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模型,百花齐放。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垂直大模型……各大科技、互联网企业纷纷选择最擅长的模型类型起跑,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在此背景下,AI大模型逐渐走向深挖应用阶段,其中不乏阿里、华为、百度等巨头“秀肌肉”,同时也有科大讯飞、商汤、网易等垂直领域的选手。业内人士表示,大模型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加快落地,市场快速扩容。
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累计有130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问世。首批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的11个大模型产品也获批向全社会开放服务。
有专家表示,在通用领域,大模型将呈现“赢者通吃”的格局,由少数拥有数据、算力和技术优势的企业主导。而在垂直领域,头部企业将凭借专业知识和商业模式优势,更好地利用大模型提升效率并盈利。
长风已起,浪潮已至。在这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行业变局中,AI大模型将如何赋能千行百业?
应用加速落地
AI大模型本身是实现产业价值的工具,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一定是在产业的应用当中。据艾瑞咨询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带动产业规模预计将达1.67万亿元。
刚闭幕的杭州亚运会被称为史上首届云上亚运,基于阿里云实现核心系统百分百上云。在杭州亚运会数字科技体验中心,游客借助艺术装置“畅想未来亚运”,就能让阿里云的绘画创作大模型“通义万相”现场绘画,生成亚运主题图像。
阿里云是最早投入大模型研发的科技公司之一,2019年就开始布局大模型,2021年4月发布语言大模型“PLUG”;2021年10月训练出多模态M6大模型,参数规模10万亿;2022年9月阿里云发布“通义”大模型;今年4月通义千问正式对外发布。
彼时,阿里云通义千问开启邀测,仅一个月就有超20万企业和机构用户申请接入通义千问测试。其中,OPPO、复旦大学、南方电网等企业机构已经使用阿里云的算力和AI能力进行全新的AI探索。
同时,吉利汽车、智己汽车、奇瑞新能源、毫末智行、太古可口可乐、波司登、掌阅科技等多家企业表示,将与阿里云在大模型相关场景展开技术合作的探索和共创。
华为同样用实践证明,大模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大模型解决行业和产品的痛点问题,做出能让企业和用户买单的产品和服务,为千行百业真正创造价值。
今年7月,盘古大模型3.0正式亮相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Cloud)。彼时,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宣布盘古大模型定位于“为行业而生”,称其“不作诗,只做事”。
放眼整个行业,与通用大模型相比,围绕生物医药、金融、工业等垂直行业大模型的研发进度稍慢,因为后者在专业数据收集、场景适配、定制化等方面难度更高。
和其他行业大模型有所不同,盘古3.0是个采用分层解耦设计的大模型系列集。华为云在底层准备了五个基础大模型,包括自然语言、视觉、多模态、预测、科学计算,满足行业场景中的多种技能需求。
在五个基础大模型之上,华为云还开发了N个行业大模型,既可以提供使用行业公开数据训练的行业通用大模型,包括政务、金融、制造、矿山、气象等大模型;也可以基于行业客户的自有数据,在盘古大模型的基础层上,为客户训练自己的专有大模型。
由此,华为云提供了更多细化场景的模型,更加专注于政务热线、网点助手、先导药物筛选、传送带异物检测、台风路径预测等具体行业应用或特定业务场景。
AI赋能产业
什么是国产大模型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国产大模型的开发应用步入深水区,这问题日渐有了答案:始于技术、强于应用、惠于生态。
“大模型的价值在于应用。只有在多样化的实际应用场景中赋能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的发展,才能找到产业价值,同时也成就大模型自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邓志东表示。
从技术到应用,并非易事。2022年工信部发布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智赋百景”》显示,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等九大AI落地领域中,制造、农业、能源、金融、医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尚属于AI落地的未开发领域,场景渗透率较低。
今年下半年以来,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城市,北京、深圳、上海密集发布政策支持加快大模型的开发应用。8月31日,首批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的大模型百度文心一言、百川智能、商汤商量SenseChat等陆续宣布向公众开放。随后,更多企业的大模型也相继布局和推出。
8月31日,文心一言开放首日,百度官方平台数据显示,短短24小时内,文心一言共计回复网友超3342万个问题,平均1分钟回复2.3万余个问题。当天,文心一言APP出现在多家应用商店热榜中。
9月5日,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面向全民开放,上线14小时用户数量突破100万。
9月7日,腾讯混元大模型正式对外亮相。腾讯集团副总裁蒋杰表示,腾讯将全面拥抱大模型。同时还宣布,将通过腾讯云对外开放混元大模型能力,以自研技术服务好千行百业。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指出,国内通用类大模型在持续拓展应用领域,打造跨行业通用化的人工智能能力平台,应用正从办公、生活、娱乐向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加速渗透,针对生物制药、遥感、气象等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应用也在不断深化落地。
随着大模型产品日益增加,大模型行业竞争从比拼技术阶段过渡到比拼落地应用阶段,AI赋能千行百业的时代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