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6阅读
  • 1回复

[猎奇]“水老虎”大量横行于三峡坝区,十分凶猛!专家却建议不要干涉[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68309
金币
53164
道行
35003
原创
1759
奖券
3695
斑龄
124
道券
31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109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4-09-17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4-08-27) —



综述

去年夏天,三峡坝区有一种鱼数量激增,甚至有了泛滥的迹象,这种鱼名叫鳡鱼,俗称“水老虎”,其性情凶猛,捕食能力很强。因此有人就担心,这样掠食鱼类扎堆是否会对其他生物构成威胁呢?需不需要干预一下?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专家们的建议却是:不要干涉!因为鳡鱼数量激增,反而是长江生态逐渐恢复的迹象。不过这样凶猛的鱼类,真的不会对生态造成影响吗?



鳡鱼是什么

鳡鱼,俗称“水老虎”,又称“竿鱼”,古称“贤鳏鱼”,属于一种淡水经济鱼类。鳡鱼的身形修长,体色微黄,头大口阔,可以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生存,适应性极强,无论是南方的珠江,长江,还是北方的黄河,黑龙江,都有它的踪迹。

鳡鱼主要生活在水域中上层,以其快速的游动和强大的捕食能力闻名。它的生长速度相当惊人,一旦找到适宜的栖息地,体型就可以迅速扩大,一条1岁的鳡鱼体重就能达到1公斤,成年个体的体重能达到60公斤以上,这在淡水鱼中可不多见。

体型庞大的鳡鱼堪称“大胃王”,它们能吞食体长为自身三分之一的猎物,而且其繁殖能力也不容小觑,一条成熟的雌性鳡鱼每年可以产下数十万粒卵,这意味着只要条件适宜,它们的种群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



鳡鱼自己是个“吃货”,同时也很受“吃货”们待见。它的肉质细腻鲜美,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都能完美展现其独特的风味,尤其是晒制成“鳡鱼干”,更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不仅如此,鳡鱼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帮助调理脾胃虚弱等病症。但由于鳡鱼的食肉性和凶猛性,它一度被认为是“害鱼”,曾在湖泊和水库中被大规模清除。随着人们对生态认识的加深,鳡鱼也成了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开始被重视和养殖。



为什么不干涉

鳡鱼作为淡水中“霸主”,其行动迅速,性情凶猛,而且体型庞大,在自然界鲜有天敌,它们一旦锁定目标,就会穷追不舍,直到将猎物吞下腹中。这种强大的捕食能力,使得它对其他鱼类威胁极大。

然而,面对鳡鱼横行,专家们却建议不要干涉,而给出的理由也很有道理。首先,鳡鱼是长江水系中的原生物种,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们种群数量的回升,恰恰是长江生态恢复的一个标志。



其次,鳡鱼数量激增正是生态自我调节的结果,这表明在长江水域,目前鳡鱼可以捕食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其种群数量,其他鱼类也一定有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不过这不代表它们会无限制地增殖,因为生态食物链自有其平衡机制。当鳡鱼的食物源减少,鳡鱼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如果贸然干涉,就可能都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最后,鳡鱼在坝区聚集泛滥,并不代表鳡鱼种群数量超过了生态的承载能力。鳡鱼属于半洄游性鱼类,每年4—6月会从下游逆流至上游繁殖产卵,坝区中的鳡鱼不过是洄游性聚集,并不算真正泛滥。

因此专家们建议,最好让自然生态自行调节鳡鱼数量,而不是进行人为干涉,因为这可能会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带来更多的问题。



为何禁渔十年

回顾过去几十年,由于长时间的过度捕捞和人类活动干扰,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急剧下降,濒危物种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些珍稀鱼类甚至濒临灭绝。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国家决定在2021年正式对长江启动“十年禁渔”计划。

其实,长江此前也曾实施过禁渔政策,但通常期限较短。而这次的禁渔,却延长至整整十年。原因在于,长江大多数鱼类的生长周期为3--5年,十年的禁渔期能够为它们提供两到三个世代的繁衍生息时间。



这种长时间的禁渔,能够让鱼类种群逐渐恢复,并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专家们强调,禁渔的目的是恢复长江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并最终实现长江生态系统的全面复苏。

如今,禁渔政策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监测,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的“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在禁渔后由最差的“无鱼”提升了两个等级,鱼类种群数量在逐步增加。



比如,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在禁渔后首次实现了增长,从2017年的1012头增加至2022年的1249头,恢复了部分历史水平。

不过专家们也提醒,虽然禁渔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这一政策还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任何放松和动摇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因此,禁渔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确保长江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结尾

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鳡鱼数量增多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的表现,这反映了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与修复能力。正因为自然界具备这样的平衡机制,专家们才建议不要轻易干涉鳡鱼的种群变化,而是让自然调控发挥作用。

未来,随着禁渔政策的深入实施,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将逐步走向健康,我们或将见证更多珍稀物种的回归与繁衍。保护这条生命之河,不仅是为了今天的生物多样性,更是为了后世子孙的青山绿水,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见证生态与生命的繁盛与和谐。



1条评分金币+15
wowoni 金币 +15 - 08-2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86511
金币
920042
道行
1949
原创
2056
奖券
1936
斑龄
26
道券
49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23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9-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8-27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长江流域的一种淡水鱼类——鳡鱼,以及它们在三峡坝区数量激增的现象,并探讨了是否需要对其进行干预的问题。文章指出,鳡鱼数量增加是长江生态逐渐恢复的迹象,专家建议不要干涉。此外,文章还提到了长江流域的禁渔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对于长江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性。

  鳡鱼的生态角色

  - 鳡鱼是一种淡水经济鱼类,具有强大的捕食能力和迅速的生长速度。

  - 鳡鱼是长江水系的原生物种,其数量的增加反映了长江生态系统的恢复。

  专家的建议

  - 专家认为,鳡鱼数量的增加是生态自我调节的结果,不应进行人为干涉。

  - 鳡鱼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数量的变化是自然平衡的一部分。

  长江禁渔政策

  - 长江流域实施了长达十年的禁渔政策,以恢复鱼类种群和生态系统。

  - 禁渔政策旨在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促进长江生态系统的全面复苏。

  政策成效

  - 禁渔政策已经开始显现成效,长江干流和主要湖泊的鱼类种群数量在逐步增加。

  - 例如,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在禁渔后实现了增长。

  保护长江的意义

  - 保护长江生态系统不仅是为当代生物多样性,更是为后代子孙留下青山绿水。

  - 长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鳡鱼的故事,展示了长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恢复力,强调了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应采取的谨慎态度。同时,文章也突出了长江禁渔政策的重要性,以及这一政策在保护长江生态系统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

1条评分金币+5
wowoni 金币 +5 - 08-2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