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区,古称“于阗”,以盛产和田玉闻名,南抵昆仑山,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里干旱缺水,风沙肆虐,属干旱荒漠性气候,植被稀疏。
然而,在和田地区皮山县,在沙漠、戈壁与绿洲交界的边缘地带,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柳树,树冠庞大,生机盎然。
古柳树卧地而生,树形奇特,“一根生九树”,长有9个树冠。当地人说它就像长有9个头,于是叫它“九头柳”。
01
1500年古柳树有9个树冠,主干直径3米,另有8根树干
在干旱的沙漠里,一棵树生长不易,而这棵柳树,却已经在此地扎根千年。柳树具体长于什么年代已不可考,但经过测量,知道它的树龄大约是1500年。
从远处看,古柳树的树冠非常庞大,覆盖了周边约300平方米的地方,就像一座小森林,不知道的还以为有好几棵树木,其实是柳树“独木成林”,孤傲地伫立在沙漠边缘。
古柳树的形态非常奇特,长出9根树干,其中长在中间的树干较大,直径约3米,5个成年人才能围抱。
其余8根树干比较小一些,但直径达到1.5米以上。奇怪的是,树干伸入地下后,又从四面长出,看上去就像从地下单独长出来的树。树干之间,彼此相连,又相互独立。
树身充满了沧桑感,树干贴着地面生长,横卧盘曲,张牙舞爪,如游龙般肆意伸展,有着“一折一龙盘”的气势。
古柳树长出了9个主要树干,自然就有9个树冠了。抬头望去,整个树冠密切相连,遮天蔽日,但仍可以清晰看出是独立的9个树冠,“九头柳”的名字由此而来。
02
环绕着泉水卧地生长,却不知道主树根在哪儿
在“九头柳”生长之地,东、西、北三面都是戈壁沙漠,几乎寸草不生。但在古柳树立足的土地,有一个小水潭,不远处还有一个较大的水潭,水量充沛,深不见底。
水潭里的水流出来,汇聚成一条小溪流。受泉水浸润的土地,形成一片小小的绿洲,长有沙枣树、红柳、野玫瑰、苜蓿、马莲等植物,美丽动人。
奇特的是,“九头柳”游龙一般的树干,弯弯绕绕,曲曲折折,环绕着泉水而长。它受泉水的滋润,也守护着这一汪珍贵的泉眼。
有人好奇,这株“九头柳”的树干如此繁多而粗壮,也不知道它的树根在哪儿?沿着粗壮的树干,仔细寻找,都无法知道它的主要根部在哪儿。
因为9根主要的树干,都是从沙地里直接长出,其基部深埋泥土之下,无法窥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古柳树能够在这里生长千年,一定是得益于泉水的滋润。
03
古柳树下的泉水从未断流,来源于昆仑山冰雪融水
泉水从哪里来的呢?要知道,方圆几十公里都是沙漠,没有水源,这一大一小的水潭尤为珍贵,而且从未有过断流的现象。
在炎热的夏季,走近古柳树,靠近水潭时,会感受到一股凉意。测试之后,发现水下的温度才10多度,比地面上低了很多。
但到了寒冷的冬季,寒风肆虐时,泉水的温度竟然是暖暖的,比周边环境的温度高出了7度左右。
据地质专家介绍,古柳树下的这一汪泉水,属于构造裂隙泉,形成时间已较为古老。而泉水的来源,主要是昆仑山上的冰雪融水。
冰川融水,以地表径流与地下水的形式,从高处往下运移。在这个过程中,地下水在断裂构造内形成了水循环,水流涌出地表,形成水潭,还源源不断有水涌出。
04
1500年的“九头柳”是如何长成的?
见过这株1500年古柳树的人,都会十分好奇,它到底是如何长成这样的?
专家推测,柳树最早的生长,可能与当时当地的人类活动有关,也许是最早发现水潭的人,在水边种了一株柳树。
柳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命力也很强,根系发达,不惧风沙,耐寒耐旱。柳树逐渐长大,树干日益高大,分叉繁多。树干地处分叉出来的枝条下垂到地面,被风沙掩埋,又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树干。
在长年累月的作用下,风沙将柳树的基部深深掩埋,所以怎么找都不知道真正的树根长在哪儿。
这株千年“九头柳”经历着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逐渐长成奇特而雄伟的身姿,形成一道壮观的沙漠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