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自小就喜欢女孩,他认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见了女孩便觉得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逼人"。贾宝玉自古以来也被认为追求爱情自由的人,也是多情公子的代表。
但是在《红楼梦》中,不仅仅写了宝玉和众多女子的悲欢离合,也有宝玉和几个男子的交往,但是为什么见了男子就浊臭逼人的宝玉,却和秦钟诸人关系那么好?
秦钟和宝玉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第七回,宝玉去宁国府赴宴的时候,作品中写道宝玉第一次见到秦钟,便觉得相见恨晚,觉得自愧不如。那宝玉自见了秦钟人品,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了人生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秦钟羞怯的女儿姿态,让贾宝玉觉得自己竟成了泥淖中的浊臭人物。
为什么秦钟偏偏让宝玉有这种感觉?可能他具有女孩子的特征,长得比较清秀,只有见了秦钟,自己才觉得是泥猪癞狗,恨自己为何没有生活在寒门,这样二人就可以早早相识了。
除此之外,因为秦钟,宝玉也进入了学堂,改变了宝玉的心性。
但是和宝玉交好的秦钟,却做了件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那就是在姐姐出殡的那天,不顾礼节,和小尼姑在馒头庵中云雨起来,
到这里就会有人诧异,为什么至亲去世了,自己不难过,反而和尼姑做这种苟且之事?
到铁槛寺之后,贾宝玉,秦钟还有王熙凤便去了馒头庵歇息。
这个馒头庵,虽然顶着出家人的名号,却是个污秽之地,不仅仅尼姑庵的师父是个事故,阿谀奉承的人,就是连庵里的小尼姑也和秦钟做出这种事情来。
秦钟是随意进入智能儿的房里,对其行不轨之事吗?
智能儿多次进入贾府,早就和秦钟暗生情愫,所以,两个人其实是早就认识的。
而智能儿虽然是个小尼姑,但是愈发出落得标致,加上和秦钟许久未见的缘故,自然是把持不住自己的。谁想秦钟趁黑无人,来寻智能。刚至后面房中,只见智能独在房中洗茶碗,秦钟跑来便搂着亲嘴。智能急的跺着脚说:"这算什么!再这么我就叫唤。"秦钟求道:"好人,我已急死了。你今日再不依,我就死在这里。"智能道:"你想怎样?除非等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依你。"秦钟道:"这也容易,只是远水救不得近渴。恰好被宝玉撞见,这件事才算完。
而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对秦钟的批判吗?在姐姐出殡的时候做出这种事情?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不是在针对秦钟,主要是为了借馒头庵这个藏污纳垢之地来暗示贾府的兴衰,即使有千年的富贵气,也阻挡不住盛极而衰的规律。也许就是所说的富不过三代。铁槛寺是贾家的祖先修建,修建的目的当然就是香火旺盛,子孙可以千秋万代地传下去,但是馒头庵却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这里有人命官司,有风月之事,就是为了和铁槛寺形成对比,预示了贾府的衰败。
另外,就作品本身来说,秦钟其实就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秦可卿去世的时候,秦钟才十一岁,秦可卿嫁人的时候秦钟也是个小孩子,作为封建社会出嫁从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来说,女子出嫁,一般很少回到娘家了,所以他们虽然是姐弟,并且可能秦钟也会时不时去贾府小住,但是他们姐弟二人的感情应该不是很深厚,加上秦钟年纪比较小的缘故,人情世故等方面应该是不懂的,所以,秦可卿的死,对于她弟弟的影响应该是不大的。
但是,这个情节发生的重点不是秦钟和小尼姑在馒头庵发生的事情,也并非在批判秦钟,在姐姐出殡的时候做出这种事情来,而是假借此事,影射贾府的衰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不是任何事情都是千年不变的,虽然有个美好的幻想,希望贾家能够存留百世,但是里面的根已经坏透了,它终避免不了衰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