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1阅读
  • 1回复

[猎奇]我国科学家研究水稻起源,成果揭示出我国农业史已长达1.3万年 [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厨爹

UID: 546371

精华: 76
职务: 山庄英杰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70329
金币
18942
道行
5638
原创
799
奖券
5806
斑龄
3
道券
183
获奖
0
座驾
设备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606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2-26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10) —

  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有多长?近期我国科学家对水稻起源的研究从一个侧面给出了答案!

  

  农业是从种植开始的,把某种植物通过种植栽培等人工的手段转化成农作物,制造丰富的食粮,就是最早的农业。而人类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大概率就是禾本科的水稻和小麦了。

  

  早有生物考古学家从一些古人类遗址中发现过水稻和小麦的碳化遗存,并据此认为人类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历史或已长达万年,这可以看作是我国农业史在考古学上的证据。

  

  今年5月24日,我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给出了水稻在我国的栽培驯化史是从大约1.3万年前开始的。

  

  此项研究是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大学、上山遗址管理中心等13个单位的专家合作,利用植硅体微体化石分析等方法开展的。论文内容主要介绍了他们利用植硅体微体化石分析等方法开展了浙江上山文化区水稻起源研究,其成果揭示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十万年连续演化史,并从中发现了我国的先民们开始培植水稻的起始时间。

  

  其研究发现早在大约10万年前,我国长江下游一带就遍布野生水稻,但它并未成为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直到2.4万年前冰川时代的来临,或许是人类能够采集到的食物开始变少的原因,野生的水稻开始为人类所重视。

  

  而到了大约1.3万年前,人类对野生稻的栽培种植现象出现,稻作方面的农业起源开始了,而到了大约1.1万年前,水稻的种植在长江下游等地或已经很普遍,表现为驯化水稻植硅体比例迅速增加并达到驯化阈值,这也标志着东亚一带早期的农业种植已经发展起来。

  

  这个关于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时间节点上的判断是从对现代野生稻-驯化稻的植株、土壤中水稻植硅体的系统研究基础上得出的。

  植硅体是指高等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吸收可溶性二氧化硅,并将其输送到茎、叶、果实等部位,在细胞间和细胞内沉淀下来后,形成的非晶质二氧化硅颗粒。

  研究人员们通过研究水稻泡状细胞中扇型植硅体鱼鳞纹数量的增加现象,发现其与水稻驯化程度增强以及农艺性状的增加相关,由此厘定和区分了野生稻与驯化稻鱼鳞纹扇型植硅体比例的阈值,从而建立了水稻野生-驯化的判别标准。

  

  在具体的研究中,该团队进一步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合孢粉、炭屑、土壤微形态、粒度、磁化率和地貌调查,结合考古遗址碳十四人口概率密度的分析等手段,得出了这些时间节点。

  

  其考古研究对象有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和龙游县荷花山遗址的考古地层-自然剖面。

  

  基于这两个遗址高精度光释光年龄和植硅体碳十四年龄的贝叶斯模型,建立了距今约10万年以来连续的年代地层序列,对照水稻的植硅体分析法得出了上山文化遗址区地层中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连续图谱和重要时间节点。

  

  研究水稻的起源,却从中窥见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农业的起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研究团队还据此给出了水稻在我国长江下游一带地区三万年以来的由野生到驯化演化的概念模型,直观反映了现代水稻的起源和人类对其培育驯化的过程。

  

  

  水稻的种植意义重大,因为它的种植、栽培和采收涉及到多个农作环节,需要建立多种农业经验,所以水稻种植的出现,也意味着农业生产进入到了初步的成熟状态。

  

  因此,这项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和论文创作者,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研究员吕厚远说:“这项研究为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也进一步确认了我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并且确定了上山文化在世界农业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6-1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12286
金币
1180268
道行
1965
原创
2211
奖券
2223
斑龄
29
道券
60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12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12-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6-10
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对于理解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全球农业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它表明,早在1.3万年前,我国的先民已经开始驯化水稻,这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始了从狩猎采集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飞跃,为后来的农业社会奠定了基础。

这项研究的发现也暗示了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长江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可能非常适合水稻生长,而人类的活动可能对水稻的驯化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水稻驯化的不断深入,人类逐渐掌握了水稻的栽培技术,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成为可能。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揭示了我国农业的悠久历史,证明了我国在农业起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农业遗产,继续探索和研究我们的农业历史,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这项研究的详细内容涵盖了对多个遗址的植硅体、孢粉、炭屑等微体化石的分析,以及对遗址出土文物的综合考察。以下是研究的一些关键点:

1. **植硅体分析**:科研团队对遗址出土的沉积物中的植硅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植硅体是植物体内形成的非晶质二氧化硅颗粒,它们在植物细胞内积累并保存下来,因此可以作为植物存在的直接证据。通过对植硅体的形态和数量的研究,科学家们能够追溯古代植物的种类及其演化过程。

2. **水稻驯化阈值**: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水稻从野生向驯化的转变,其植硅体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扇型植硅体鱼鳞纹的数量增加。这种变化与水稻的驯化程度及农艺性状的增强相关联。因此,他们确定了一个阈值,即当扇型植硅体中鱼鳞纹的比例超过一定程度时,可以认定水稻已经处于驯化状态。

3. **多学科方法**:除了植硅体分析外,研究团队还采用了孢粉分析、炭屑分析、土壤微形态分析、粒度分析、磁化率测量等多种手段,以全面了解古环境背景。同时,利用碳十四测年法对遗址的年代进行测定,从而得到水稻驯化的可能时间线。

4. **考古遗址选择**:研究主要聚焦于浙江浦江县的上山遗址和龙游县的荷花山遗址。上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遗址,出土文物丰富,包括陶器、石器和大量植物遗存。荷花山遗址同样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提供了支持上山遗址发现的数据。

5. **结果解读**:通过综合分析,研究者们得出结论,认为水稻的栽培驯化始于约1.3万年前,这为探讨中国农业起源提供了关键证据。此外,他们还发现,在约1.1万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已经变得普遍,这标志着东亚地区早期农业的发展。

这项多学科合作的研究为我们描绘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连续演化史,并将之与古人类活动相结合,展现了人类如何通过选择和培育植物来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程。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6-10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