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22
- 在线时间33760小时
-
- 发帖29342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40986
- 道行39038
- 原创108
- 奖券30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93424
- 金币
- 40986
- 道行
- 39038
- 原创
- 108
- 奖券
- 30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7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22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12-08)
—
中国的鹰猎文化传承几千年,除了北方哈萨克族驯金雕,在云南也有一种神秘的驯鹰习俗,那就是丽江纳西族的鹰猎传统。纳西族人抓到合适的鹰之后,第一件事不是熬鹰,而是要把鹰的眼皮用线缝起来,几天之后才会拆开。听起来残忍,但驯鹰人不会伤害不合适的鹰,每年还会把自己辛辛苦苦驯出来的鹰放归野外,似乎也没对鹰造成多大伤害。这种神秘的少数民族驯鹰,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应该了解之后再下定论。捕鹰在丽江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一条候鸟迁徙的通道横贯古今。每年秋天,被北方寒冷驱赶而来的猛禽,都会在丽江歇一歇脚,继续向着更难的地方进发。这样一个候鸟迁徙的驿地,也孕育出了丽江纳西族独特的鹰猎文化。纳西鹰猎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公元1253年,那时云南的大理还是一个南方小国。元朝开国皇帝率军南征大理,在丽江古城安营扎寨。蒙古大军长时间留在丽江古城内,将它们独特的鹰猎狩猎习俗传到了当地。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丽江纪略》对此有详细描述。当地的纳西族属于古羌族的后裔,与奔腾而来的蒙古铁骑一样,属于古老的游牧民族,对于蒙古的鹰猎文化自然很容易接受。还有一种说法则是鹰猎文化本就起源于纳西族的先民,他们的先民迁徙至云贵高原后,将这种独特的狩猎方式传承下来,成了当地一大特色。无论是外部的传入,还是内部的传承,纳西族的鹰猎文化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其他民族的狩猎技巧,融合改进,才成了我们今日看到的样子。如今的鹰猎文化,由于捕鹰、驯鹰、驯犬、鹰猎、放生五个环节组成。随着历史传承的逐渐淡化,这五个部分已经变得七零八落,很多人只精通后面的驯鹰、鹰猎与放生。他们手里的鹰大多是从市场上购买,因此捕鹰成为了一些老猎人才有的本事。捕鹰讲究天时,只有在老鹰下了小鹰,并且小鹰离开老鹰生活以后,老鹰才会独自出来活动,这个时候才是捕鹰的时机。一般捕鹰从九月下旬开始,十月到十月中旬是最好的时候。这个时间,也是北鹰南迁的季节。捕鹰之前要准备一只作为诱饵的鸽子,和一张用于制作陷阱的网。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往海拔高,人烟稀少的地方设置捕鹰陷阱。猎人们将网用树枝立起来,网下放上一只鸽子,鸽子与网用巧妙的机关连接,还有一条线连到猎人手里。陷阱制作好,猎人会悄悄躲在一旁观察。一旦察觉到天上有鹰飞过,立即拉动手中的线,线一头的鸽子也随着动。鸽子的动静吸引了天上的鹰,它们朝着美味的食物直冲而下,没想到着了道,鸽子没吃到,网先招呼上了。丽江地区多山地,它们驯养的的鹰主要的是苍鹰。苍鹰飞行速度快,捕猎能力强,能够猎杀比自己体重大4倍的猎物。视力也极佳,就算在云端都能看见地上的一只老鼠。最厉害的武器还是尖锐的爪子,抓穿一个人的手掌不是问题。每年第一只被捕获的鹰都有很好的市场,许多鹰猎爱好者争着抢着要。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第一拨黄鹰,也就是刚出生的雏鹰,一卖就是十几块大洋,顶得过丽江古城一个普通工匠两个月的工钱。一只鹰被成功捕获后,会用线将眼睛缝住,线头在头顶打个结。鹰猎人认为,没有接触过人类的新鹰,缝上眼睛后就看不见人类活动,避免受到惊吓,一旦受到过惊吓,这只鹰就很难驯服。除此之外,还会在鹰的尾巴上装定位器,在脚上缠绳子,方便它们束缚在手上。眼睛被缝住的时候,鹰猎人会带着鹰熟悉人类的社会,让它渐渐熟悉人的气息,等到鹰可以站在手上吃食后,就会将眼睛解开,开始了熬鹰。 刚放开眼睛的鹰
驯鹰从中国“熬”字就能看出,这个过程一点都不轻松。熬鹰要干的事很简单,就是不给鹰睡觉,让它们疲倦以后,就好驯养。鹰在熬,人也在熬,为了让鹰时刻醒着,人需要二十四小时看着它,一旦鹰准备睡觉,就要将它们摇醒。为了让鹰适应手上的生活,熬鹰的时候鹰一直站在胳膊上,白天的时候还要带着它四处溜达,目的是让鹰熟悉人类,丢掉野性。鹰以后的生活区域,也多半是人的手上。将鹰架在手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鹰在捕猎以后有没有受伤。将手转一圈,鹰被惊飞以后能够再次落到手上,说明没什么问题。三天以后,熬鹰就由连续通班变成了白班,这时候就不需要每时每刻盯着鹰,只需白天带出去溜达,晚上将它们绑在鹰杆上,与以后的搭档猎犬相互熟悉。两周的熬鹰结束后,开始给鹰控膘。给鹰准备一些牛肉,肉上不能有油,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喂食的多少是关键,吃多了鹰体力好了就不听话,吃少了又没体力。将食物放在手上,然后用口令呼唤,让鹰自己飞回取食,第一次与鹰隔10米,第二次隔20米,以此类推,当鹰离得很远时,只要主人一声呼唤,鹰就会条件反射地飞回主人手上,训练便成功了。这个训练称之为“叫远”。叫远完成,猎鹰已经和主人很熟悉,并且能够配合口令,这个时候,狩猎开始了。鹰猎与放生在进行鹰猎之前,兑膘是关键的步骤,这个时候会酌情投喂脂肪量少的牛肉。喂得少了,第二天鹰没力气,停在树上歇息不肯下来。喂得多了,体力充沛之下,鹰一溜烟飞走,前面的辛苦都白费。喂的合不合适,第二天能不能放鹰,就得看膘水,膘水小了就是没喂够,大了就是喂多了。膘水正好合适,就到了猎鹰的环节。放鹰狩猎时,首先由猎犬将猎物赶出来,而鹰则站在视野开阔的大树上,一旦发现猎物,立刻猛冲而下,用利爪将猎物牢牢抓住。这时候猎人立马赶上去,用手牛肉引开鹰的注意,趁机掰开鹰爪,取出猎物。之所以这样小心翼翼,是担心鹰尝到了猎物的滋味,恢复野性。如果鹰体力不支又没有牛肉时,也只给它喂猎物的脑髓,不能给它尝到猎物的热血。以后的日子,猎人、猎鹰、猎犬,这对组合成了山间小动物的一场噩梦。不过,梦中的主角猎鹰,只有半年的参与时间。因为第二年的春天,猎鹰将离开人类。遵循自然规律是纳西族猎鹰文化的核心,到了春天的时候,猎鹰就会从猎人手中飞出,返回我国北方以及更远处的俄罗斯,回归自然繁殖后代。在东巴文化中,人与自然是兄弟。受到这样文化影响的纳西族人,将每年春日对鹰的放生,传承为一种不可更改的规矩。猎鹰人很重视放生的日子,天刚亮就带着曾经的伙伴爬上高山。将鹰喂饱,做着一遍遍的道别以后,将鹰向着天的方向一抛,鹰振动着翅膀便飞走了。来时清晨,去时黄昏,来时相伴,去时一人。望着曾经的伙伴搏击夕阳远去,猎鹰人也一步一回头下了山。鹰猎文化的传承谈起纳西鹰猎文化,离不开传奇人物桑叔季。他曾经在山中隐居六年,绘制出各种形态的鹰280种,描述的不同形态的鹰174种。在光绪二十九年三月,桑叔季带着一鹰一狗一张弓,顺澜沧江南下,徒步游历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直到湄公河入海口才结束行程。其间记录下不少鹰的习性、种类和形态动作。他的外孙李实,是如今鹰猎界的知名人物。受到外公以及家人的影响,李实从1988年就开始将家乡的鹰猎文化整理成文字。2007年,李实受邀参加在英国举办的首届国际鹰猎节,见识到英国鹰猎者的人工孵化育鹰的先进技术、猎鹰协会颁发鹰猎执照的管理方式。这种更具环保意识的鹰猎方式,给李实传承纳西鹰猎文化带来一种启发。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多国提议下,将“鹰猎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新疆柯尔克孜族的驯鹰习俗获国务院批准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在获得丽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丽江市民政局批复同意后,李实发起组建了“丽江市鹰猎文化保护传承协会”。谈起协会创建的目的,李实表示,一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纳西族鹰猎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建立。2016年10月,丽江鹰猎文化基金会成立。并与英国国际猛禽中心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共同在丽江建设猛禽繁育救护科研基地和丽江纳西鹰猎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地。2017年6月,“纳西族驯鹰习俗”入选云南第四批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名录。在动物保护的法律面前,捕捉贩卖鹰已经属于违法行为。李实的做法更像是一种特权,只有他们能够玩鹰,别人动一下就要牢底坐穿。面对种种质疑,李实表示,他所成立的是鹰猎文化保护协会,不是放鹰协会。成立的目的是做好宣传,让鹰猎文化得到依法有序传承。最初人们驯养鹰是用来捕猎,如今鹰进军到了宠物业和旅游业,驯鹰人不尊重习俗,鹰在市场上的价格飙升,已经对鹰猎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不好的影响。倘若有一个管理者能够整顿鹰猎市场,同时发扬人工培育鹰的技术,让鹰猎文化不再那么残忍,既得到传承,又不破坏生态,或许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