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近日,南安丰州古城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王赞成先生给我提供了一些与丰州古墓砖相关的照片。这些古墓砖来自西晋、东晋、南朝、隋唐时期等不同时期的丰州古墓群,有确切纪年、时间最早的是西晋太康五年(284)。那年,竹林七贤中的刘伶、王戎还活着,其它五贤大约都已离开人世。关于丰州南部的晋江(指江),《泉州府志》称:“城南曰晋江,晋南渡时,衣冠士族避地于此,沿江而居,故曰晋江。”丰州一带西晋、东晋古墓的发现,证实了《泉州府志》晋时士族衣冠南渡沿江而居的说法。也正因如此,从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丰州建置东安县开始,经西晋到隋唐,丰州一带渐渐成为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一度还成为郡治、州治所在地。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东汉晚期至东晋南北朝、唐宋,甚至元代依然流行。丰州古墓砖上的画像纹样有:人面纹,佛像纹,人物纹,铜钱纹、“五”字纹,宝相花纹、蓖梳纹,阮咸纹,莲花纹,叶脉纹、鱼纹、斜网格纹、龙纹等。出现佛像纹、宝相花纹、莲花纹显示了当时丰州地区的佛教的兴盛。人物纹、阮咸纹可见当时士人的生活情趣。阮咸纹上的阮咸,也称阮,是一种乐器,因竹林七贤中的阮咸弹得好,故被称为“阮咸”。古墓砖上阮咸纹的存在,让我想起泉州至今无处不在的南音社,想起发源于南安流行甚广的戏神信仰。我相信,晋代的晋江,真可能来了一大帮衣冠楚楚的文雅士人![ 此帖被天人地在2023-04-27 12:1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