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18阅读
  • 0回复

[奇观]西藏羊湖8亿公斤鱼够挤满水面,随手就能捞,为何却无人敢吃[9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69487
金币
51828
道行
36009
原创
1973
奖券
4022
斑龄
127
道券
193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5649(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1-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4-02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3-04-02) —



西藏,也被称作“天然鱼库”。以羊卓雍湖为例,里面的鱼类据估算超过了8亿公斤,据说在旺季时去旅游,甚至能看到这些鱼儿密密麻麻挤在水边,好不壮观。

然而,为什么存在这么多的鱼类,却很少有渔人打鱼呢?这不是放着偌大的资源库,暴殄天物吗?



西藏的天然鱼库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在这样的高原上,发育着为数众多的水源。西藏高原有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也拥有纳木错、色林错、羊卓雍措等世界著名的湖泊,在青藏高原的淡水湖泊超过了1500个。



有湖泊就有鱼,西藏地区拥有63个品种的鱼类,其中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地方拥有很多高原鱼类,湖泊中也拥有较多的鱼类,西藏的渔业并不是没有开发。

在藏北地区就拥有多个渔场,例如阿里亚区、那曲亚区、羌塘亚区等,这些地方包含了纳木错、色林错等湖泊,也称之为“大湖”地区。



西藏渔业区域划分

这些地方拥有高原鱼、纳木错裸鲤等鱼类,储藏量较为丰富,当地也进行捕鱼进行食用,还可以外运或者在当地的工厂制作成鱼粉、鱼干等产品,那曲鱼粉厂就利用当地的渔业来制作系列产品。

而雅鲁藏布江地区鱼类资源更加丰富,这个地区拥有羊卓雍措、多庆错等湖泊,气候温暖降水较多,有著名的高原鱼——裂腹鱼。



裂腹鱼

但是雅鲁藏布江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大量捕捞,鱼类资源已经出现捕捞过量的情况,当时的鱼平均一条有1—2斤重,而现在只有1斤左右。

西藏地区的高原鱼类生长时间较长,需要10—15年才能生长到这个体型,但是经济价值较高,例如西藏地区的黑斑鱼,在2000年的左右市场售价将近200元一公斤,在利益的诱惑下,被大量的捕捞,现在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的一级保护动物。



同时由于西藏高原的属性,很多地方的水源处于海拔300米的高原面上,气候寒冷,冬季平均气温都在零下10℃,夏天的平均气温不超过12℃,高原生态系统十分的脆弱,大量捕捞鱼类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无法恢复。

2021年的时候,一部纪录片《西藏守渔人》播出,里面也讲述了拥有丰富渔业的西藏的生态系统脆弱性。



从2000年开始,为了保护西藏的野生鱼类资源,对主要的雅鲁藏布江地区实施了禁渔、限制网目规格、控制从业人员数量及捕捞量等措施。

同时,开展了引入暖水性及冷水性鱼类在不同的地方人工养殖等补充鱼类资源的措施。

另一个方面,就是人文因素。

宗教信仰使然

在西藏藏传佛教是一个很大的分支,从公元7世纪开始,印度佛教传递到西藏,随着时间的推移藏传佛教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成为西藏最主要的宗教。

藏传佛教通过修建数量庞大的佛教寺院、修道院,深入到了西藏地区的各个层面,而藏传佛教中,人在死亡过后的葬礼对于藏族是极其重要的事件,包括了天、水葬等方式。

水葬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很长的脚印,许多历史的文明中,水葬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葬礼方式,把逝者的遗体放入水中,代表了对逝者的尊重和敬意。



古埃及文明里,就会把逝者放入河流中,整个仪式表示对逝者的祝福,也期望能够帮助在冥界获得解脱。

而在藏传佛教的信仰中,人的死亡也代表了一种“解脱”,认得灵魂能够进入更高境界,成为其他生命,而通过把遗体浸入河流或者湖泊中,能够加速生命的转化。

同时,鱼类的捕食也是水葬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望大群的鱼类把尸体吃掉,代表大自然的认同。

因此,在临近水源的地区,水葬成为当地人的主要丧葬方式,很多湖泊水域成为约定俗成的“水葬场”,不吃鱼的习惯也就保留下来。

同时,西藏地区的很多水域被视为神圣的,藏传佛教的历史和信仰中,水是一种洁净、纯洁的元素,水的存在能够帮助人们消除杂念、罪恶和不善的思想,通过与水的共存,能够帮助人民变得善良和慈悲。

例如,西藏地区的基达湖及拉萨河,被认为是佛陀圣地,通过在这两个水域中洗浴,能够获得精神上的灵性和身体上的清洁。



在水域中的鱼类也被赋予了“灵性”动物的称呼,大量捕杀鱼类是违反宗教规定的。

在一些偶有捕捞鱼类的地区,也有一个著名的节日叫“节水纪念日”,这一天水边的人们会暂停一切的捕捞,在河边献上贡品和礼品(例如香火、花圈、祈祷文等),通过念经等方式来“补偿”鱼类提供给当地人们生存资源的功劳。

其实,通过西藏对“鱼”的认知,也能看出来宗教文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宗教从6000年前的智人时代就已经产生,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历史,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规定,最常见的例如伊斯兰教不吃猪肉,印度教教徒禁止宰杀牛。

除掉图腾信仰以外,宗教背后的规定也可能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的结果。



印度教和牛

例如印度不宰杀牛,放任牛羊在森林、农村中生活,同时也会定期培养牛幼崽,而这些牛每年直接提供的3.4亿吨牛粪作为木材等可替代性燃料的来源,或者当作肥料。

这些牛不断地提供廉价地提供燃料和肥料,同时保护了解决了燃料需求的人们不用去砍伐森林,让农作物种植地区的环境十分肥沃。

西藏地区不吃鱼地从传统,也有可能是因为捕杀鱼类带来的收益远远小于鱼类在自然环境中维持生态环境的作用,通过宗教条规的方式加入西藏的传统中去,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1条评分金币+30
xgch 金币 +30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3-04-0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