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人类除了探索太阳系各大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以外,还特别关照了一些“小行星”。其中,日本就对小行星探测十分执着,并且在2014年发射了隼鸟二号,让它前往“龙宫”探测并取样。
日本火箭搭载隼鸟二号升空
成功取样之后,隼鸟二号收集样本回收舱在2020年12月于澳大利亚着陆,5.4颗样本被日本取回并用于研究。如今两年过去,隼鸟二号的样本研究终于有了结果,日本方面称在其中发现了氨基酸。
研究人员正在取回样本
而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表示,这些氨基酸或与地外生命诞生有关那这样说的话,生命之源可能在太空?
隼鸟二号的探访之旅
鉴于许多人对日本本次小行星探测不了解,所以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隼鸟二号的这次旅行。该探测器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研制的,重量为609千克,身上带着4台遥感成像仪器。并且,为了能够顺利的采样,隼鸟二号还有特殊的“撞击装置”。
隼鸟2号探测器
而它造访的龙宫小行星反照率比较小,富含弹指合有机成分。从隼鸟二号接近龙宫过程中拍摄的照片来看,它的形状有些像“钻石”。
隼鸟二号在2014年12月3日发射之后,经历了四年左右的飞行,才抵达龙宫。
在2019年顺利着陆并完成后续采样计划之后,它于这一年年底踩着油门“重返地球”。这趟回乡之旅又走了1年,最终在地球附近它把自己的回收舱分离,然后改变了飞行轨道,朝着另外一颗小行星飞去。
隼鸟2号复杂的轨道
日本在成功回收样本之后,立即展开了相关研究。并且于2022年6月6日时,日媒报道了相关研究成果,指出科学家在隼鸟二号的样本当中发现了20多种氨基酸。
样本当中的“氨基酸”
隼鸟二号采集到的样本并不多,只有5.4克,但这也足够科学家研究探索了。虽然最开始人们认为小行星物质样本当中可能会有一些新发现,但却没想到氨基酸会出现。
取回的样本
这确实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之外确认氨基酸存在,而且根据《日本广播协会》的报道来看,样本当中的氨基酸种类还不少,已经确认的有异亮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等等。
而氨基酸作为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直都是生命起源探索当中关键的一部分。
对于该发现,日本《朝日新闻》称,此次发现很可能将进一步证实生命起源于太空,即地球上的原始氨基酸分子很可能是通过陨石携带进入地球的。
样本类似黑砂质颗粒
当然,也有人认为,在相关研究报告出来之前,无法给出定论,有可能是样本在运输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污染”。
那么,为什么氨基酸的出现会让科学家如此激动呢?
原来,许多科学家在解释地球生命来源的时候,都会用到化学进化论,而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必然有着重要地位。
氨基酸
化学进化论
地球的生命起源假说有很多种,备受认可的就是化学进化论。该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上产生的,在漫长的岁月当中,非生命物质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变成了生物前分子,而后变成细胞,最后组成了生物。
1924 年,前苏联科学家奥巴林第一次提出了化学进化论这一学说,他认为原始地球上无游离氧的还原性大气在短波紫外线等能源作用下能生成简单的有机物,简单有机物可生成复杂有机物并在原始海洋中形成多分子体系的团聚体。
生物自我组织的阶梯型过渡模式
在化学进化论当中,生命的出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简单走向复杂的过程。而氨基酸就是原材料,属于有机小分子。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小分子,在经过积累和相互作用后,经过聚合形成了生物大分子,也就是最初的蛋白质和核酸。
从氨基酸到多肽到蛋白质
可见,在这种假说当中,氨基酸作为生命最基本单位,确实有着重要的地位。而需要注意的是,人们过去认为只有地球有合适的条件可以使氨基酸“诞生”,这证明它是咱们独有的,甚至说“生命”也是我们独有的。
可前文中日本宣布在隼鸟二号样本当中的氨基酸,无疑将这种固有认知打破了。因为,小行星上也存在氨基酸的话,就说明这种物质可能不是地球天然形成的,而是随着陨石、彗星等从太空进入地球的。这样的话,生命之源就不在地球了,而是在太空。
生命之源或许在于太空
在听闻这一发现时,坚持宇宙胚胎种源论的人一定非常惊喜,因为他们坚持的假说出现了新的证据。
宇宙胚胎种源论
宇宙胚胎种源论也叫做“泛生说”,其认为宇宙当中存在着无数“生命种子”,它们就是类似于氨基酸的物质。
这些物质会随着陨石、彗星等进入各个行星,然后在上面安家落户,如果恰好“投对了胎”,找到了地球这样适宜生长发育的好地方,它们就会发育,最终变为生命。
“宇宙胚胎种源论”
该理论的提出者是瑞典化学家阿列纽斯,提出时间是上个世纪初。这种说法,无疑否认了化学进化论当中,生命起源于地球的观点。
不过,许多美国的天体物理学家却对此十分认同,甚至表示地球生命的起源可能就是40亿年前在地球上下的那场“彗星雨”,简单来说,生命之源在太空。
罗赛塔号飞行器和菲莱着陆器对67P彗星核的探测,发现其表面非常富集有机质;深度撞击计划对彗星的探测也发现了近20种有机化合物。
“彗星雨”带来生命种子
这一观点过去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因为在探索中人们发现其他星球缺少大气和臭氧保护,导致高能射线能够杀死其表面的一切“生命”。再者,生命种子在进入地球的时候,穿越大气时的高温也能将其杀死,所以无法落地生根。
但此次隼鸟二号样本中多样的氨基酸似乎证明了,甭管宇宙的环境再恶劣,还是会有“种子”幸运留下。甚至有人猜测,龙宫小行星上的氨基酸可能表明那里曾有生命诞生过。
“龙宫”小行星近照
实际上,人类这些年对于地外生命的探索是非常努力的。不仅利用各种机器花式寻找类似于地球的“行星”,还将坠入地球的彗星、陨石等样品都研究了一遍。
尽管这个过程中确实找到了不少有机质的存在,但是依旧没有发现我们想看到的那种“生命”,那么地外生命的探索未来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前进呢?
地外生命探索方向
未来人类地外生命探索有七个方向,分别是火星探测、木星和土星相关卫星探测、碳质小行星和彗星探测、系外行星探测、陨石中的有机质探测、星际分子云中的有机分子探测、实验室模拟反应。
火星探测
此次日本的隼鸟二号获得了如此高的成就,可能会引起新的小行星探测热潮。毕竟如果在其他的小行星上也发现了氨基酸或者其他有机质,就代表着人类距离真相将会更进一步。因为星际环境下有机质的形成是生命诞生的“物质基础”,在这种影响下,此类探索将会进一步推进。
不过也有人指出,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时候不应该只用地球生命的指标作为“必要元素”,因为外星人很可能并不是碳基生物,而是所谓的硅基生物。
硅基生物
毕竟从目前的发现来看,硅元素也能形成环状化合物,并且硅基生物更适合在无水、无氧的环境当中生存。这就意味着,外星生命的存在形式和人类想象的有较大差异。
总之,不论怎么说,探索地外生命对于人类而言是“祸福共存”的。因为如果生物之间存在着竞争,那么很难说我们在无法压制外星生命的情况下,会不会被它们彻底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