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多地遭遇了极端的寒潮天气,这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密切相关。2024年的首场寒潮天气正在影响我国,带来了大范围的大风降温以及雨雪天气。中央气象台已经发布了寒潮预警,预计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显著的降温,部分地区的降温幅度可能超过14℃,甚至达到16℃以上,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广西北部和广东北部一带。
这次寒潮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降温幅度大,尤其是江南、华南一带,由于前期气温明显偏高,此次降温将尤为猛烈,不少地方的累积降温幅度可能接近20℃,部分地区的气温可能刷新入冬后的新低。同时,南方的大范围降雪也进入了最强时段,局地可能出现大暴雪,需要加强防范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尽管寒潮的频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在某些地区,如东北,寒潮的发生次数并未减少,而且强寒潮事件有增强趋势。全球气候的不稳定性加剧,导致了更多、更强烈、更频繁的暴雨和洪水,以及极端高温和寒潮事件。
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海洋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增加了台风和热带气旋的强度,对沿海地区造成更大的威胁。全球变暖还带来了大气含水量升高、气候系统不稳定、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暴雨的频次和强度,进而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因此,面对这样的气候挑战,公众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并注意防范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同时,这也提醒我们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更有力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