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战争的烽火中,中朝两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当志愿军踏入朝鲜土地的那一刻,一场关于指挥权的争议悄然拉开序幕。
金日成,这位朝鲜的领导人,对统一有着强烈的渴望,却在战争的指挥权上,与中国的彭德怀将军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彭德怀却仅仅用一句话就让金日成哑口无言!
一、战争的阴霾与未知的变数
1950年5月,朝鲜半岛的春天并未带来和平的气息。金日成访华,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统一的执着。然而,毛主席却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看到了战争背后的危机。他担忧地提醒金日成,时机尚未成熟,不可轻举妄动。但金日成的心中,已被统一的火焰燃烧得无法自拔,他未将毛主席的劝告放在心上。
几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世界。而中国,因金日成的封锁消息,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一无所知。当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到朝鲜的存亡时,金日成才不得不向中国发出求援的信号。
二、战争的蔓延与求援的无奈
1950年7月,周总理明确向朝鲜表达了中国的立场:若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必将出兵相助。然而,金日成似乎并未将此话当作一回事。
他继续投入大量兵力和资金,试图以一己之力抵挡美军的进攻。但现实是残酷的,美军在仁川登陆,汉城失陷,朝鲜的局势岌岌可危。
九月下旬,金日成不得不向苏联和中国发出求援信。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他知道,只有中苏两国的援助,才能挽救朝鲜的危局。
三、志愿军入朝与指挥权的争议
1950年10月,中国志愿军准备进入朝鲜。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中朝之间在指挥权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金日成要求统一指挥志愿军,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但彭德怀将军却坚决反对。他深知指挥权的重要性,它关乎着军队的生死存亡。
“你指挥过多少军队?”彭德怀将军直截了当地问金日成,金日成被彭德怀一句话问的哑口无言。这句话,不仅是对金日成能力的质疑,更是对指挥权重要性的强调。彭德怀将军坚持原则,不愿在指挥权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
四、苏联的调解与联合指挥部的成立
面对中朝之间的争执,苏联派遣史特科夫进行调解。斯大林也给金日成写信,希望双方能够达成共识。在苏联的斡旋下,中朝双方最终同意成立中朝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权交由彭德怀将军负责。
然而,金日成并未完全放心。他时不时还会干预军事决策,试图夺回指挥权。每当这时,斯大林和毛主席都会出面调停,控制局面。他们的智慧和领导能力,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随着中朝联合指挥部的成立和指挥权的统一,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他们英勇善战,不畏强敌,为朝鲜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朝两国之间的友谊也在战争中得到了加深和巩固。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在志愿军的帮助下,朝鲜人民成功抵御了美军的进攻,保卫了家园的和平与安宁。这场战争,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为中朝两国的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铭记历史、汲取教训;让我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辉煌!让那段历史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警示灯,照亮我们走向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同时,也让我们向那些为和平与正义而英勇奋斗的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最近最火的剧是哪部?当然是央视一套正在播出的《上甘岭》。
开播三天,收视率轻松实现三连胜,cvb收视率更是已经突破了3%,真的是势不可挡。不过这完全在情理之中,很久没看过剧情如此紧凑的战争片了。大仗小仗一场连着一场,每一集都有大场面,而且和以前的战争片只有大场面不同,这部剧还详细地讲了每一场战役的行军部署,有一种带观众入局的感觉。
除了大场面外,一些战场上的战友情也很让我触动,最新两集里,段显峰在前线看到战友们牺牲时的那个表情真的让人心碎。还有邱少云牺牲那一段,从小耳熟能详的故事还是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我们如今的和平生活就是这些伟大的战士用命换来的啊!
虽然好评声如潮,但是其中也夹杂着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有观众拿放大镜看剧,以为找到了这部剧的漏洞,对一些剧情提出了质疑,但是实际上这些问题非但不是漏洞,还恰恰证明了《上甘岭》拍得够真实。
比如第一集里,秦基伟为了驰援朴达峰直接指挥3连长冯百胜,让他们巩固阻击阵地。这个剧情很多观众都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一些观众却觉得秦基伟一个军长越过了师长、营长、团长直接对一个连长下命令,是越级指挥,还觉得这回乱了套。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观众真的是带着脑子在看剧,是有跟着剧里的角色认真排兵布阵的。只不过这部分观众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场合。这里是战场,敌人的炮火正对着我们,时间就是生命,提前一秒钟先于敌人安排兵力都会让战争胜利的几率大上一分。
而且逐级上报、逐级下命令本来就是人员太多时为了方便管理才创建的制度,如果条件允许,为何要死守这些条条框框,直接对目标人物下达指令难道不是更高效吗?
真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就有类似的越级指挥的例子,中国共 产党新闻网文章《彭德怀被部下“顶牛”之后》记载了彭德怀就曾越级直接给身为团长的贺炳炎打电话,要求他迅速拿下耙子山的故事。
粟裕将军甚至为一挺机枪的布置专门写过文章,所以高级将领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不与底层战士接触,他们会根据实际需要做临时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大将之风。
第二集,又有观众有疑问,说为什么在那么紧张的战况下还要安排一场橄榄球赛?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我真的要问问你有没有认真看剧了!胡满仓不是都替你解答了这个问题了吗?因为这不是在打球,是在研究战术。秦基伟正在试图从范弗里的各方面去揣摩他的性格,他的打法,所以在得知他大学时打橄榄球后就安排了这么一场比赛。
至于战场上进行比赛究竟真不真实,其实完全是真实的,这里是后方,相对安全,即便是打仗,战士也不可能全程保持紧绷的状态。事实上,文工团还会到前线进行表演慰问,为打仗短暂休息的战士们放松神经。所以不管是出于战术研究,还是单纯是为了让战士们轻松一下,这场橄榄球赛都安排得没有问题。
同理,还有人觉得黄轩饰演的段参谋性子比较活泼,甚至会在拆弹之后吓唬一下身边的同志,认为这样的角色塑造是不是不合适。但是其实战士也是人,他们也有各自的性格,不管在哪里,什么境遇下,都存在乐观派。
很多人觉得在战场上就该不苟言笑,那其实多少有点刻板印象了。毕竟我们看电视剧只要几小时,战士们打仗可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如果不能自己找点乐子,真的熬得下去吗?
而说到拆弹,这个剧情也有人有疑问,很多人觉得剧里段显峰徒手拆掉美军的航空炸弹太玄乎了。其实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大家不了解当时的航空炸弹的爆炸原理,它的引爆装置就是剧里段显峰说的陀螺引擎,这个引擎是靠炸弹飞行时气流推动引擎旋转,旋到底就爆炸。
而段显峰遇到的这枚哑弹显然是引擎还没旋到底,所以他反向旋出了引擎,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二战期间,确实有这样的拆弹高手,叫郭金升,他曾经一年拆掉了美军1129枚航空炸弹。所以徒手拆炸弹没大家想的那么玄乎,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构。
优秀的作品就是从不断接受观众的检验中走出来的,你以为你发现了《上甘岭》的bug,其实反倒证实了这部剧的优秀,这就是好剧的魅力。
还没看剧的朋友,快追起来吧!有一种高开爆走叫《上甘岭》。
这部博纳投入2.5亿的战争大剧,在开播前被各方捏把汗。
毕竟,虽然老一辈观众对“上甘岭”三个字毫无抵抗力,但新一代年轻观众是否在意那场志愿军壮美之战,大家心里没底。
从央一首播收视看,第一集酷云1.68%,不低,但也算不上超预期。
但第二天,剧集第二三集酷云收视直接飙到2.13%,酷云峰值更高达2.40,看走势,有可能超越年初的《城中之城》,拿下今年的央1收视年冠。
刘伟强拍摄的战争场景,服化道的考究和特效的用心固然加分,但角色的出彩度绝对是关键。
剧集有一套超豪华阵容,黄轩、王雷、唐国强、刘劲、袁文康、潘斌龙、刘浩存、朱亚文、欧豪......新老实力派都不缺,有了这些好演员的演绎,这场战役就不再是教科书里的文字,而变成一段段鲜活的影像。
剧中战火纷飞,《上甘岭》演员们也上演着“神仙打架”。
下面我们就以前三集和预告片为参考,根据演员表演和角色热度选出9位演技最好的演员,以及一个特别表演奖。
看看他们,如何塑造观众心中,那群最可爱的人。
第8名:刘浩存饰杜文锦——演技恰如其分的战场小花
我知道有观众对刘浩存的表演有所担心,但我直接说结论吧:刘浩存演的不差。
这位小花出场是在第三集,敌军轰炸忽然开始,正在比赛挖坑道的我军战士迅速隐蔽,可因为语言不通,尽管段显峰大声呼喊,当地人依然暴露在敌军轰炸范围里。
刘浩存饰演的话务员杜文锦这段戏演得很出彩。
从一开始紧盯着外面,到带着紧张通知战友敌机逼近,到看到一个战士奋不顾身掩护当地人的着急,再到最后发现战士牺牲后的悲伤痛哭。
全程的眼神变化,都充满了战场的临场感,情绪转换如行云流水。
对于新人的表现来说已足够了。
目前刘浩存只演了一场戏,但随着剧情深入,女兵的人设张力也将渐渐显现。
希望刘浩存像《志愿军2》中的演技小花张子枫一样,用演技撑住角色。
第7名:王挺饰王近山——惊鸿一瞥的“老将”
作为一位老牌硬汉演员,王挺曾在《重案六组》《战士》等作品中有过出色表演。
近年的抗美援朝大片《志愿军》系列中,他出演的是我军将领邓华。
这次他饰演的《亮剑》李云龙原型、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虽然戏份不是很多,但绝对够味。
一出场,就有股子半生戎马的军人气质。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王近山视察部队坑道中,问到厕所修的怎么样了,战士回答最多几天能修好。而他直截了当地问:几天?两天?九天?一定要快。
段显峰说来一个战士铺一层沙子就行,他却再度强调:不能给敌人的细菌战一丝空隙。
一个缜密严谨又心系战士们的干将形象就出来了。
还有一场戏是他和秦基伟聊战术,越聊越起劲,感觉下一秒就要让“把我的意大利炮拉出来”。
演得好。
第6名:冯绍峰饰 莫远——是谦谦君子,更是冷静的幕后英雄
没想到冯绍峰演谈判桌后头的我军参谋,戏少,却演得这么入戏。
《上甘岭》除了有形的战场,还有一个无形战场,就是谈判桌。
妄想在战场收获实利,再在谈判桌上讨便宜的对方谈判代表,要么盛气凌人提前退场,要么在谈判桌上搞“打坐”。
冯绍峰第一次出场,几个眼神就让角色有了代入感。
虽然只是默默观察敌人,冯绍峰还是把人物心思缜密、洞察力强的一面演了出来。
后来向领导提议“这次他们25秒离场,下次,我们要更快”被采纳后自信的微微一笑,角色顿时就有了神采。
第5名:王雷饰秦基伟——秦军长的威严被他表现出来了
备受赞誉的《功勋之李延年》中,王雷饰演的李延年就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王雷演军人当然没任何问题,但实事求是说一句,本剧中王雷的表演,有好有不足。
先说好的方面,王雷饰演的十五军军长秦基伟,一出场,就气场十足,有种战将的风采。
不管是角色对战场的决断、用孙行者进铁扇公主肚皮来比喻坑道战,还是和战士们战场比赛,都演出了角色的魅力和内心世界。
最精彩的一场戏,是王挺饰演的副司令员来视察,段显峰一个劲儿辩解,王雷饰演的秦基伟一个清嗓子的动作,段显峰秒懂。
这场戏,演得就非常王雷,感觉下一秒王雷就要脱口而出:你弄啥涅,信不信额锤你。
总之,王雷的秦基伟,肯定演的不差。但和他的经典角色李延年相比,有差距。
这个差距就是:王雷演秦基伟的表演风格,太像李延年。
其实这也是当下国产抗美援朝题材一个共同的问题:好演员就那么多,难免不断参演不同角色,像朱亚文这样演一个角色变一次脸固然是好,但演出了雷同感,也难以苛责。
当然,戏才刚开始演,咱们往下看。
第4名:袁文康饰冯百胜
袁文康的表演绝对是惊喜。
尤其是,假设你看过他在《集结号》中扮演的秀才兵王金存,再看这次他饰演的老兵——十五军三连连长冯百胜,那更是有惊喜。
角色第一次出场,是秦基伟研究怎么给承受敌军重压的老八连派增援部队,想来想去只有三连,于是脱口而出——给我把冯百胜叫来。
然后袁文康的冯百胜风尘仆仆跑过来,那个感觉就很对,这么灰头土脸五大三粗的样子,才是当年的老兵。
听到有阻击任务,冯百胜毫不担忧,反倒充满了高兴,连说打狙击我擅长,角色又对了。
可接下来秦基伟接受了段显峰的请命,让冯百胜把他带上。冯百胜立刻开始哇哇叫,
接着敌机空袭,段显峰想要爬上高地,干掉敌人主机。
冯百胜一路跟在后面给他捡子弹,最后又现场提醒他这是战场,语气里多少有点瞧不上对方。
可段显峰接下来一场仗,一个排狙击了敌人一支装甲部队,迫使敌人一个师都停了下来。
冯百胜再看他就不同了,战士在后头蛐蛐段显峰,他还不乐意,立马说:还是很勇敢的,只是缺少经验。
可面对段显峰的叨叨,眉毛还是翘到天上去。
顿时就让人觉着,咱们的志愿军老兵,怎么这么可爱。
第3名:黄轩饰段显峰——战场儒将被黄轩演活了
原本我对黄轩的表演也有些担心,怕他演得文气有余,火气不足。
但从他饰演的十五军随军参谋段显峰开场就提着大盘机枪,对着敌机就往前冲开始,我就知道担心是多余的。
黄轩第一个出圈的角色,应该是《芳华》中的刘峰,打过仗,但角色不是硬汉军人。
这种过往的形象气质,正是他适合演段显峰的原因。
《上甘岭》拍得与过往同类题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侧重展现我志愿军的“智与谋”,而不是一打起来就是奋勇冲锋,能拍出志愿军的勇毅,但"谋略"呈现不足。
透过段显峰这个从军事学院教员直奔抗美援朝战场的随军参谋角色,就能很自然把我军以弱胜强,以小博大的战术思维、战争艺术呈现出来。
所以必须是黄轩。
黄轩对角色力拿捏的也确实不错,聪明又有点憨憨,讲起道理絮絮叨叨的,一个抓俘虏的任务,都能设计九个步骤,第一个步骤还分三步,但角色虽有文气的一面,却并不迂腐,上了战场还是很能随机应变。
黄轩把角色初入前线的兴奋、理论输出的自信、战士牺牲的痛心、完成任务的幸福感,每个层面都展现的很好。
在黄轩的演绎之下,一位睿智机警、热血报国的随军参谋的形象就跃然眼前。
当然这个角色不止于此,从预告看,后面还会有角色奋勇牺牲,扛着战旗往前冲的段落,说出要带战友回家的段落。
黄轩的表演还是没有大开大合的情绪,而是通过最小的动作和表情来传达最深的情感。
我相信剧播到最后,质疑他的观众都会被他演服。
第2名:唐国强 饰毛主席——过目难忘的教员
唐国强演毛主席,用四个形容再恰当不过:
形神俱在。
唐国强目前为止在剧中的出场不多,但越是戏份有限,对演员的表演能力要求更高,而唐国强确实在剧中呈现出无可挑剔的表演。
他饰演的是在后方指挥全局的毛主席。
这部分戏其实很难演,不仅是因为台词有限,主要靠眼神和肢体来表达人物的情绪和状态,而且人物的表演还要足够贴合人物特性,生活化、在地化,同时还要以有限戏份,传递战场戏难以呈现的全局感。
而唐国强饰演的毛主席一出场,那种指点风云的气度,简直太对味了。
虽然戏份很少,但好的表演,根本在于是否能打动人心。
唐国强的表演+人物自带的人格魅力,就具有这种掷地有声的力量。
第1名:潘斌龙饰胡满仓——充满喜感的“老八连”连长
潘斌龙饰胡满仓,听角色名就带着一股接地气的喜感。
满仓满仓,上甘岭战役打响的时候,正是农忙时节颗粒归仓的时候,胡满仓却为了家乡的粮食满仓,远赴千里,激战上甘岭。
这么一个接地气的角色,还就得潘斌龙这样的演员才能演。
过去战争大剧,少不了有喜感的战场英雄,但有喜感的志愿军战士角色,太少了。
这应该是因为,抗美援朝战役,打得太惨烈,太悲壮了。
但潘斌龙却在扎实的剧作基础上,演出了一个带着生活化喜感的八连连长。
对战士们鼓劲的时候,一句“菜没油,不好吃。”配合人物那小眼神,简直不要太传神。
一开始可能有观众觉得,角色有点爱开玩笑,但看下去观众发现,这个角色内有乾坤,身为连长,他对每个战士的特长如数家珍,到了战场上,冲锋陷阵不带犹豫的,最后壮烈牺牲。
有人可能觉得这样的角色实在太普通了,但普通正是潘斌龙演得最好的地方。
不需要什么抬头纹都在飙戏,他是把自己彻底融入角色之中。
观众通过角色的眼神、动作和表情就能够感受到这个人物的过往。
让好演员遇见好角色,真的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特别表演奖:欧豪、释小龙(欧豪饰黄继光 释小龙饰邱少云)——泪点的高光时刻
因为这两个角色还未出场,所以我无法把演员排入名单中。
但他们在预告片中的表演,又确实打动了我。
特别是预告片中,对黄继光堵枪眼的历史场景的还原。
欧豪的表演打动我的,在于眼神,好的眼神戏,不仅能让你透过眼神理解人物的心情与情绪,而且他的眼神还能由内向外地诠释这个人物的特质乃至本性。
攻击上甘岭的美军自始至终无法理解的一件事,是为什么区区两个阵地,他们的炮弹快把山头削平了都没拿下来。
其实答案,就在黄继光、邱少云们视死如归的眼神里。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其中涌现出特级战斗英雄1名,就是大家熟悉的黄继光,是我军仅有的两名特级战斗英雄之一。一级战斗英雄3名,分别是邱少云,孙占元,胡修道,其中,邱少云记特等功。
而像黄继光、孙占元这样舍身堵枪眼或者用手 榴弹、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就有38位。
敌人永远无法理解,他们面对的是怎样一群志愿军。
而这样的表演段落,总是瞬间让人起鸡皮疙瘩。
以上,就是《上甘岭》目前演技较为出彩的演员。
这些出彩的演技,塑造出的一个个动人的角色,其实告诉大家的是——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战士的流血牺牲背后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以及上甘岭战役72年后,为什么要拍上甘岭?
为什么要拍志愿军?
因为,不能忘。
剧集拍出的是一段战争侧影,更是勾勒了一个民族的史诗。
展现了一代志愿军的流血与牺牲,坚韧与伟岸。
抗美援朝战争是世界轻步兵战例的巅峰之战,放眼世界和历史,我们的志愿军,是无可超越的存在。
虽然和平已经成为常态。
但今日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曾为我们浴血奋战。
那些剧中动人的表演,其实是激发了无数国人记忆中最深的记忆。
每一次感人的表演,都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永远别忘了上甘岭。
永远别忘了,那群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