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被誉为中药第一补药,但是今天要介绍的药物不是人参,而是人参的近亲——三七,三七和人参同科不同种,都是五加科植物,而且地上部分的茎叶和花都十分的相似,不容易分辨。
01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也称参三七的干燥根,首载于《本草纲目》,最早的三七原产广西田州,也就是今天的百色,所以又称田七。现在三七的主产地是云南,其中以云南文山的三七质量最好,所以又称三七为滇三七或云三七。
那么三七的名字是从何而来呢?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为三七的植株大多有三个分支,每一个分枝上有七片左右的叶子,所以被称为三七。也有人认为三七是“三分喜阳七分喜阴”,取名三七是对描述这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的要求。还有一种说法是三七是由“山漆”简化得来的,因为三七的生肌作用很好,像漆一样能把伤口粘住,“如漆黏物”又生长在山地所以称为三七。
三七是一味化瘀止血药,具有散瘀消肿、活血定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咯血、外伤出血、瘀血、胸痹、闭经、痛经疮痈等病证,同时还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本草纲目拾遗》称三七可“医劳弱诸虚百损之病”。一般研末吞服,一次1-3g;煎服,3-10g;外用适量。由于活血化瘀作用很强,孕妇慎用。
02
三七作为化瘀止血药物,最大的优点是止血不留瘀,适用于瘀血引起的出血或者出血兼有瘀滞的情况。瘀血出血证,表现为出血带有血块,缠绵不止,点点滴滴而出等特点。治疗吐血、衄血、崩漏等病证可以单用三七研末,米汤调服。治疗咯血、吐血、衄血及二便下血,与花蕊石、血余炭等药物配伍,如化血丹;治疗各种外伤出血,可以用三七研末外擦,或者与龙骨、血竭等收涩止血药同用,如七宝散。
三七还是一个活血化瘀药物,长于活血化瘀或者化瘀止痛,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瘀血疼痛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当中说三七是军中用药,因为打仗常出现瘀肿刀伤,这种由于兵器造成的外伤又称“金疮”,三七对这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所以被称作是伤科要药。现在外伤经常用到的云南白药当中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
03
治疗跌打损伤,三七也常单用,或者配伍当归、红花、土鳖虫等活血化瘀药;治疗瘀血胸痹刺痛,配伍薤白、瓜蒌、桂枝等药物;治疗血瘀闭经、痛经、产后瘀阻、恶露不尽,与川芎、桃仁等药物配伍;治疗疮痈初期,疼痛不已,单用三七研末米醋调服;治疗痈疽溃烂,用三七配伍乳香、没药、儿茶等要物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