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主义建筑,又称为野兽派建筑(Brutalist architecture),是一种在20世纪中叶非常流行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特点通常包括:
1. 裸露的建筑材料:野兽派建筑常常使用裸露的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展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和结构。
2. 粗糙的表面:与光滑、精致的表面相反,野兽派建筑的表面往往故意保持粗糙,有时甚至是未完成的状态,以此来强调建筑的原始和力量感。
3. 不寻常的形状:野兽派建筑往往采用大胆的几何形状和非传统的设计,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 超现实主义的感觉: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材料使用,野兽派建筑常常给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感觉,仿佛它们不属于这个世界。
5. 实用性:尽管外观可能显得粗糙,但野兽派建筑在设计时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很多公共建筑如学校、图书馆、政府大楼等都采用了这种风格。
6. 历史争议:尽管在某些圈子里受到赞赏,但野兽派建筑也因其外观的冷酷无情而受到批评,有时甚至成为城市改建和拆除的目标。
7. 复兴兴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的重新评价,野兽派建筑又开始受到一些建筑师和文化保护者的重视和赞赏。
你提到的一些建筑,如国家图书馆(白俄罗斯)、国家歌剧和芭蕾舞中心(楚瓦什共和国)等,都是野兽派建筑的代表。这些建筑不仅在视觉上具有冲击力,而且在结构和设计上也体现了当时的建筑理念和技术。
此外,一些摄影师也开始关注并记录这些建筑,通过他们的镜头,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些建筑的独特之美。无论是作为历史见证还是艺术表现,野兽派建筑都是值得关注和保护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