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描述了纽约一项法规下,宠物爱好者如何巧妙地带自己的狗狗出入公共场合,尤其是地铁。以下是对这些描述的简要总结:
1. 纽约的宠物法规:规定除非宠物被放在可关闭的袋子或容器里,否则不能带入公共场合。
2. 爱狗人士的反应:许多爱狗人士选择忽视这项法规,继续带狗狗乘坐地铁。
3. Ins上的记录:有人在Instagram上记录这些带狗乘地铁的有趣画面。
4. 不同大小的狗狗:根据狗狗的大小,铲屎官们采取了不同的携带方式。
5. 小型犬的携带:小型犬可以轻松地放入日常的书包或斜挎包中。
6. 中型犬的携带:中型犬需要稍大的袋子,有的铲屎官为此改用双肩包。
7. 大型犬的携带:对于大型犬,铲屎官们使用最大号的购物袋或有创意的“装法”。
8. 狗狗的舒适度:一些铲屎官非常在意狗狗的舒适度,为它们准备舒适的袋子。
9. 其他容器:除了包包,还有使用行李箱、小推车、带滑轮的袋子、塑料筐等容器的。
10. 狗狗的行为:大多数狗狗在地铁里表现得很听话,无论是等待还是乘车。
11. 活泼的狗狗:一些性格活泼的狗狗会在地铁上与其他乘客互动。
12. 高冷的狗狗:也有一些狗狗表现得非常高冷,静静地观察周围的环境。
13. 不听话的狗狗:有些狗狗可能会突然躺下耍赖。
14. 其他宠物:除了狗狗,偶尔也能在地铁上看到其他宠物,如猫咪、兔子、宠物蛇、鸡等。
这些描述展现了纽约宠物爱好者们如何巧妙地应对法规,同时也展示了狗狗们在地铁上的可爱行为。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体现了人与宠物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