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遗址的坛庙冢布局是该遗址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所谓的“访古”,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对这些古代遗迹的探访和研究。
访古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女神庙、祭坛以及周围的积石冢群。女神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宗教建筑之一,它的存在证明了早在5000年前,这一区域就存在着复杂的宗教信仰体系。庙内出土的壁画、彩陶片以及雕塑残件,都为研究当时的宗教仪式和艺术风格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祭坛则是一个由巨石堆砌而成的圆形平台,被认为是红山文化先民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祭坛的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社会的宗教崇拜和天文知识。
积石冢则是红山文化墓葬的一种形式,由大量石头堆砌而成,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这些墓葬往往规模较大,可能是红山文化贵族或领袖的墓地。通过对这些墓葬的发掘,考古学家发现了丰富的随葬品,包括精美的玉器、彩陶和其他工艺品,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和丧葬习俗。
通过对牛河梁坛庙冢的访古,我们可以了解到红山文化的先民们有着发达的宗教信仰、严谨的社会结构和高度的工艺技术。这些发现不仅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牛河梁遗址位于中国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处,是红山文化晚期的重要遗址之一,距今约5000-5500年。该遗址的发现始于1981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当时普查负责人郭大顺根据当地老乡家中发现的一个“玉笔筒”(实为红山文化斜口筒形器)的线索,寻找到这个遗址,并在此进行了系列考古发掘。
1981年4月8日,郭大顺在牛河梁的一个山岗上发现了一座墓葬,这是红山文化的墓葬形式首次被考古发掘所证实。墓主人头部左侧放置的一件玉环成为关键的发现。随后,更多墓葬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遗迹被陆续发现。
1983年,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考察了东山嘴等地后,提示考古工作者应在喀左、凌源、建平三地交界处进行更多工作,预期会有惊人发现。苏先生将这一地区称为考古的“金三角”。在他的指引下,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对牛河梁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
在后续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不同于中原史前文化的墓葬形式——积石冢,以及复杂的坛庙冢布局。坛指祭坛,庙指女神庙,冢则是墓地。这些发现显示了红山文化社会的复杂性和高度组织性,暗示了可能存在早期国家形态。
特别是女神庙的出土,它是由多个相连的房间组成,内部发现了壁画、彩陶片以及猛禽、猛兽和人形的泥塑残件,表明这是一处用于宗教祭祀的场所。女神庙的发现进一步巩固了牛河梁遗址作为红山文化宗教或政治中心的地位。
牛河梁遗址的发现不仅对于红山文化和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也提供了新的视角。坛庙冢的布局反映出当时社会可能存在的宗教和政治权力集中,以及社会分层和等级制度。这些发现支持了“多元一体”等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理论,即中华文明的形成是多地区、多文化融合的结果。
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进行,牛河梁遗址群的丰富内涵不断被揭示,其保护和研究也在同步进行。考古学者通过这些遗迹和遗物的研究,正在逐步揭开史前社会的神秘面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远古时代人类活动和文明发展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