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4-11-16
- 在线时间25511小时
-
- 发帖6966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16499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5621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69667
- 金币
- 16499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5621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551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4-11-16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04-29)
—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一路风程仆仆,一路翘首遥望。尽管首次走近这个被誉为“中国牌坊之乡”的棠樾,竟是如此平静而安逸。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千万次想象中的幽远和沉重、散发着檀香味的徽州,一经靠近,就会被侵染,被它纤细而柔曼的情愫牵扯着,不得不融入,不能不安静。棠樾位于安徽歙县,古称“唐越”,又名棠川。据记载:唐代初年,东晋新安太守鲍弘的后裔鲍安国与妻弟汪华捐资济民有功,唐高祖劾封为“唐越国公”,他们居住的村庄称作“唐越”。后来鲍氏借《诗经·甘棠》篇中“蔽芾甘棠”之句,谐音“唐”为“棠”,“越”字谐音为“樾”,意为甘棠树枝叶繁茂,利及后人之意,故“棠樾”村名沿用至今……据有关资料,历史上棠樾一共有10座牌坊,其中3座在民国前后倒塌。现存7座牌坊中有明建3座,清建4座,座座气势宏伟,典雅厚重,并按“忠、孝、节、义、节、孝、忠的顺序排列。明坊3座是:慈孝里坊,鲍灿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棠樾牌坊群建筑风格混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恢宏华丽、气宇轩昂。到了明清两代,牌坊建筑艺术也日臻完善……牌坊创自唐代,是封建社会最高荣誉的象征。忠、孝、礼、仪、贞、义、节,是牌坊要弘扬和表彰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人们行为的准则。相传五千年前黄帝部落,兴起于渭水平原。当时年青但目光邃远的黄帝,深知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得到广大族人的拥戴。于是他在自己下榻的帐房门口,树立了一根木杆,并在顶端雕刻了一个四面脸的雕像。这根木桩,便成为后来帝王象征权威的华表。牌坊最初的产生也是同样的标志蕴意。牌坊的古名为“绰楔”。只不过是比一般居民门框大一些的门框罢了。隋唐以后许多中举寒士均于闾巷,报喜队伍将旌旗之物悬挂绰楔之上,以示风光,后来演变为牌坊或牌楼,并由木制改为石制的牌坊。在封建社会里,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为朝廷兴旺作出的“杰出贡献”,当朝政府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有一个动人故事,提醒着后人不要忘记先辈的荣耀,更督促和激励着着后人继承先人的精神。徽州牌坊为中华之最,而棠樾牌坊又为徽州之最。棠樾牌坊群,并非以某一座牌坊的单体挑战独一无二的权威,而是用这样的连续7座牌坊相互唱和,以石头的群体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地域文化特色。慈孝里坊,是整个牌坊群的老大,距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龙凤板上有“御制”二字,是皇帝亲自从国库里拿出银子建造的,比一般公款修建的规格要高。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烧杀掳掠。棠樾鲍氏父子被乱军所获,并要二人杀一。儿子为了救父亲,挺身而出愿替父亲去死。而父亲为了不断鲍家的香火,又要求放了儿子。一慈一孝,便有了这慈孝牌坊……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听到这个事后,欣然写下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并拨银将“慈孝里”牌坊重新修缮,又刻御题对联于其上。一座牌坊被几朝皇帝加封,这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鲍灿孝行坊,建于明嘉靖初年。牌坊额题“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据《歙县志》记载: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其母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鲍灿事母,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其孝行感动乡里,因鲍灿曾孙鲍象贤是工部尚书,故赠兵部右侍郎衔……鲍文渊继吴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因旌表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劲三冬”、“脉存一线”而建。据县志记载:吴氏,嘉定人,22岁嫁入棠樾,时小姑生病,她昼夜护理;29岁时丈夫去世,她立节守志,尽心抚养前室之子,直至其成家立业。吴氏守寡31年,60岁辞世……棠樾从宋以前,就有鲍、汪、董、姚、张等姓居住,棠樾又有上下之分,大体说自村西软桥头,大母埸溪岸向东到鄣山公墓、牌楼塘一带称“上棠樾”。自此以下为下棠樾。敦本堂是鲍氏家族的祠堂,俗称“男祠”。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兵部左侍郎鲍象贤退休回乡时,集宗人为八世支祖庆云公而建。祠堂内存有义田规条碑和嘉庆皇帝上谕碑等17方碑刻。清乾隆皇帝为鲍氏宗祠题联曰:“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祠堂建筑气势恢弘,显示着棠樾鲍氏家族的的煊赫,为清代徽州祠堂建筑艺术的典范……清懿堂,俗称女祠。她打破了“女人不进祠堂”的旧例,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女祠。建于清嘉庆初年,是棠樾村大盐商鲍氏二十四世祖鲍启运创建的,借以纪念为徽商的辉煌同样作出牺牲和贡献的鲍氏妇女。“清懿堂”3字巨匾,高悬在享堂照壁正中,另一块“贞烈两全”的横匾是清代名人曾国藩所书。堂以“清懿”为名,取的是“清白贞烈、德行美好”之意。站在祠堂内,那种清冷、森严、肃穆的感觉,仿佛穿越时光而来:一代又一代的鲍氏女眷,她们或心存期盼、或心如止水,在深宅中枯坐,任青春流逝,任岁月将青丝染成白发……牌坊是历史授予古徽州的勋音。历史上,这里英才辈出,代不乏人。诞生过李廷、朱熹、毕升、胡开文、王茂荫、戴震、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一大批杰出人物。仅歙县一地,明清两代就有542个进士,1531个举人。“父子尚书”、“同胞翰林”流誉乡里,“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成为美淡。尤其是在这“程朱理学”的故乡,妇女受封建的“节烈”观念残害至深,出现过一大批以《儒林外传》中,以王三姑娘为代表的节妇烈女。至今仍有100多座完好地保存着,棠樾牌坊群就是其中的代表。耸立的是石头,诉说的是历史,歌颂的是仁义,桎梏的是贞节。座座华丽显赫、独自风韵的牌坊,几百年来,一直在向世人诉说着它们的喜怒哀乐,演绎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