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有中国绿茵界记者就中国足球运动员比赛数量,和欧洲运动员比赛数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中国运动员,即使是顶级的赛事冠军主力武磊,每年比赛数量也只有40+场左右,这还算上了国家队赛事、友谊赛这样的比赛。放眼欧洲,每年打50+场比赛基本已经是惯例,打60+场才勉强能算钢铁之躯的。
这样的差别,确实是太大了,虽然只是20场球赛的差距,可背后的逻辑和反映出的内容,确实应当深思。
攻防转换与比赛速度
首先,众所周知的是,现代足球对速度和攻防转换要求非常高,能够在保持状态的情况下,多踢20场球,欧洲球员的身体素质,必然要比我们的运动员好很多。因此,在比赛中遭遇到了强度比较大问题,特别是国际大赛和欧冠这样的顶级比拼,他们是有足够储备应对的。反之国内的队员则很少有这样能力。
相比于技术方面的思考和阶梯进步,体能问题是真的可练习出成果的。比赛数量少的我们,在这方面吃的亏真的是不少了。每每60分钟过后,解说员总会提到是国足的“体能瓶颈期”会有效率上的下滑,问题就来自于此。在中超联赛的60-75分钟,两方会十分“默契的”休息会(都没体力),因此比赛的强度很难保证。可来到国家比赛里,谁还让你休息?这时的丢分和进攻、防守的态势更改,是必然。快速性对战术的帮助
第二,欧洲成熟体系的保持是极好的,除了五大联赛外各级中小国联赛,都在积极的引入类似的训练和比赛模式。因此,越来越能跑、越来越能踢是他们的共性。此时,运动员的机能机会有根本的提升,主帅也会研究出很多的新战术来适配。比如近年来十分热门的三中卫,就是靠边路队员的直上直下、体能保证,来契合的。
相比之下,由于我们的比赛确实太、比赛的强度实在太低,导致了扬科维奇也采用了三中卫,可是实际效果很不怎么样。想想亚运会时有太多人对刘洋进行了批评,根本的问题就在此:套上回不来、被压制上不去,三中卫的价值根本发挥不出来。注重提速,注重对抗
第三,则在于相互的“配合”。由于普遍打的比赛很少,因此中超的节奏越来越慢的,彼此之间也都熟悉了类似的模式,基本就没有队想积极的提速,来转换和调整比赛风格。这就导致了在这项赛事中比拼的国脚(我们暂时也没有海外比拼的队员),就熟悉了这样慢悠悠的比赛不会踢“快速”的比赛,因此,来到国际赛场上十分害怕逼抢,遇到对方提强度就丢球了、传递低效、不会积极向前问题的,都来自于此的。
总的来说,国足想要提高成绩,比赛数量和比赛的强度方面,确实要提高。一下子就和欧洲一样安排到了5、60场不现实;可大部分都只有30多个比赛机会的情况,确实是太糟糕了。新主席要努力塑造新环境,哪怕是邀请赛、哪怕是友谊赛、哪怕是每次传递就快上一秒的,实际价值也是十分显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