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上了年纪应该胖一点。
千金难买老来肉。
面色红润,显得富态,说明精神好、抵抗力好,有个小毛病都能扛得住。
但有人认为瘦点好。
老来瘦就是老来寿。
瘦了腿脚腿脚灵活,膝盖没负担,身子骨也显得硬朗。
那这两种说法哪个才有道理呢?老年人究竟是胖点好还是瘦点好呢?
千金难买老来肉?
退休了,终于可以「坐」享清福了。
没有工作的压力,每天吃过饭就坐沙发上看电视,或者去小公园下会儿棋,晚上再去跳一会广场舞,多惬意,不知不觉得就长胖了。
但是,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往往密切相关,对很多中老年朋友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肚子慢慢的鼓起来了,胳膊腿也都粗了一圈,就要注意控制一下体重了。
1. 合理饮食
吃饭时,先多吃些蔬菜,最好是加少量油煮熟的绿叶蔬菜。然后,就着肉、鱼或豆制品,大口菜,配小口主食。
这么吃,一方面不会吃进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另一方面,能保证足够多的膳食纤维,避免高血脂、高血糖的麻烦。
2. 增加运动
有大量研究和数据表明:适度的运动能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防控三高等慢性疾病、促进社交愉悦身心。
跑步、太极拳、广场舞、健步走都是很不错的运动方式,简单易学,成本低,安全性相对较高。
体重控制不单纯为了形体优美,更多的在于健康。
老来瘦就是老来寿?
胖了容易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还容易得心血管疾病,那是不是就是瘦点好?
上了年纪,可并不是越瘦越好,要小心「少肌症」的发生。
少肌症,也叫「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一种与年龄增加相关的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综合征。
不要以为胖了就不会有「少肌症」。
有着明显松弛的「蝙蝠袖」手臂,腰腹肥胖的「苹果型」身子,这样的体型往往意味着不仅脂肪也大量增加,同时肌肉减少。
中老年人患少肌症肥胖的,男性为 35.1%,女性高达 48.1%。
少肌症的危害有哪些?
1. 活动能力下降
肌肉少了,身体没劲、站立困难、步伐缓慢、容易跌倒。
2. 加重骨骼疾病
肌肉减少和退化,会加重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的发展。
3. 诱发多种代谢综合征
肌肉衰减会影响到血糖调控能力、血脂代谢能力等,是诱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4. 情绪障碍
肌肉功能的退化,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容易使老年人心理状态失常,出现焦虑、抑郁、暴躁等问题。
怎样及时发现「少肌症」
可以试一下下面这 5 种简单的自测方法。
1. 看体重
没有刻意减重,体重每年下降 5% 时,需要注意。
2. 看速度
按照日常步行速度行走 4 米,如果步速小于 0.8 米/秒,所用时间大于 5 秒时,需要注意一下。
3. 看姿势
坐在约 43 厘米高、无扶手的椅子上,后背挺直,双手环抱于胸前,自行起立,然后坐下,再起立再坐下,30 秒内坐起次数小于 14 次,需要注意。
如果日常生活中,从地面或沙发坐起时困难,总需要依靠手或外力支撑才能够站起,也要留意。
4. 看力量
使用简易握力器,如果男性握力小于 30 千克、女性握力小于 20 千克,需要考虑握力下降。
5. 看肌肉
臀大肌变得扁平、小腿的腿围减少、上臂有明显的皮肤松弛下垂俗称「蝙蝠袖」,都是肌肉流失的表现。
少肌症初期可能并没有任何症状,不过老人经常感觉疲劳、乏力。如果有上述多个表现,还需要去医院进行骨骼肌量的准确测量,进行确诊。
如何应对肌肉流失?
1. 加强运动
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等),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
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量,每周至少 3 天,每天进行累计 40~60 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其中抗阻运动 20~30 分钟。
坚持 3~18 个月的综合运动,就可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功能。
2. 注重营养
除了少盐少油低糖外,还要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
牛奶中的乳清蛋白,以及鱼虾蟹肉、鸡鸭禽肉、猪牛羊畜肉以及蛋类等动物性食物中,都是优质蛋白质,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有益于防治少肌症。
建议每天吃够一到二两的肉类,再喝上一杯奶。
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应增加深海鱼油、海产品等富含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
鼓励增加深色蔬菜和水果以及豆类等富含抗氧化营养素食物的摄入。适当补充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类胡萝卜素、硒的膳食补充剂。
总之,老年人不要超重,也要注意防止肌肉流失。不要觉得都上了年纪还关注体型,是「矫情」,这其实是对健康状况的重视。
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一味追求老来瘦,也不要太多肉,健健康康,生活质量才有保障,才能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