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据统计,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也就是说,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到2020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将达1.3亿人,并且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的越来越不健康,如果不加干预,到2030年2型糖尿病将达到2亿人。
糖尿病的危害不仅仅是血糖升高,还会带来很多隐性的并发症,如视力下降、皮肤瘙痒、手脚麻木、血压升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来临并不是悄然而至,往往会出现很多早期征兆,如果及时了解,及时提高警惕,还是可能大大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
夜间有这些症状,说明血糖已经很高了,要及时干预
1、夜间饥饿
糖尿病患者如果在夜间经常出现饥饿的现象,这有可能是血糖升高造成的,因为血糖升高时就会导致身体内的渗透压升高,身体会通过一些途径来进行调节,这样就会让患者经常饥饿。所以如果在夜间出现经常饥饿,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或者药物来进行调理,让自己的血糖恢复正常。
2、手脚麻木
糖尿病患者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出现手脚麻木或者脚抽筋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在血液中的糖分含量过高,导致血液流速变慢,进而影响到四肢的血液循环,最终导致手脚出现麻木的现象。
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晚上睡觉时手脚麻木,并且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防止是血糖升高所引起的。
3、频繁起夜
在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身上都会出现频繁起夜的现象,也就是尿多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血糖水平过高,肾脏受损所引起的。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每天能滤过约15升左右的血液,经过尿液排出体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肾脏对血液中多余的糖分进行过滤和重吸收,从而使血液中糖分浓度升高,导致尿液增多。
4、视力下降
如果发现自己的视力在晚上变得模糊,看东西出现重影的现象时,就要警惕起来,这可能是因为血糖过高导致眼睛内的小血管发生病变,从而影响到视力。如果在夜间发现自己视力变差,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直言:不想血糖“噌噌”往上蹿,这5件事要注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所以预防糖尿病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外乎是从饮食、运动 、心情、体检等多个方面出发,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是做好其实还是很困难的。
1、合理饮食
许多人不注意饮食,经常暴饮暴食。特别是在秋冬季,人们喜欢吃火锅、麻辣烫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往往热量很高,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因此,平时我们应该合理饮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此外,我们也应该多吃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中的积累,促进新陈代谢,维持血糖的稳定。
2、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预防糖尿病。但运动要适量,否则会引起低血糖和肌肉损伤。
① 散步:散步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要注意控制速度,以免引起低血糖;
② 跑步:跑步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③ 瑜伽:瑜伽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帮助预防糖尿病。但是在做瑜伽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呼吸,不要太过用力;
3、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对血糖有直接影响。如果长时间睡眠不足,会使胰岛素抵抗加重,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
所以,我们应该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晚上保证7小时的睡眠时间,最好能在12点前入睡,保证脏腑能得到充足的休息。
4、保持心情舒畅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承受的压力很大,有些人容易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进而影响到血糖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少生气,多笑,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可以和朋友聊天、喝茶、下棋、看电影等。只要自己开心了,就会减少精神压力和身体疲劳。
5、定期体检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药物,一旦发现身体异常,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只要合理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以及接受正规的治疗,就能有效控制血糖并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