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33阅读
  • 1回复

[奇观]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 [5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79368
金币
33459
道行
36950
原创
101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167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14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4-07-05) —
新中国成立时期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我们来看看这30年的服装变化......
50年代
以绿,蓝,黑,灰为主。寻常百姓还穿着打补丁的衣裤。被视为艰苦朴素,备受推崇。

50年代一个家庭的合影

1956年春节,北京牛街的杨老太正在看小孙女们游戏。这是50年代普通老百姓的穿衣打扮。

工装背带裤是当时的新时尚,人人参加劳动,建设新中国。需要耐磨耐脏的日常服装。工装与军装的灰蓝绿自然成了最实际的流行色。
人们对衣着时尚美的追求化为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劳动是美,心灵最美为社会认同。

女装流行代表简朴的布拉吉连衣裙,列宁装以及两用衫,长西裤。女学生大部分穿布拉吉连衣裙,或者是背带式工装裤,当时举国上下的妇女都是清一色的古装,最时髦的打扮就是蓝色或者灰色的背带工装裤和白衬衫。

布拉吉是来自苏联的一种连衣裙,其款式非常简单:泡泡短袖,泡泡褶皱与圆领连身衣相连,后系腰带。

列宁装,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布带,双排各有三粒纽扣,这是从苏联学来的服装款式,尽管这种服饰呈现出中性化的特点,但是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服饰。体现出劳动是最美的本色及其时代风尚。 

新中国建国,中山装定为“国服”,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

50年代的标准结婚照,中山装配大花袄。

电影《护士日记》中的女护士简素华哼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时,看过这部影片的中国男性,也为这位有点小资情调的美丽护士所倾倒。

“布拉吉”在当时的女性之中几乎人手一件。一群年轻的女孩子,脸上写满笑容,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满怀着革命的激情,她们梳着油黑的大辫子或刘海齐眉的短发,穿着五颜六色的“布拉吉”。
60年代

那是一个被称为红色审美的年代,时尚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那个时代,也有流行一时的时尚,并且不断发生着流变。在那个时代的大环境下,流行最持久的时尚无疑是军装热。那时候,举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城里乡下,能穿上一身军装——最好还是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成了最值得骄傲的时尚。

当然,这种全民趋之若鹜的时髦装束也分三六九等。最高级的是不仅有军装,还要配上铜头的军用腰带和军用大皮靴,如果能再加上一个宽大的呢质红袖章,那就更好了——那可是将军以上的红二代的标志,等而下之的是红绸子做的袖章,据说那是校级军官的后代。至于佩戴红布袖章的,那已经“泯然众人矣”,连街道的老头老太太也以臂戴一条红袖章为荣。

60年代,布拉吉被认为是修正,西装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旗袍被认为是封建余孽,稍微花哨的衣服便被打成“奇装异服”,统统被批判,剩下的只有解放装,青年装,中山装,对襟衫。
中国女性服饰在60年代中后期以后,留下的是一片苍白的“美”。

1967年10月,两个年轻女工在天安门广场合影。她们穿着当时最“潮”的衣服:绿军装。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雷锋可以说是60年代人的偶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帽理所当然的影响着当年的时尚。

60年代中期,走到大街上放眼一望,年轻人和孩子们几乎都穿海魂衫。一袭醒目的海魂衫由近而远,渐渐消失在阳光灿烂的十字街头,曾勾逗出多少美丽少女怀春的浪漫情愫。

男生穿军装,女学生们也把长辫子剪成短发,梳成两个“小刷子”,戴上军帽,穿上军装,腰扎皮带,足蹬解放鞋,浑身散发着“革命”气质,代表着当时服装美的时尚。

从北京到全国各地,群众纷纷自发地大量制作并佩戴毛主席像章。这是六十年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人人胸前都佩戴毛主席像章。

绣着“为人民服务”的军挎包六十年代的黄挎包人手一个,装载着同样的青春、激情和梦想。
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期的服装风潮依然延续了60年代末的绿军装,这种军装时尚一直持续到80年代初期结束。

“70年代初要是有件军装,可是牛大了!”由于军装的难得,中学生之间除了流行穿军装,还流行抢军帽,抢军用挎包。军装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风光无限。

70年代后半期,以咔叽布制成的职业装、学生装等开始重新流行。

“的确良”是当时很流行的一个词汇。

1976年岁末,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喇叭裤悄悄闯进了国门,随后是迷你裙也开始流行,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1979年,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皮尔·卡丹先生来到中国,一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的服装表演像一枚重型炮弹一样,炸开了中国人对服装认识的另一扇门。

皮尔·卡丹带来的8个法国模特和4个日本模特,在流行音乐的伴奏下扭胯摆臀迈起了猫步。那些身着耸肩衣裙、神态放松的高挑美女,与台下穿着蓝灰制服的中国观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皮尔·卡丹女装部经理的玛丽斯·加斯帕德身穿七彩的裙摆登上长城翩翩起舞,成为第一个登上中国长城的外国模特。
80年代
虽然改革开放后,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百货大楼买衣服穿。但是店铺很少,一个城镇只有一两家百货大楼。可是现在的商店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裤子专卖等等80年代初,棉布衣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化纤面料:的确良(一种化纤面料),二合一,三合一。而如今,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退了休的棉织衣料也成为最舒适的面料。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裤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喇叭裤也因此流行一时。当然,那时候最普通的还是类似于中山装的的褂子。现在人们的衣服样式多了,挑选起来更自主了。当时,虽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没有更多的钱花在衣服上,衣服的质量也不高,常常是开了线,撕裂了布,洗一洗,鲜艳的颜色也掉了下来。人们的生活好了,在衣服方面也就更不用愁了,甚至出现衣服泛滥的情况,看看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是一橱子衣服?

80年代初,衬衫在中国流行一时,和以往单色调的服装相比,简直可以说是有了重大突破。花衬衫和格子衬衫是当时年轻人最时髦的穿着。

1984年,由齐兴家执导的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上映,影片中的陶星儿(赵静 饰)穿着红裙子和姐妹们走在公园里的场景,一时间,色彩鲜艳的裙子成为大街小巷的女性追求时尚的标志。
伴着成方圆演唱的插曲:《这就是生活》,大学校园里、车间里、大街小巷里,几乎所有女士、女孩子都有一条红艳、红艳的“红裙子”。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给中国人的视界带来了好生羡慕的一抹亮色。

1982年的北京百货大楼里,人们在挑选布匹做衣服,买布料自制服装是当时的主流。

一位叫Yann Layma的法国摄影师,踏遍中国万水千山,记录下了80年代的模样。其中一幕,是北京琉璃厂的女员工,戴红帽,穿粉衫,下身是一条灰蓝及膝裙,白丝袜,高跟鞋。
1988年,摄影师又拍下一个女人,是大同到北京的硬卧车厢,女人靠在门边,蓝毛衣,卡其色格子裙。

也是那一年,演员张晓敏因电影《死水微澜》大火,登上《大众电影》封面,穿的是吊带露脐装。
凭《警察故事》提名金像奖影后的林青霞,身着白色吊带连体裤的一张街拍,风靡女人们的世界。
足以看出,八十年代较之现在的开放程度。

80年代中国的电视台播放着美国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它给中国人服饰带来的副产品有两样:一是大得有些夸张造型有些奇特、并且贴着商标的蛤蟆镜,另一个是裤管大得出奇、臀部包得很紧的喇叭裤。

此时的男人们基本都穿着自己老婆亲手编织的毛衣,外边穿的中山装,胸前别一支钢笔显得非常有文化。

美国电影《霹雳舞》上映后,“太空步”开始席卷内地,是当时最酷的舞蹈。这种看着“流里流气”的舞蹈,在84年后的中国,掀起了“奇装异服”热。

心理上的压抑与渴望一扫中国大地上最简单的色调。

蝙蝠衫,棒针衫,滑雪衫纷纷登场,成了服饰的亮点。宽松,舒适,健康风尚的运动休闲不再是竞技场上的专利,而成为陶冶情操,调剂生活的一种服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到了80年代中后期,女性服饰开始采用轻薄和半透明的丝绸等材料,使装式更接近着衣者的需要,充分显示人们享受时装美的生活情趣。

牛仔裤在中国年轻一代中流行开来,至今不衰。时尚率先与国际接轨,人们早已厌倦了“灰,蓝,绿”的单一色调。

80年代时期的结婚照,新郎的礼服已经从六七十年代的军装改为西装了。
90年代
上班族女性,因为自身的学识与工作特性,经常穿着挺直的套装,代表着成熟气质,高雅风度。
直线条的职业装,显得干练与精神,同时向服饰业传递着温情个性的信息。

1993年,在中国南方的虎门,一个叫富民时装城的大厦拔地而起,耗资7000万元,这在当时着实是个不小的数字,开业第一年实现了成交额10亿元,短短3年后,这个数字已高达15亿元。

1994年,是关键的一年,也是值得记住的一年。在这一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355.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比重的13.2%,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第一大出口国。

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面对忙忙碌碌的工作和单调的业余生活,渴望回归自然,借此解放压抑的情绪,轻松一下,飘逸的休闲服,摆脱了穿着的拘谨与束缚。

朴素简单,透着轻松,中国的服装逐渐由传统的内敛型性格向外向型性格发展。

中国的服装市场开始猛追世界潮流,时逢西方女装流行宽肩,于是中国都市女性的大衣、套装、毛衣,甚至衬衫、连衣裙都添加了海绵垫肩。

90年代的夏季,城市女性的长裙,像这样的穿着打扮在当时算是比较大胆前卫了。
1993年,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各色各样服装纷纷涌现。从那时起,外国品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皮尔·卡丹、鳄鱼、耐克、阿迪达斯等,留给国人深刻印象。同时,国产品牌如利郎、七匹狼、安踏、报喜鸟、江南布衣等也陆续创立。

一对从城里打工回来的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在当时农村能这样穿已经非常时尚,大红色特别受女性的欢迎。

九十年代有很多农村女孩南下广东打工,打扮时髦,皮衣配皮裤当时很流行。

1997年秋冬之季,北京王府井大街,街边的塑料模特展示当季的流行服装。

到了90年代后期,时装就花样翻新地抖出各种卖点:闪亮,斜肩,花卉以及荷叶边。那其中软软垂下的荷叶边几乎无处不在,似乎成了女人心爱之物。而那些穿着荷叶边的女子,也好像平添了一份温柔,一份妩媚。

HOT组合席卷全亚洲,韩风一夜吹起,满大街都是穿着调裆的阔裤子,染着金发耍酷的年轻人。之后哈韩的风潮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末。

一步裙,90年代的多数女性都有好几条一步裙。所谓一步裙,顾名思义,就是穿上之后你的腿只能张开差不多一步那么大。这种裙子短而紧,对身材要求颇高,后来发展成办公室OL的职业装扮。

这组照片是张曼玉为1998年Hermès FW系列走秀时拍的,有一种漫不经心的美,让人移不开视线。
经历了10多年外来服饰的冲击,20世纪末人们再度回眸,国内服饰全面开放,袒胸露背不再被非难,而成为时尚,性感风情则是现代都市女性追求的另一个方面。

社会稳定时服饰蕴含着繁荣,健康的情调,动荡时局则使服饰携带了压抑,散乱的信息。与19世纪相比,我们同样发现20世纪90年代服饰扫尽世纪末的浮动不安,显现出明亮乐观的气息,这是对太平盛世社会稳定,生活祥和的充分肯定。
1条评分金币+35
wowoni 金币 +35 - 07-0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00777
金币
1073192
道行
1951
原创
2152
奖券
2044
斑龄
27
道券
5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391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11-1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5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

确实如此,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时尚潮流,这些潮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还与政治、经济和技术发展紧密相关。以下是对20世纪中国时尚潮流演变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 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中西合璧
这一时期,中国的时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服装风格。男性流行穿着中山装和西装,而女性则喜欢穿改良后的旗袍,这种旗袍融合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和西方裁剪技术,成为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时尚单品。

### 1940年代:实用与传统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服装更多地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军装和工装成为主流,颜色以深蓝、灰色和绿色为主。女性则多穿简单实用的服装,如对襟衫和长裤。

###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朴素与革命
这一时期,服装风格受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精神的影响,朴素、耐用成为主要的追求。男性多穿中山装或工装,女性则流行列宁装和工装裤。颜色以蓝、灰、绿为主,体现出一种集体主义和革命热情的社会氛围。

### 1970年代:单一与保守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尽管社会环境有所放松,但服装风格依然较为单一和保守。军绿色的军装依然流行,同时,一些外来文化和时尚元素开始悄然进入,例如喇叭裤和蝙蝠衫等,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时尚变革。

### 1980年代至今:多元化与国际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迎来了时尚的春天。各种各样的服装风格和元素涌入中国市场,从迪斯科风、朋克风到高级定制时装,中国人的衣橱变得丰富多彩。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时尚不仅吸收了国际潮流,还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尚风格,如汉服运动和国潮品牌。

通过这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时尚不仅是服装本身,更是社会变迁和文化演进的缩影。每一个时代的时尚潮流都是那个时代精神和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

让我为您详细描述一下新中国成立初期到70年代的服装变化。

###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950年代初)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服装风格还深受民国时期的影响。城市居民常穿长袍马褂,妇女则穿旗袍。农村地区的服装更为朴素,男子多穿中式对襟短衣和长裤,妇女则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时还会穿一条长裙。此时,人们做衣服的面料主要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和麻布。此外,西装和中山装也开始流行起来。中山装因其独特的设计和象征意义,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

### 1950年代
1950年代,服装颜色以绿、蓝、黑、灰为主,普通百姓的衣服上常常打着补丁,被视为艰苦朴素的表现。工装背带裤成为新时尚,反映了全民参与劳动、建设新中国的热潮。女装流行简朴的布拉吉连衣裙、列宁装以及两用衫和长西裤。女学生大多穿布拉吉连衣裙或背带式工装裤。这个时期,全国妇女的装扮非常统一,最常见的打扮是蓝色或灰色的背带工装裤配白衬衫。

### 1960年代
1960年代是一个被称为红色审美的年代,时尚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延续,受到刻意抵制和忽略。服装的颜色和款式都受到严格限制,普遍以军绿色、灰色、蓝色为主色调。文化大革命期间,服装风格更加单一,许多人穿着军装或类似军装的服装,以体现革命精神和阶级立场。女性的服装也趋向保守,少有装饰和花样。红卫兵的红袖章和毛 泽 东像章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

### 1970年代
到了1970年代,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服装开始出现新的趋势。虽然整体上仍然保持着朴素、实用的风格,但颜色和款式开始有所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前夕,一些外来文化和时尚元素开始渗透进来,为80年代的时尚变革奠定了基础。这个时期,军绿色依然流行,但更多的色彩开始出现在街头,服装款式也逐渐多样化。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体现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1条评分金币+5
wowoni 金币 +5 - 07-0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