河、珠江、洞庭湖、鄱阳湖等超大型水源基地,养育了上十亿中国人。
但这种情况在海南岛不适用。由于海南岛是一个山峰式岛屿,就像台湾似的。所以在降雨过程中,海南岛就无法很好的进行蓄水。
再加上海南岛没有江河湖泊这种“附件”,所以就导致岛内的天然储水能力特别差。往往一场大雨过后,海南岛上的雨水就直接流向海洋了,丝毫不留半点情面。
就算海岛某些地区的居民,打算用积攒雨水的方式来获取水资源,那也比较麻烦。因为雨水这玩意儿完全是看天说话,降雨频率极其不稳定,而且有时候量也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积攒雨水来使用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积攒雨水
除了雨水以外,还有一种方式,也可以补充水资源,那就是地下水。如果是在咱们内陆地区,要想获取地下水的话,直接打口井抽出来就行。
但海南诸岛不一样。比如像海南诸岛中的永兴岛,就曾抽取过地下水。但这些抽出来的地下水又咸又涩,根本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洗澡或者洗衣服。
永兴岛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也是因为这些岛屿常年被海水环绕,岛下土质已经趋于盐碱化了,大量的盐分和矿物质渗透进岛下土壤。久而久之,这里的地下水就越来越咸了。
更何况,由于海水的常年侵袭,以至于岛下的土壤结构十分脆弱。如果长期抽取地下水的话,很可能会对土质结构造成破坏。可以说,海南岛虽然被四海环绕。但这个所谓的“四海”,并不能给它带来水份,反而还成为了一个累赘。
海水淡化厂的到来
正因如此,所以永兴岛海水淡化厂应运而生了。这个海南诸岛的救星,在2012年启动开工,2016年建成。足足花了4年时间,打造了一个海南诸岛的水之源泉。
永兴岛海水淡化厂
从规模上来看,永兴岛海水淡化厂一共有3台500吨的海水淡化设备,这样就能进行“两备一用”的模式。也就是两台先放着,一台先开着。到时候哪台坏了就用另一台顶上,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淡水短缺的现象。
从技术上来看,永兴岛海水淡化厂采用的是双膜处理法。也就是通过两层渗透膜的方式,让海水得到一个二重净化。
海水淡化设备
与此同时,海水淡化厂还会进行去除杂质、脱盐、矿化、调质等工艺流程,让咸到发膻的海水直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这样一来,海南人民就再也不用担心缺水断水的情况了。
根据目标的海水淡化厂产量来看,该厂每天可以净化1800吨海水,其中有700吨海水直接转化成饮用水。这些水到时候可以用于驻岛官兵的饮用,海南人民的日常生活饮水,以及科学实验等。
员工先喝淡化的海水
最关键的是,该厂每天可以根据岛上用水量的实际情况,以及储备情况,随时调整海水淡化的产量。也就是说,假如岛上举行什么活动,需要大量用水的。这时候海水淡化厂就会加大产量,一次性产个2000多吨,量管够。
或者当海南人民不需要那么多水的时候,海水淡化厂就会减少淡水产量,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淡化成本和消耗的能源。这就是“两备一用”模式的好处
海水淡化厂
至于接下来我们对海水淡化厂的愿景,主要就是给海南各地铺设大量的供水管道和供水设施,比如饮水站等。通过这种大基建的模式,来让每个海南人民都实现饮水自由。
海南有1100座水库?
可以说,自从有了海水淡化处理厂以后,永兴岛居民们就不用担心饮用水缺乏的问题了。要知道,在该厂还没有运营之前,那时候的永兴可以说是“水比油贵”。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水,主要还是饮用水。至于其他方面的水,倒还是没有那么缺乏,因为海南省和下辖诸岛也是有水库的。
就拿海南最大的松涛水库来说,它一共储存了33.45亿立方米水资源,相当于太湖蓄水量的76%。靠着松涛水库充沛的水资源,海南人民让琼西北的120亩荒地,变成了良田。
松涛水库
除了松涛水库以外,海南还有一个大广坝水库。作为海岛第二大水库,大广坝水库拥有17.1亿立方米水资源。由于该大坝长达6公里,所以它也有了“亚洲第一水坝”的称号。其总装机容量高达24万千瓦,供应了海南省东方市将近一半的用电量。
除此之外,海南其实还有大大小小1100座水库。这些或天然、或人工的水库,解决了海南的农业灌溉问题,工业用水问题,以及居民生活用水问题。
大广坝水库
当然了,虽然海南拥有这么多水库,但海水淡化厂该建还是得建起来。毕竟饮用水还是得靠海水淡化厂,至于那些水库啥的,大概率就只能沦为“工农业大水泵”了。
为何沿海地区不用海水淡化取代南水北调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海水淡化既然可行,为何北方还要南水北调呢?直接在北方靠海的城市建几个厂子不就行了吗?
之所以选择南水北调而不选择建厂,主要也是因为三个因素所致。首先就是海水淡化成本比南水北调高。
根据海水淡化厂工作人员的介绍,将一立方米海水进行淡化的话。如果采用前面提到的那种膜法,需要花费5元。如果采用蒸馏法的话更贵,需要8元。假如这时候再加上铺设管道花费的钱,水源运输花费的钱,那一立方米海水淡化的成本就达到10元以上了。
而如果采用南水北调工程的话,一立方米水资源只需要2.33元即可。由此可见,南水北调的成本比海水淡化低太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不就只能选择南水北调了?
其次就是海水淡化的能耗比较高。据统计,将一立方米海水进行淡化,需要耗电4.5-5千瓦时。如果用南水北调180亿立方米的输水量来进行计算的话,那海水淡化至少需要耗费850-900亿千瓦时的电量。
南水北调
像这些电量,都足够北京市15年的消耗了。如此看来,用电量去净化水,其能源消耗量实在是过于恐怖。
最后就是海水淡化滤出的工业盐比较多。光是海南的那家海水淡化处理厂,每天就得滤出50多吨盐。假如将整个南水北调那种输水量的海水全部进行淡化的话,那滤出来的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
海盐场
像这么多的工业盐,以我国的用盐规模来看,绝对消化不了。这样一来,就只能将其进行抛弃。久而久之,可能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说,相比于南水北调,海水淡化这种操作确实没什么优势。
更何况,长江本来就有这么多水,蓄水量高达1万亿立方米,不用白不用。而且长江的水质也比较好,各项指标也都达标了。在这种情况下,南水北调这种工程自然而然就超过海水淡化了。
结语
咱们内陆地区的话,由于大江大河众多,地下水资源也比较充沛,盐分也没有海南地下水那么咸,所以直接就地取材就行了。
总的来说,像海水淡化这种工程,对整个海南岛地区还是比较利好的。毕竟除了海南主岛外,其他下辖海岛的地理环境确实不适合存储淡水,所以只能采用这种工业化方式来制水。
但海水淡化的成本较高,目前还只是在海南下辖的一些岛屿上发挥作用。以后技术突破的话,肯定是会有更广的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