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昆明城区北部的昆明植物园是昆明人喜欢的后花园,这里环境优美、植物荟萃,休闲走路、赏景科普,都是极好的地方,不同的季节,我们都喜欢去走走,总能收获很多美好的体验。
因为2020特殊时期的原因,昆明植物园关闭了很久,5月份才恢复对公众开放,还没过几个月,就看到官方发布的闭园休整、提升改造公告。
“自8月1日起,昆明植物园西园将停止对外开放,进行景观提升、树木种植保养等等,时间长达10个月......”
这就意味着,昆明植物园将与我们短暂告别,期待着明年重新开园时,会有更美的景致,相信也会是这样。
赶在昆明植物园闭园之前,我们去了一次。已错过了2020年植物园的春天,即将与植物园的2020秋天、冬天擦肩而过,我们想要抓住植物园2020的夏天。
在7月夏日里的一天,我们走进了昆明植物园,感受夏日里园中的郁郁葱葱与清爽怡人。
从5月下旬恢复开放,昆明植物园对外管理发生了一些变化,外来游客只能从北门(主门,茨坝北路)出、入,园中的停车场在做改造、建设,不对外开放。
所以,去植物园游玩,最好的方式是乘坐公交车前往,9路车、79路车、128路车在植物园北门设有站点,非常便捷。
因为这些变化,我们在园区内行走的路线和以往不同,只能从北门进出,就在有的区域多走了一次,也看到不少从前不太关注的景致。
因为游人不多、园区清新静谧,我们走得很慢,随意走过很多新的园区,初遇不少新的植物品种,除了增加些植物知识,更多是给了我们视觉上美的体验。
夏日雨后的植物园,绿色是主调,浓郁得像是一幅化不开的图画,近看过去,色彩醇厚,远观一下,立体生动,甚美。
从昆明植物园北门进入,沿着主道由北向南行走,除了路中花坛上鲜艳的一串红之外,最吸引眼球的当数道路边的一排松树了,它们已有很长的树龄,树干已经很粗、很高大了,树冠伸展开来,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树荫。
巴西松的树干有些粗糙、却很有规则,像是人工用棕色的绳索裹上一圈护栏;独特的还有它的树叶,长满松针的树枝呈长长的条状,随意垂落下来,随风轻摇,与传统印象中的青松形象相比,眼前的巴西松有了几分浪漫的情愫。
与巴西松相邻的这种树种又是另外的格调,松针直立、松枝向上,绿中带白,是另一种风格的模样。
远远看去,像一串串瓶刷,让人想起另一种惊艳的植物:红千层,只不过红色的瓶刷换成了绿色......一种很有特点的松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着走着,我们走到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区,这是过去没有去参观过的地方,作为专业研究人员来说,这里是一块宝地,他们会在这里进行各种关于植物科学的研究、探索。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多是看热闹,看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中都有哪些稀罕少见的品种。
园区内有很多从野外移植到这里进行种植的植物品种。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是看不出它们的珍稀、价值的,只从感官体验上记住了两种特别的植物:巧家五针松、毛枝五针松。
在松树资源丰富的云南,我们见到松林的机会并不少,与平日里常见的云南松相比,这两种松树的模样还真是有些特别。
园区内的介绍牌上说,巧家五针松仅分布在云南省巧家县海拔2000~2500米处的野外,仅发现了35株个体,已极度濒危,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是国家与云南省急救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昆明植物园极小种群园区是2015年建立的,旨在系统开展巧家五针松的科学管护实验观察、数据采集和分析等研究工作,同时,唤起社会大众对该物种保护工作的广泛重视。
园区内的巧家五针松个头不大,松针碧绿、茂密,如果不是看到介绍牌,我们都不会把它认作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
毛枝五针松又名云南五枝松、滇南松、岩龙松,产于云南西畴、麻栗坡,科学家们将它移种到园区内,是为了科研保育,寻找拯救这种珍稀物种的有效方法。
与它的名字相配,毛枝五针松的样子有些特别,尤其是它的松针。
与我们常见的松针直立不同,毛枝五针松的松针排列出现了不规则的卷曲,如同时髦人们喜欢的卷发、波浪......
既随意、又自然,看上去是很舒服的感觉。
夏日里,我们去昆明植物园游玩,遇见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松林。
园区主道上的巴西松飘逸浪漫,极小种群区里的五针松绿叶常青,都是好看的模样,在炎炎夏日里带给我们一片清凉,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