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2阅读
  • 1回复

[红楼梦]黛玉湘云为何能重拾友谊?除了湘云大度,还因为宝钗[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77870
金币
15334
道行
36950
原创
97
奖券
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14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06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4-04-14) —
自从黛玉拿湘云的生理缺陷取笑湘云,湘云倍受伤害,于是慢慢从心理上远离了黛玉,投向了宽厚有爱的宝钗。湘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多次人前人后表达对黛玉的不满和对宝钗的喜爱。然而,到了第七十六回,落寞的中秋之夜,黛玉与湘云二人,竟然相约远离热闹的人群,不但互剖心迹,而且在灵感的碰撞下,分别写出了代表她们此生命运的诗句。
这可真是个高光时刻,两个小女孩,在月色里彼此和解。黛玉不再刻薄小性,湘云也敢于直言“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并以类似的际遇,以同理心,宽慰“对景感怀”的黛玉。


联诗之后,她们还一同回到潇湘馆,久违地同床而眠。
就这样,黛玉与湘云的友谊失而复得,而且比以前更为亲密,正应了主旨想要表达的“闺友闺情”。
有人说,黛玉和湘云能够重归于好,主要是因为湘云发现了宝钗的虚伪,意识到了黛玉才是值得交心之人。
其实,黛玉和湘云能够重归于好,一方面是因为湘云大度,不计前嫌,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席的宝钗,在她们中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当然,一向“随分从时”的宝钗,不会刻意为她们说合。可以说,黛玉和湘云的重归于好,是机缘巧合,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凑到了一起,才让她们有机会单独相处,从而情动于中,真情流露



天时:中秋团圆夜,两个同样有着思亲情的孤女吸引到了一起。


第七十六回,贾府衰败之象处处体现了出来。这一年的中秋节,荣国府像往常一样摆了隆重的团圆家宴,但再也找不回往年的团圆气氛:“贾府中许多人赏月,贾母犹叹人少,不似当年热闹。


这种月圆人不圆的氛围,感染了黛玉,“不觉对景感怀,自去俯栏垂泪”。这个时候的她,多希望身边有个人能够听她诉诉衷肠,以解她的思亲之苦。可是,在她最需要有人在身边的时候,就连一直以来在乎她感受的宝玉,都因为牵挂病中的晴雯而放弃了她。
宝玉近因晴雯病势甚重,诸务无心,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探春又因近日家事着恼,无暇游玩;虽有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
无限寂廖之际,“只剩了湘云一人宽慰她”。
为什么湘云会来宽慰她?因为,此时的湘云,和黛玉有着同样的思亲之情。宝玉因晴雯而放弃了黛玉,宝钗则因“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赏月”而放弃了湘云,让湘云也被迫在这个月圆之夜落了单。


就这样,月圆思亲这个特殊的时刻,让两个孤独的人互相取暖,自然地走到了一起,这就是天时赋予她们的机会,让她们具备了在时机上重归于好的基础,让友谊失而复得。



地利:凹晶溪馆的幽静环境,激发了两位才女的诗兴。


不同爱好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赏月方式。比如贾母爱热闹,她的赏月方式就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讲笑话。黛玉和湘云的个性截然不同,一个喜静,一个爱闹,但她们都是才女,有着共同的爱好:联诗。
可以说,文学爱好者,总会在中秋这样的特殊时刻才思泉涌,似乎不吟上几首诗,就对不起这么好的节日。
因此,在宽慰黛玉之余,湘云提议找个僻静之地联诗。


从心理学来说,幽静的环境,能帮助人从浮躁归于宁静,更容易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内心。此时的黛玉和湘云,在幽静的凹晶溪馆,“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
这真是个适合联诗的绝好环境,在这种环境里,黛玉和湘云放下了一切,心里只有联诗这一件事。而且,都是才女,高手过招,互相成就,整个过程真是酣畅淋漓,都发挥出了最高水平


从共同的境遇,到互相成就,黛玉和湘云可谓惺惺相惜。过往的一切,早已烟消云散,心中只留下了此刻的美好。



人和:缺席的宝钗,是黛玉和湘云重归于好的桥梁。


虽然具备天时和地利,但是,如果黛玉和湘云心存芥蒂,彼此不愿意搭理,那么她们也不可能互剖心迹,也不会一起联诗,更不可能重归于好。
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只剩了湘云一人宽慰她,因说:“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做了。倒是他们父子叔侄纵横起来。你可知宋太祖说得好:‘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她们不做,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她们一羞。”
黛玉见她这般劝慰,不肯负她的豪兴,因笑道……

湘云主动宽慰黛玉,但不改心直口快的风格,一口一个“自苦”、“心窄”、“多病,还不自己保养”。这都在直指黛玉的烦恼都是自找的,所谓“庸人自扰之”。
这要是在以前,黛玉哪听得进这样的直言?早就以辱相讥或拂袖而去了。但此时的黛玉,却能理解湘云的直言是出于劝慰,而她也坦然接受了这份好意,不但没有“小性”,而且顺着湘云的“豪兴”,转忧为喜,让两个人都脱离思亲的情绪,转向享受眼前的一切。
真爱黛玉的读者,一定会为她此刻的表现而欣慰:这份接纳与宽厚,与以前的小性的刻薄,简直判若两人
这种改变从何而来?从宝钗不肯放弃的谆谆教导而来。早在第四十二回和四十五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宝钗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以兰言消除了黛玉多年来对她的怀疑,促成了“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二人结为最为亲密的金兰姐妹。


自此以后,黛玉收敛了她的尖锐,整个人变得柔和,不但不再针锋相对,而且凭她聪慧的天赋,能迅速认清哪些是该笑纳的良言。
还有,自从“蘅芜君兰言解疑癖”,黛玉进行过深刻的反省,认识到所有的烦恼,确实是自找的,都是因为“自苦”、“心窄”、“多病,还不自己保养”。
只有真正关心你的人,才宁愿冒着得罪你的风险,也要对你良言相劝。黛玉了解湘云的心直口快,也知道她是真的为了自己好。所以,她不但不会为湘云的直言而不快,而且不想拂了湘云的这番好意,以免再次弄得不欢而散。
脂砚斋先生说,“金兰契”后的宝钗和黛玉,实现了“钗黛合一”,意思就是黛玉慢慢变成了宝钗,像宝钗一样柔和、宽厚、考虑他人的感受
这一说法,在这里得到了验证,面对湘云和往日一样的心直口快,黛玉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柔和、宽厚、在意湘云的感受。


当然,除了黛玉在成长,长期呆在宝钗身边的湘云,也在宝钗的影响下成长了。
曾经的湘云,是记仇的。被黛玉取笑她的生理缺陷,成为了她心底抹不去的痛,所以,遇到机会,她就想还击一下。
这其实无可厚非,谁都不是圣人,自小便父母双亡的湘云,同样拥有一颗脆弱的小心脏。被伤害了还不还击,那就成“二木头”迎春了。
但是,当她再一次在众人面前让黛玉难堪,用宝琴受贾母宠爱来刺激黛玉时,宝钗第一时间站出来维护黛玉:“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样。她喜欢得比我还疼呢,里还恼?你信云儿混说。她的那嘴有什么实据!


有理由相信,这件事之后,湘云私下问过宝钗,为什么突然要当面维护黛玉,正如宝玉私下问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黛玉“因把说错了酒令起,连送燕窝病中所谈之事,细细告诉了宝玉”,宝钗也同样细细告诉了湘云。
湘云是个豪爽的人,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也和你(黛玉)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作者也说她“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既然黛玉已经改变,那就没必要抓着过去的小恩小怨不放了。正因为如此,在这个普天团圆的中秋夜,看到黛玉独自忧伤,湘云便带着一颗真诚的心,主动宽慰她。
由此可见,湘云嘴中所说的“可恨宝姐姐”,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失约于“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反而机缘巧合地成就了黛玉和湘云的重拾友谊。宝钗平时所做的努力,在她无意缺席时,起到了比她到场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至此,作者想要表达的“闺友闺情”的主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三位原本没有交集的优质女孩,在贾府相遇相知,成为了最为亲密的异姓姐妹

[ 此帖被zhdf在2024-04-18 09:30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6
zhdf 金币 +16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4-1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离线zhdf

UID: 547953

精华: 3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5950
金币
2400
道行
5000
原创
0
奖券
6057
斑龄
137
道券
29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1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6
最后登录: 2024-11-0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18
没有那么复杂吧,也就是互相了解啦。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武当休闲山庄 是一个稳定,和谐,人性化的社区,适宜长期居住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