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相常常迷失,历史的本相也常常迷失,了解一个人,既不能把他捧上神坛,同时也不能把他贬的一无是处。
在历史滚滚的洪流中,有个人一生都以曾国藩为榜样,也是近代史上无法忽视的一个人,他就是蒋介石。
蒋介石的一生,或许我们能从他的日记里窥探出真实的他,但是自古名人背后都会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蒋介石也曾经在日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不管阴历阳历,母亲去世那天,人都不吃肉,不生气,也不防性。”
他对于自己的母亲,一向是十分爱重的,而他母亲的一生也是一段传奇,一生似乎都在与命运进行抗争。
备受娇宠,出嫁从夫
清同治二年,浙江的一个小村庄诞生了一个女婴,名叫王采玉。王采玉的父亲因为头脑灵活,饱读诗书,凭借贩卖土产而攒下了家业,遂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贵人家。
王采玉在家里备受父亲宠爱,也接触了许多诗歌和书籍的熏陶。作为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一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她19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一大家子也都失去了支撑。家中无人能够好好经营家业,她还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又嗜赌成性,把仅有的财产都给输掉了。
王采玉只能靠着自己的女红来补贴家用,但弟弟嗜赌,即便她再努力,也填补不了这样一个无底洞。
母亲心疼她,便急忙为她物色人选,希望帮她寻个好人家嫁了,于是王采玉有了第一任丈夫竺某。
竺某家境殷实,起初待王采玉极好,夫妻两人和睦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王采玉以为自己的人生终于有了的依靠。
结果好景不长,她的丈夫逐渐暴露本性,稍微有不顺心的地方,便对王采玉又打又骂。当时还处于清朝末期,女人的地位卑微,王采玉只得默默忍受。
幸好上天眷顾她,一年以后,她为丈夫诞下一子,夫妻关系才逐渐和缓。但在王采玉苦尽甘来之时,她的孩子感染恶疾,不幸夭折,丈夫也因为时疫突然离世。
备受煎熬,皈依佛门
一系列的打击接踵而至,王采玉根本无法接受这样凄惨的人生。
在她看不见光亮的日子,还遭受到各种各样的白眼和闲言碎语,周围的人开始向鲁迅笔下那些看热闹的人一样,一边冷眼旁观,一边说三道四,很多受封建熏陶的人说她克夫克子,是个不祥的人。
此时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王采玉心灰意冷,一连遭遇两次打击,失去了生命里所有重要的支撑,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她觉得此生都没有什么寄托了。
于是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出家。
母亲非常心疼女儿,她极力劝说王采玉,她还这样年轻,不可轻易削发为尼。在母亲的百般阻挠之下,王采玉才做出了让步,不削发,只是待在尼姑庵里度日。
似乎上天也在怜惜这个前半生坎坷的女子,终于赐予她一段良缘。
在王采玉心灰意冷,并且决定此生要常伴青灯古佛之时,她的堂兄王贤东听闻了妹妹的遭遇,又是心疼,又是着急,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妹子就这样不问世事,枯燥的过完这一生。
佳缘天成,再嫁生子
这时一位盐铺的当家正因为丧妻而郁郁寡欢,王采玉的堂兄恰好是这家盐埔的伙计,认为两人也是同病相怜,于是特意为他们做媒。
其实王采玉在寺庙里带发修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她毕竟还是一个年轻女子,忽然间经历了如此大的打击,每日只能以泪洗面,无法安心礼佛。
经过堂哥和母亲的再三劝说,王采玉决定和命运进行再一次的反抗。
就这样,王采玉嫁给一个整整大自己22岁的男子,起初也是备受争议,旁人都觉得这样老夫少妻的组合一定不会幸福,但是婚后王采玉和丈夫意外的相敬如宾,夫妻恩爱。
因为丈夫对王采玉十分体贴照顾,婚后她生育了两儿两女。丈夫在外打拼,她照顾家里的事情,和睦有序,羡煞旁人。
正在她以为有了安稳的归宿之时,一连串的打击再次向她袭来。光绪十二年,她的公公因病离世,第二年的夏天,丈夫也因为时疫染病,从此治家和打理店铺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再次身处绝境的王采玉一边奋力支撑,一边把主要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蒋介石身上,花费心血培养儿子。
她思索良久,决定先要改变儿子的教育环境,于是她为儿子聘请严师,希望转变他顽劣的性格,专心读书。
儿子渐渐长大,她便支持自己的儿子去日本留学。其实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当时很少有人会选择出国留学,王采玉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出生的女性,却有着意外长远的目光。她的这次决定确实对蒋介石以后的从政生涯带来了很多影响。
最终蒋介石也如她所愿,有了自己的一番成就。这样一位经历了人生种种波折却依旧不屈服于命运的女人,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1921年6月25日,王采玉去世了,蒋介石在母亲去世11天后,写下一篇文章,名为《先妣王太夫人事略》,歌颂自己的母亲,如同岳飞的母亲一样,教子有方。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热情赞扬母亲为人善良,乐善好施,即便是她生病的时候,还惦记着附近镇上的公益事业。
回首王采玉的一生,曾经因为想不开而堕入空门,两次嫁人,丧父丧子。但她从来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过,她以坚韧的态度面对不幸的人生,最终得以善终。
其实所有人都会遇到不可抗的阻力,困难和意外。当你面临困境的时候,不妨向读一读王采玉一生坎坷的故事,或许更能激发你的斗志,不轻易向命运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