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00阅读
  • 0回复

[转帖]轉發一篇討論文藝的文章《为什么现在的作曲家写不出好曲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wdyswdys

UID: 852091

 

发帖
46883
金币
22054
道行
5725
原创
5
奖券
880
斑龄
0
道券
658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7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4-21
最后登录: 2025-01-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7-20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4-01-03) —
对于中国人和海外华人来说,过新年迎新春是大家最大的节日,而春节联欢晚会又是我们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精神盛宴。迎春的春歌也是春晚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春晚舞台曾经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优秀歌曲,从《祝酒歌》、《军港之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爱你,中国》、《在希望的田野上》到《天路》、《走进新时代》等等...都唱出了时代的气息,表达了我们对时代、对人民、对国家的情感、自豪和热爱!

虽然这些歌曲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了,但是,我们不仅没有忘记它们,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它们更加怀念、更加向往。岁月如歌,歌如岁月,这些优秀的歌曲已经永远深刻地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相伴相随,终生难忘。

年年听、岁岁唱的《难忘今宵》更是道尽了我们对岁月时光的无比珍惜、无比留恋;对祖国、对亲朋好友的无限情怀。虽然它是用平和、抒情、优美的旋律在告别过去一年,却激起我们溢于言表的千情万绪,无限遐想...... 感谢我们的已故天才作曲家王酩(1934-1997),一曲《难忘今宵》让十几亿中国人难忘终生!


伴随我们几十年的《难忘今宵》,久唱不衰
春晚所展现的歌曲是我们时代歌曲的一部分或一个缩影。

从上世纪“五四运动”年代、抗日战争年代、解放战争年代、抗美援朝年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祖国逐渐繁荣富强,每个年代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曲家和优秀歌曲。

三十年代聂耳作曲的《毕业歌》唱出一代青年的满腔爱国热血,张寒晖作词作曲的《松花江上》和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如诉如泣地唱出了在日本侵略者蹂躏下中国人民的悲愤和苦难。贺绿汀作词作曲的《游击队之歌》、麦新作曲的《大刀进行曲》、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现在的国歌)等等,生动地描绘了顽强不屈的中华儿女在烽烟战场上的奋勇抗战。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更是唱出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最强音!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前中)就是在那最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伟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八十年后的《黄河大合唱》更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打靶归来》、《解放军进行曲》、《军港之夜》等等,都是每个军人终身难忘的军旅之歌。

施光南作曲的《祝酒歌》、谷建芬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唱出了一个激情满怀的年代,和那一代人的豪情壮志!

《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用月亮与桃花倾诉人间美好的爱情与亲情。

一曲《茉莉花》能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和悉尼歌剧院上让外国友人领略到中国歌曲的优美与魅力。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爱你,塞北的雪》赞美了祖国大地;一曲《天路》更把我们带到《青藏高原》......

感谢历史赐给我们有冼星海、聂耳、王洛宾、李焕之、贺绿汀等第一代杰出作曲家,还有王酩、王立平、施光南、谷建芬等近代优秀作曲家。他们中的一些名字可能不一定被每个人所熟悉,但是他们优美动情的不朽音乐歌声却永远留在我们几代人的美好记忆中!

那个歌曲创作的“辉煌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近年来,每当我们在屏幕前面观看春晚节目的时候,多么期待着她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好的歌曲作品。但是,一年年的盼望,一年年的失望......

虽然每年春晚的歌曲节目从不在舞台上缺席,但是近年来大多数歌曲都是平平淡淡的。听了这么多的春晚歌曲,基本上没有一些歌曲能打动人心,也没有一曲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些像流水线的歌曲,今天听了明天忘,更谈不上朗朗上口、脍炙人口。

请问观众能记得或者会唱几首春晚唱过的歌曲?我们听过了什么,记得了什么?

为什么过去的歌曲百年不忘,现在的歌曲记不到明天,这就是作曲家的“代差”?

春晚上歌曲的歌词都是健康向上,激励人心。歌唱家们也是唱技到家、人丽声美。乐队配器也是专业到位。令人失望的是这些歌曲的谱曲。

歌曲的歌词好比是硬件,谱曲是软件,没有好的软件,再好的硬件也是无法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现在的许多歌曲的作曲就像几分钟的机械式的流水账,一些歌曲的旋律处理特别是一段乐句的结尾处理十分牵强。这些像是由电脑创造出来的歌曲,看似没有什么破绽,但是它们没有灵魂,没有自身的基本音乐特征。

一首不能打动人心,不能给观众产生美好记忆和深刻印象的歌曲就是滥竽充数的歌曲。

为什么现在的作曲家一代不如一代?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手机电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产品和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创作)却是走向衰弱,这一点国内外均不例外。上几个世纪有歌德、拜伦、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巴尔扎克、大小仲马,高尔基、屈原、李白、曹雪芹等中外大文豪;有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等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而现在在世界上很难再有这样的天才作曲家、文学家。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物质基础、学习条件、创作条件都比旧远时代要好上千百倍,但是还是无法呼唤出像旧世纪那样的音乐家、作曲家。

现在的教育事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发展。我国有这么多的高等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每年都会培养出相当数量的作曲专业毕业生。那么,他们在哪里?他们在沉默?

这里有社会因素和时代因素

在过去,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大多经历过艰辛的生活,如贝多芬、舒伯特都是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不朽的的伟大作品。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更是在30年代的延安窑洞里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最有影响力的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30年代在延安的艰苦生活是许多现代人很难想象的。但是,就是在那最贫穷的生活里却蕴育出最伟大的音乐作品。

生活是人生的大课堂,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坎坷经历可以丰富人生的阅历和创作内涵。

现代人生活在高科技的社会里,手机平板、电脑网络、微信微博,它们不知不觉地占据了我们大量的时间,音乐家作曲家也不例外。看平板划手机也可能会消磨他们的创作意志。

人们在生活越来越数字化的同时,和实际生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高铁让人们忘了什么叫跋山涉水,使用微信视频的人可能会不知道什么是古代人的“鸿雁传书”、什么是千里苦相思。就是这些方便和安逸,也让音乐家作曲家慢慢地失去创作的动力与素材。

艺术的“市场化”和“利益化”也是阻碍优秀歌曲创作的原因之一,一些作曲家会因追求商业利益,放弃对艺术的崇高坚持。那些迎合市场的平庸歌曲可能会赢得一时的商业利益,而缺乏艺术性的歌曲其生命力是短暂的。一首优秀的歌曲是有无限的生命力。

音乐是用音符和旋律来对自然万物、人类活动和情感生活的艺术表达,实际生活中的情与感往往是创作的灵魂。

优秀交响乐《红旗颂》,气势磅礴又深情满怀,是烈士后代作曲家吕其明用他对先烈们的无限感情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来将他的艺术才华发挥到淋漓尽致。《红旗颂》是曲作者用心血和热泪谱写的乐章,是才华、情感和用功的最好结晶。

创作是艰苦的,创作也需要体验生活、贴近大自然。过去许多作曲家为了写出好歌曲,特地跑到艰苦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体验生活,为创作寻找最真实的灵感。老一辈音乐家的创作精神永远值得现在的年青歌曲创作者效仿与学习。

温室的生活是舒适的,但是在那里很难会有真正的创作。使用电脑是方便的,但它没有血与肉的感情。而往往在狂风暴雨中有时却最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乐章。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