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4-12-28
- 在线时间32939小时
-
- 发帖28801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51587
- 道行38014
- 原创108
- 奖券30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88014
- 金币
- 51587
- 道行
- 38014
- 原创
- 108
- 奖券
- 30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293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2-28
|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4-07-04)
—
《西游记》主要讲述的是唐僧等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但此书的第一主角非孙悟空莫属。的确,早在《西游记》的开篇,吴承恩就花费大量的笔墨描写孙悟空如何横空出世、如何拜师学艺、如何大闹天宫。就算孙悟空跟着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最让读者们关注的仍是孙悟空这个人物角色。而且若没了孙悟空这位关键人物,整部《西游记》再怎么玄幻神奇,也会黯然失色。不过你有没有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之时并非天下无敌,可为何却没有人敢杀他?好比太上老君,他理应对孙悟空恨得咬牙切齿,毕竟太上老君辛苦锻造的五壶金丹被孙悟空吃了个干干净净。而且根据太上老君对玉帝所说的那样,就算孙悟空练成了金刚不坏之躯,只要将他投到八卦炉里烧个七七四十九天,一样化为灰烬,还能炼出丹来。“炼出丹来”说得很清楚了,这样不但可以击杀孙悟空,还能让孙悟空之前偷吃的金丹物归原主。可太上老君压根就没有想杀死孙悟空,否则八卦炉是太上老君亲手打造,他必然知道巽门是有风无火的,可老君为何却忘了关闭巽门,以至于孙悟空躲在巽门撑了七七四十九天?其实,太上老君早前就表现得相当怪异了。那时玉帝派出二郎神捉拿孙悟空。二郎神的法术虽强,但却无法轻松降服孙悟空。这个时候的太上老君不但制止观音抛出玉净瓶,反而用金刚琢砸了孙悟空的脑袋。众所周知,金刚琢的真正用处在于套走对手的神兵法宝,可太上老君却将金刚琢当成砖块一般抛了下去,真是“暴殄天物”。更离谱的还在后面,二郎神联手梅山六圣合力擒拿了孙悟空。他们用利刃穿了孙悟空的琵琶骨,让孙悟空无法施展72变。可到了太上老君这里,他将孙悟空投进八卦炉时,竟摘下了孙悟空琵琶骨上的利刃。老君此举有何深意?他是不是担心孙悟空死在八卦炉里,这才开了有风无火的巽门,还替孙悟空摘除了琵琶骨上的利刃?灵山之主如来同样不愿击杀孙悟空。那时如来领了玉帝的旨意赶到了天庭,可如来一再提醒孙悟空“趁早皈依,否则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如来甚至没有和孙悟空正面对决,反而绕着弯子和孙悟空玩起了赌赛,最后凭借五行山和六字真言符咒压了孙悟空500年之久。只要如来愿意,他完全可以对无法动弹的孙悟空痛下杀手。如来不但没有这么做,还念动真言咒语,在五行山四周布下结界,喊来了土地山神、五方揭谛陪在孙悟空左右。此等行为,不等同于变相保护孙悟空么?就连三界主宰玉皇大帝对孙悟空也不敢追究到底。要知道的是,孙悟空偷吃蟠桃、金丹,还假传圣旨欺哄了赤脚大仙。孙悟空甚至当着满天诸仙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换了其他人,早就被玉帝大卸八块了,可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后,玉帝的怒气好似消了一般,不但没有继续追究,反而默许孙悟空皈依佛门,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经之路。如此看来,玉帝也不敢击杀孙悟空,否则他当时若不是喊来了如来,而是召来了三清级别的大能者,孙悟空早就灰飞烟灭了。笔者认为,三界的仙佛之所以不敢击杀孙悟空,多半和菩提祖师有关,你且听一听菩提祖师当年说过什么?那时孙悟空拜了菩提祖师为师,并通过天赋和努力,练成了大品天仙诀、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三门法术。可是孙悟空神功初成之后变得飘飘然了起来,他在师兄们的面前公然卖弄神通,惹得菩提祖师勃然大怒。菩提祖师狠狠地训斥了孙悟空一顿,然后将他扫地出门。临走之时,菩提祖师还不忘警告一番,他对孙悟空说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你看菩提祖师的这一句话,只要孙悟空说出半个字来,就要将孙悟空剥皮挫骨,让他神魂俱灭、万劫不复。这样看来,菩提祖师并不是一个慈眉善目、鹤发童颜的老神仙,而是一个雷厉风行、手段狠辣之人。孙悟空是菩提祖师的爱徒,祖师对孙悟空尚且如此凶狠,试问若有人招惹了菩提祖师,菩提祖师会如何?势必会让对手吃不完兜着走!看到这里就能理解太上老君、如来以及玉帝为何不敢击杀孙悟空了,他们都知道孙悟空背后站着一位大人物,就算孙悟空大闹天宫、胡作非为,太上老君、如来、玉帝也只能做做样子惩罚管教一下孙悟空,却自始至终不敢对孙悟空下死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