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照相机发明之前,人们只能通过画画来捕捉和记录现实世界的视觉景象,画作对现实到底还原了几分,作者又通过画作表达怎样一种情绪
呢?
这个时候光看画或许就不够了,下面这组名画和现实的对比,或许能让你对名画的理解加深
一些!
《呐喊》,爱德华蒙克,1893年。

画作取景于挪威东南部的奥斯陆的厄克贝里山,山下是奥斯陆海湾,作者当时爬山的时候累的一批,自己又跟不上朋友的节奏,加上落日时血一般的晚霞,心情变得异常焦虑和不安…
《罗马的Via della Luce》,埃托雷·罗斯勒·弗朗茨 ,1880年
。

这栋房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至今日,除了重新翻修了之外,整体布局没有什么变化
。
《罗马特莱维喷泉》,乔瓦尼·保罗·帕尼尼。

现在照片和这幅18世纪创作画作相比,虽说过了接近300年,但周围的环境变化不大。
《下雨天》,柴尔德·哈萨姆,1885年。

除了多了一些绿植和现代化电气设备,以及街上马车变成了汽车外,波士顿街头的变化并不大
。
《圣玛利亚教堂》,达利,灯塔仍是旧时模样。

悬崖峡湾,沙滩与小渔船,仍可见渔村昔日的光景,有一说一,这种写实风格在达利的画里算是少见了…
《佩特拉 El Khasné》 ,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1874年。

自1874年以来,这里没有太大变化,实际上自佩特拉在两千多年被开凿后,也没啥太大变化…
《美国哥特式》,格兰特·伍德,130年。

这栋房子位于美国爱荷华州埃尔登的迪布尔之家,房子的布局几乎和伍德的画还是一模一样,每年也不少人到这来打卡。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卡纳莱托,1730年。

和现在比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但事实上在卡纳莱托画这幅画和拍摄的照片之间,钟楼倒塌过一次(1902 年),然后一砖一瓦地重建了。
《马特宏峰日出》,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 ,1880年代。

阿尔卑斯山最著名的山峰,比尔施塔特妙地拉长了山峰,使其更具戏剧性,具有一种魔幻史诗感…
《圣米歇尔山》,詹姆斯韦伯,1857年。

类似上面的马特洪峰,圣米歇尔山也被拉长了,毕竟画画不是照相机,画家得有自己的艺术风格。
《牛津高街》,JMW Turner ,1810年。

牛津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虽说比阿兹特克帝国成立的时间还早,但在近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基本没啥变化。
威尼斯达里奥宫,克劳德·莫奈 ,1908。

说起莫奈,大家脑海里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抽象”,但他对达里奥宫的描绘,某种程度上比任何照片都更美丽,更真实。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安德鲁·怀斯,1948。

在现实世界中,这是一栋普通的、不起眼的建筑,但在画家眼里就不一样了,画家的视角,感觉像是超广角镜头下才能看到畸变画面…
《小街 》,约翰内斯·维米尔,1658。

关于这幅画的真实取景地,存在很大的争议,主流观点认为这是维米尔
在创作时,艺术家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因此画面与真实场景有所不同。
《博斯普鲁斯海峡月夜》,伊万·艾瓦佐夫斯基,1894。

和画作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多了一座横跨海峡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了。当然,在光污染严重的今天,也看不到那样宁静的夜晚了…
《总督府》,莫奈,1908。

莫奈的的画作对于细节总是漠不关心的,但是对于光线的刻画总是令人惊叹。
《阿瓦尔悬崖》,莫奈,1885年
。

莫奈的印象派画作,虽然没有那么写实,但却能仿佛让人感觉到画作中光线和空气的变化,这是照片没法做到的…
《圣巴夫教堂内部》,萨恩雷丹 ,1648。

画作可以说是高精度的复刻了,后续的教堂修复工作者也经常用这幅画来作参考,唯一的重大变化是18世纪安装的管风琴了,莫扎特曾在此演奏过
。
《巴黎圣母院》,查尔斯·梅里昂 ,1854。

画家是在原来的中世纪尖顶被拆除后,1859年添加新的尖顶之前,绘制了这幅关于巴黎圣母院的画作。而在2019年的火灾中,那个两百多年历史的尖顶被烧毁了。
《夜间咖啡馆》,文森特·梵高,1888年。

在很多人眼里,梵高的画非常抽象,让人难以理解。但其实在某些方面,他的画比大众认为的更加真实。
《奥维尔教堂》,梵高。

奥维尔教堂本身是一座中世纪晚期的建筑,梵高在奥维尔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画作。1890年7月27日,梵高最后一次外出作画,之后不久便自杀身亡。
《阿尔勒花园》,梵高,1888年。

梵高生前在这个城市饱受折磨,去世后声名日胜,阿尔勒也吃尽了“梵高之城”带来的旅游红利…人类,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
《罗纳河上的星夜》,文森特·梵高,1888年。

如果有机会去阿尔勒,你会发现那条河,那片星空。咖啡馆,疗养院,都还是当年的模样。
艺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