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n
:常州一店家加工胎盘制成胶囊
(2025-04-08 15:03) 
关于常州一店家加工胎盘制成胶囊的事件,以下是相关信息: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则消息,称江苏常州市中医院附近的一家名为“粥阿姨”的小吃店从事胎盘加工,并将胎盘制成胶囊进行销售。根据涉事商家的说法,他们提供的胎盘均来源于产妇。如果顾客不提供胎盘,商家会收取800元进行加工;如果顾客自带胎盘,则每瓶胶囊收费300元。
涉事商家之前从事产后服务工作,包括月嫂、育儿嫂、催乳、月子餐、胎盘加工和产后修复等。在记者的调查中,商家展示了一组胎盘加工的过程,包括将胎盘和100g西洋参放入机器中磨成粉,然后灌成胶囊。
目前,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健康委员会已经介入调查。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网上的视频,并派执法人员进行了调查和处理。涉事小吃店目前已被停业整顿,相关部门正在调查这些胎盘的来源,以及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根据相关规定,产妇分娩后的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如果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医疗机构应及时告知产妇,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消毒处理,并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在现代医学中,胎盘曾被认为具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的功效,常用于身体虚弱、咳嗽气喘、不孕等人群。但在2015年版的《中国药典》中,胎盘(紫河车)已经被除名。胎盘在保护胎儿的同时,可能会拦截下细菌和病毒,制作过程中病原体未必能被充分灭活,食用后可能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建议产妇自行带走的胎盘应尽快进行无害化处理。
目前,国家尚未有明确法规规定产妇分娩后胎盘是否可由个人自行处理,因此医院通常会遵循产妇的意愿进行处理。如果产妇希望带走胎盘,医院会允许;若不希望带走,则会按照殡葬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调查和处理中。同时,也提醒公众注意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不要轻信和尝试未经证实的偏方或民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