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费尽心思迎合别人,不如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一个人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又怎么会赢得别人的爱,未来又怎么能幸福?我觉得这句话送给《红楼梦》中的薛宝钗非常合适,薛宝钗总是费尽心思迎合别人,偏偏却忘了取悦自己,宝钗的结局是孤独终老,没有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到头来活成了悲剧。
标准的封建贵族淑女
薛宝钗博学多才,父亲在世,非常喜欢这个女儿,教她读书识字,其才学高过哥哥薛蟠十倍。父亲去世后,哥哥薛蟠整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景,并不管家里的事,还处处惹是生非,让母亲薛姨妈十分担心。宝钗原本可以继续读书识字,但她心疼母亲,为了帮母亲分忧解劳,她平时便不再以读书为要,而是留心针黹家计,学习管家理事。
宝钗的性格温柔敦厚、随分从时,她在平时的生活中,完全按照封建礼教的要求规范自己,可以说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最标准的封建贵族淑女,一言一行都恪守封建礼教,完全没有了自我。
有时候黛玉还闹闹脾气,很少看到宝钗发火,宝钗给人的感觉永远是端庄贤淑,做人做事都滴水不漏,事事周全,让人完全挑不出来毛病。说来奇怪,对于薛宝钗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孩,宝玉却不喜欢,宝玉喜欢黛玉那种真性情的女孩,不喜欢封建贵族淑女薛宝钗。
其实,薛宝钗也不是一直非礼勿动,她也有可爱灵动的一面,如“宝钗扑蝶”,还有小时候偷看闲书。这些说明宝钗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按照封建礼教的正统风范塑造自己的,她也有小女孩可爱活泼的一面,“宝钗扑蝶”也有少女情怀灵动的一面。只是,薛宝钗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之深,后来她压抑自己的性格,努力让自己活成了标准的封建贵族淑女,这样的宝钗也是注定不会快乐的。费尽心思迎合别人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母喜欢宝钗稳重平和,自己拿出二十两银子要给宝钗过生日。过生日前,贾母问宝钗喜欢什么样的戏?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这事如果换作是史湘云,她肯定会挑选自己喜欢的戏、自己喜欢的食物,可宝钗不同,宝钗总是喜欢猜别人的心思,喜欢迎合别人。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看热闹的戏文,吃甜烂的食物,就依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几句,很显然贾母听了宝钗的话以后很喜欢。
宝钗生日那天,贾母特意安排了小戏,吃完饭点戏时,贾母坚持让宝钗先点,毕竟是宝钗的生日。宝钗推脱不过,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见了十分欢喜。
有人认为,这正是薛宝钗的会做人之处,事事总考虑的很周到,想别人之所想,懂得讨好别人,人情世故安排的明明白白,没有人不喜欢她。
其实,这也是宝钗做人的失败之处,一个人处处费尽心思迎合别人,好像只要别人开心,她才会开心。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即便是你努力讨好别人,也讨好不了所有人,也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反而还会弄丢了自己,失去了自我,自己渐渐的变得不开心。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宝钗大中午的不休息跑到怡红院玩,袭人此时早已站队金玉良缘,为了给宝钗和宝玉制造单独相处的机会,特意找了一个理由出去了,屋子里只留下宝钗和宝玉。
宝玉当时在床上睡觉,宝钗坐在袭人的位置上,拿起袭人给宝玉绣的鸳鸯肚兜绣了起来。这种氛围,对一个未出阁的大家闺秀来说确实有些逾越了,毕竟古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虽然宝钗和宝玉是亲戚,但终归男女有别。何况宝钗刚才做的事情,好像只有宝玉身边最亲近的人才做。
这里不过多的分析宝钗这样做的原因,只是从宝玉睡梦中喊出“木石姻缘”后宝钗的反应来看,有些让人心疼。自从知道自己的金锁需要有玉的人才能嫁后,宝钗对宝玉的事情就格外留心,不光拉拢袭人,还时不时的跑到怡红院去串门。
比如这次,夏天大中午,宝钗不在蘅芜苑休息,反而跑到怡红院来找宝玉聊天。宝玉正在午休,倒是袭人没有休息,陪着宝钗说了一会话,自己出去了。屋子里只留下宝钗和宝玉,偏偏宝玉说出了自己只要“木石姻缘”,不相信“金玉良缘”的话,让宝钗一时怔住了。
或许宝钗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思做这些事情,宝玉并不在意,并不领情,也不相信“金玉良缘”。换句话来说,不管宝钗如何努力到怡红院串门聊天,拉拢关系,都无法走进宝玉的心里,宝玉的心里只有黛玉,没有宝姐姐。宝玉甚至和黛玉一起拿杨贵妃打趣宝钗,最终激怒宝钗,宝玉也遭到宝钗的奚落。
宝黛钗的感情纠葛,前八十回虽然没有结局,但根据“好了歌”和脂批来看,后四十回,黛玉死后,宝玉在王夫人的安排下娶了宝钗,二人还过了一段举案齐眉的生活。后来,贾府获罪抄家,宝玉经历了抄家后的磨难,看破红尘出家了,宝钗的结局是孤独终老。
从中可以看出,宝钗不管是前八十回的委曲求全,还是后四十回的孤独终老,其内心都应该是不快乐的。
其实,以宝钗的条件,即便是不能嫁到侯门公府,嫁给一个富家子弟,过幸福的生活也是非常容易的。但她为了薛家能够有依靠,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努力的去迎合别人,最终嫁给了宝玉,成为了薛家的依靠,却无法走进宝玉的心里,后来宝玉出家,她将孤独终老。
可见,宝钗的故事告诉我们,与其费尽心思的迎合别人,不如取悦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