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7阅读
  • 1回复

[猎奇]2014年,遵义挖出一副连钉子都是黄金打造的棺椁,墓主是什么人?[2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12270
金币
1180195
道行
1965
原创
2211
奖券
2223
斑龄
29
道券
59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1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12-26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5-12) —


2014年,贵州遵义,一座古墓出土,奢华程度震惊全国,连钉子都是黄金打造。

古墓出土的地方是一处土司墓群。简单来说,土司就是封建王权时代下,归顺于中央朝廷,但却统管一方的土皇帝,世代世袭。

也就是说,土皇帝一家祖祖辈辈都葬在此处。

考古人员最先发现的并不是这副打着黄金钉的棺椁,而是明代播州第21世土司杨铿夫妇合葬墓。

随着杨铿墓的挖掘,考古人员这才顺藤摸瓜,找到了他们家的先祖,也就是黄金钉的墓主人——杨价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个杨价大有来头,是杨家土司当中最有出息的一位,那么,他是谁呢?

杨价墓又是如何重见天日的呢?

重见天日

2012年8月,遵义市新蒲新区中桥水库项目启动在即,按照惯例,在进行基建前,要对规划的水库淹没区进行一次考古排查。

谁想到,竟真的挖到宝了。在水淹区范围内,发现一座大型石室墓。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遵义市文物管理部门全体出动,经考古证实,这是播州杨氏第21世土司杨铿夫妇墓。


土司,现代人听起来尤为陌生的一个词汇,在历史上却是颇具声望的存在。

封建帝王封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司,同时加封一些官职封号,大多是从三品,从四品,从五品不等,给予相应等级的待遇,并允诺世袭,土司对内部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与之相应的,土司又绝对归属中央朝廷,承担税金,劳役,必要时还要提供军队,为国征战。

至于这位被发掘的播州土司杨铿,那就更有来头了,他的背后是整个播州杨氏土司家族。


遵义,古时称播州,唐乾符三年,山西太原人杨端平定南诏有功,收复播州,封为土司。

从此,杨氏家族扎根播州,开启了长达700多年的世袭统治,共传27代历经30世,直到明朝才因改土归流政策而覆灭。

即使如此,播州杨氏依然位居贵州四大土司之首,其余分别是水西安氏,水东宋氏和思州田氏。

其中,田氏和杨氏世代联姻,被挖掘的杨铿墓是一座夫妻合葬墓,杨铿的妻子姓田,就来自田氏家族。


关于杨铿夫妇的身份确定,倒是没费什么力气,只因墓室里出土了两份共计3900字的墓室铭文。

放眼整个考古界,这份墓志铭也是相当之详细,保存得也较为完整,里面详细记录了墓主夫妇的身份信息,确系墓主人就是第21世土司杨铿。

这一发现着实让考古人员喜忧参半,只因迄今为止,关于土司遗存考古学的进展收获甚少,中国土司考古止步不前,说欢喜是因为这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土司古墓。


但令人忧虑的是,在挖掘现场,原本应为两扇对开门,被发掘时仅存右门,原来杨铿墓早已被盗墓贼捷足先登,盗扰严重。

墓室内仅清理出少量残存陪葬品,如柳叶玉饰,铜香炉,骑马俑等等。

考古人员是先进入墓室查看,后发掘的墓室铭文,在未揭晓身份前,还不觉得可惜,毕竟盗墓这种事,在考古界见怪不怪,也无可奈何。

但在得知身份后,众人无不露出痛惜的神情,一个统治贵州700多年的土司大家族,还是夫妻合葬,妻子也是名门望族,想必极具考古价值,谁曾想,竟是一场空欢喜。


考古人员炽热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经过对墓室铭文逐字逐句的斟酌研究,竟然发现了突破口,随后竟引出了杨氏土司家族的大人物——杨价。

究竟发生了什么?

意外突破

贵州遵义挖出一副奢华棺椁,连钉子都是黄金打造,墓主人竟是播州土司。

遵义,古称播州,从唐朝至明代,杨氏土司家族统治此地700余年。

因水库工程,考古人员在2014年挖掘出第21世土司杨铿夫妇合葬墓,但可惜的是,墓中珍宝被盗墓贼洗劫一空,考古价值所剩无几。


但好在杨铿墓留有详细的墓志铭文,根据字里行间的信息,考古人员很快发现了新线索,一座里程碑式的古墓即将重见天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杨铿夫妇长达3000余字的墓志中,除了记述了墓主生平,还记录了杨氏家族史。

其中,一行字让考古人员兴奋得几乎跳起,上面写道:“位于威灵英烈侯之右”。

威灵英烈侯,一个听上去就很厉害的封号,顿时让考古有了新的突破口。经查证后发现,播州杨氏共传27代30世,整个家族中,只有14世土司杨价获封威灵英烈侯。


那么,既然杨铿墓位于威灵英烈侯之右,由此推断,杨价墓就在杨铿墓的左边位置。

杨价是14世土司,杨铿是21世土司,算起来杨价是杨铿的先祖,家族中就出了这么一个侯爷,可不得写进墓志,葬在旁边嘛。

这还等什么呢!赶紧撸起袖子加油干吧,杨价墓的探索挖掘工作即刻提上日程。

考古人员根据墓室墙壁的空间格局,分布规律以叠压关系,经过一番勘探后,终于圈定了杨价墓的大致范围,预估在杨铿墓左侧200米处,且按照论资排辈,杨价墓的位置一定高于杨铿墓。


眼看胜利在望,可无论怎么搜索,就是不见杨价墓的踪影。

明知近在咫尺,就是看不见摸不着,考古人员随即进行深钻,在几次试错后,还是找寻无果,只好暂时放弃。

众人将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水淹区的一处废弃民房处,这里即将被拆除,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被钻探的地方。

随着民房的拆除爆 破,考古人员直奔地基而去,立刻开展清理发掘工作。时间一天天过去,漫长的清理工作终于临近尾声,事态迎来转机——一根竖立的朽木柱破土而出。


考古人员双眼冒光,立刻对该区域展开深度钻探,这一钻,直接钻出了漆片,是棺椁的漆片。

随着乘胜追击,继续深度挖掘,棺室终于现出庐山真面目,区别于杨铿的石墓室,这是一座双室并列的大型土坑木椁墓,看样子这也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墓道很快被清理干净,长约20米,宽约12.5米,众人小心翼翼向前迈进,终于来到墓室。

眼前的景象让一众考古人员大喜过望,只见两具棺椁分别放置于两个墓室的中央,定睛一看,金光闪闪,原来就连棺椁上的钉子都是金子打造的。


在场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再仔细一瞧,大家一致推断,棺椁本身也是用上好的楠木构筑。

如此规模的厚葬,墓主人的身份呼之欲出。随后,在棺椁之间,考古人员不枉此行,共出土随葬器物80余件,可谓大丰收。

这些随葬珍宝大多是成套出土,样样做工精致,具有明显的宋朝特征,且种类繁多,如金梅瓶,金勺,金盏,银壶,银烛台,玉石杯等等金银玉器不计其数。

除此之外,还有金鞘金柄铁刀,银皮盾,弓箭等武器,女性墓室棺床下方还发现一件40厘米宽的圆形陶制器物,疑似陪葬的腰坑。


还有金贵的绢丝制品,因年代久远,腐蚀严重,一碰就碎,需要移架至实验室做专业剥离。

在这些器物的底部,刻着几行小字,经过处理后依稀可辨,上面写着“雄威郎制使公用”,“都统使衙工用”。

这些铭文对应的官职身份,正是威灵英烈侯杨价,此处确系杨价墓无疑。

那么,身为播州14世土司的杨价,他究竟有何来头呢?为何成为杨氏家族最有头有脸的人?杨价墓的发现对考古界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重要意义

2014年,贵州遵义发现宋朝土司古墓,陪葬品价值连城,连钉子都是黄金做的。

原来,墓主人是来自播州土司世家的杨价,获封威灵英烈侯,可见其生前殊荣,何等尊贵。

那么,杨价究竟是如何光耀门楣的呢?考古界又是如何评价杨价墓的呢?

明代大文学家宋濂,就是著有《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还撰写过一本《杨氏家传》,里面记载着杨价生平。

南宋绍定年间,杨价从父辈手中世袭土司之位,但这个土司也没当多久,杨价的父亲去世后,杨价就让儿子杨文打理政务,他自己则退居二线,专心赡养老母亲。


直到南宋端平二年,蒙古军进攻四川,宋军被困青野原,不问政事的杨价再度出山,主动请缨,率亲兵5000击退来犯之敌,戍守国土有功,获封“御前雄威将军”。

此后,杨价常年屯兵于重庆,泸州之间,阻止蒙古军南下。南宋嘉熙元年,杨价再屯万人兵力驻守长江南岸。杨家雄威军深受皇帝倚重,朝廷多次下诏褒奖。

嘉熙三年,蒙古军卷土重来,向川东发起进攻,这次他们甚至想要渡过长江。杨价率兵力数万阻敌于石峡洞,蒙古军不敌,再次败退,杨价再立军功。


有杨家军在,蒙古军就不敢逾越雷池半步,然而就在4年后,杨价病逝,朝廷痛惜之余,赐庙“忠显”,封“威灵英烈侯”,整个杨氏家族获此殊荣的,只有杨价一人。

有所不知的是,杨价确实是因战功而光耀门楣的,但其实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子,生前对播州的文化建设也颇有贡献。

当时,科举制已经存在,只是中央朝廷未将播州列入科举范围,杨价就向朝廷申请,为播州学子争取来了考功名的机会。


嘉熙二年,播州出来第一位进士,此后在整个南宋期间,播州陆陆续续共计8人考中进士,这都得益于杨价为播州开科举之先河。

杨价时任14世土司,在杨氏大家族,世袭土司并不稀奇,但是,在世袭土司的同时,还能实现文治武功,生前受到御前嘉奖,死后追封谥号,仅杨价一人。

同时,同为贵州四大土司家族之一的田氏,因与杨家世代联姻,杨价的夫人同样来自田氏家族,这位夫人获封齐安和政安康郡夫人,赐永宁郡夫人。


因生前殊荣,杨价夫妇墓这才挖出大大小小共计80余件珍宝陪葬品,棺椁的打造也颇具讲究,葬礼规格与身份相符,直到21世土司杨铿下葬,仍把杨价视为家族荣光,写进墓志。

杨氏土司墓地是考古学的一座里程碑,对中国土司考古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列入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杨价墓更是为考古学贡献了诸多第一,如第一次出土完整成套精美金银器;第一座未被盗墓的土司墓;第一次出土的土坑木椁墓;第一次对同一墓地的不同墓葬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尤其杨价墓还是夫妻合葬墓,又多了一条:未遭遇盗窃的双室并列土坑木椁墓,且保存得相对完整,墓中珍宝也随之得到相对保护,出土器物皆属于同期同类中的精品。

在考古挖掘现场,遵义市出动武警干事日夜轮班,看守现场,直至所有文物一样不落,悉数移出,足以说明杨价墓的珍惜可贵。

在过往的岁月里,杨家30世土司当中,已有7位土司的墓葬被贵州人民发现,但要么就是惨遭盗窃,要么就是损毁严重。


直到杨铿墓重见天日,拔出萝卜带出泥,竟然顺藤摸瓜找到了杨价墓,为考古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杨氏墓葬见证了唐初受封播州,到明末土司覆灭的整段历史,历经三朝更迭,反映了封建时代土司制度演变的全过程。

这对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土司文化研究具有深远影响,是不折不扣的宝藏之地,也是收获颇丰的一次考古之行。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5-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12270
金币
1180195
道行
1965
原创
2211
奖券
2223
斑龄
29
道券
59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712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12-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12
2014年,在中国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中桥水库建设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带有黄金打造的钉子的奢华棺椁。这座墓葬属于明代播州土司杨价,他是播州杨氏土司家族的重要成员。杨价墓的发现极为重要,因为它的奢华程度在中国土司墓葬中十分罕见,为研究土司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014年,在中国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中桥水库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考古人员在规划的水库淹没区发现了一座大型石室墓。经过考古证实,这座墓是明代播州第21世土司杨铿和他的妻子的合葬墓。在杨铿墓的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指向其家族先祖的线索,最终找到了一座更为古老的墓葬——杨价墓。

杨价是播州杨氏土司家族的重要人物,他的墓葬极尽奢华,甚至使用了黄金打造的钉子。这一发现震惊了全国,因为这样的奢华程度在中国土司墓葬中十分罕见。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土司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尤其是对于了解土司家族的历史传承、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信息。

杨价墓的重见天日,得益于水库建设前的考古调查。在确认了杨铿夫妇墓的身份后,考古人员继续进行了深入的勘探和发掘工作,最终发现了这座古老的土司墓。墓葬的发掘过程包括了对墓葬结构的保护性拆除、对墓室内物品的小心翼翼清理、以及对墓志铭等文物的信息提取和保护。

通过对这些古墓的研究,考古人员得以还原土司家族的历史脉络,探究土司制度下的地方治理模式,以及土司家族与中央朝廷之间的关系。此外,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壁画、墓志铭等,还为研究当时的社会习俗、文化艺术、经济发展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

总的来说,这次考古发现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土司制度及其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通过对这些历史遗迹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土司制度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5-12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