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富豪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屡次成为外界议论的焦点。从获得4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被传实验导致猴子死亡到宣布将做人体试验,这个以实现“人脑意识上传”为长远目标的公司,却遭到了“脑机之父”、该领域学术奠基人米格尔·尼科莱利斯直接而犀利的批评。
他认为,Neuralink根本没有作出任何创新,称马斯克本人甚至不知道大脑的位置。作为一名神经学家,尼科莱利斯表示,即使他发明了“侵入式”脑机接口,也不会向每个人推荐,脑机接口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医学和社会上的。
尼科莱利斯此前在接受美国科技在线杂志Inverse采访时表示,马斯克一点不懂神经科学,也不了解什么是大脑。今年年初,尼科莱利斯在自己的领英账号上隔屏嘲讽马斯克,称无论这些人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叫喊得多大声,没有任何数字机器可以复制人脑。
随着人们对脑科技的兴趣增加,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娱乐和军事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已经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相关研究和开发,同时也有不少初创公司涌现出来,专注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精度不高、操作复杂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脑机接口行业发展历程
1929年,人类脑电波的存在首次被记载,为人类脑部活动研究开启了全新的可能性。1969年,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首次被应用于灵长类动物,这证明了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到1978年,第一例用于视力恢复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被成功植入人体,这次尝试率先证实了脑机接口技术与仿生技术融合的可操作性,引领了用科技突破生理障碍的进一步探索。1988年,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首次成功应用于控制实物。1998年,首例可用于运动模拟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被植入人体。2014年,首例非侵入式脑-脑接口实现成功。
2015年开始,脑机接口行业开始出现大量初创企业,这些企业成果研发了一系列消费级脑机接口产品,脑机接口技术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开始加速。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情况
2021年9月,科技部发布了《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 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涉及59个研究领域和方向,国家拨款经费预计超过31.48亿元人民币,指南的发展标志着酝酿6年的中国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根据指南内容,2021年度申请项目围绕脑认知原理解析、认知障碍相关重大脑疾病发病机理与干预技术、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技术及应用、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技术平台建设5个方面。其中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技术及应用领域研究内容包括新型无创脑机接口技术、柔性脑机接口、基于新型纳米器件的神经形态芯片、支持在线学习的类脑芯片架构、基于神经可塑性的脉冲网络模型与算法、面向运动和意识障碍康复的双向-闭环脑机接口等10个课题。
——脑机接口产品发展情况
脑机接口相关的研发已经在仿生学、医疗诊断与干预、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展开,从产品开发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代表性脑机接口企业强脑科技、脑陆科技、柔灵科技等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消费级脑机接口产品,应用范围涵盖儿童教育、娱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企业技术方向布局
侵入式或半侵入式脑机接口需要在脑部进行芯片等硬件植入,会破坏脑部的天然物理防护系统,引起人脑的手术创伤、出血、感染等问题;若相关软硬件设施被非法使用,还可能引发脑部混乱,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脑部受损,危及生命安全。另外,侵入式脑机接口与非侵入式相比,具有更高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因此,目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技术路线。
根据烯牛数据,目前我国脑机接口行业获得融资的企业中,仅脑虎科技、宁矩科技和博睿康科技等少数几家企业布局了侵入式脑机接口行业,其他企业均专注于研究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
——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估计,目前全球脑机接口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亿美元,而国内脑机接口行业市场规模仅10亿元左右,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不足10%,行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虽然国内脑机接口技术迅猛发展,但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数据、脑信号解码算法、信号采集设备方面却尚未建立起较为统一的标准体系,这可能会导致未来市场缺乏秩序,阻碍脑机接口行业的发展。
据麦肯锡测算,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的潜在市场规模在2030-2040年有望达到400亿-1450亿美元,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为主的严肃医疗,应用潜在规模在150亿-850亿美元,而以情绪评估与干预为主的消费医疗,应用潜在规模则大致在250亿-600亿美元。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高小榕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对于人机交互的能力需要越来越高,脑机接口直接利用脑神经信号来传输信息技术,是未来重要的产业技术。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在有创和无创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中,无创将会占主流。只要有AI和人的地方,就会有脑机接口。因此,人类必然依靠脑机接口来拥抱未来的智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