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久前才喜欢上钓鱼的。以前钓过几次,也小有收获,对于垂钓技术,我是一窍不通。
第一次摸鱼竿,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那天,我和两位同事去无锡农村拜访一位企业主,吃完午饭,主人发给我们每人一根竹鱼竿,打发闲暇。我们都没钓过鱼,只知道把蚯蚓挂上钩,等着鱼儿来吃。坐在河边,老半天不上鱼,我就开始琢磨:鱼钩应该沉到河底,还是悬浮在水中呢?我把自己想象成一条鱼——先在河底觅食。河底有水草,还有淤泥,不太方便;在水中畅游,好像更容易发现食物。想明白了,我找来一截短短的枯树枝,绑在鱼线中间,让挂有鱼饵的鱼钩悬浮于河水中层。此招果然奏效,短短半个钟头,我拉上来3条大鳊鱼和1条大鲫鱼,同事们什么都没钓到。我们一人带回家一条大鳊鱼,我多了一条大鲫鱼。
再一次钓鱼,是5年前刚入住养老服务中心。孙子来玩,见有小河,就要求我钓鱼。在他眼里,我这个爷爷是无所不能的,我只好硬着头皮上阵。没想到,没多久就有大鱼上钩了。本想弄上条把小鲫鱼,糊弄糊弄孙子,连抄网也没准备,大鱼拉不上来。我只好让太太控制钓竿,自己脱了鞋袜下到河边去抓鱼。一把没抓住,眼睁睁看着大鱼挣脱了。那天的运气实在太好,落竿没多久,又有大鱼上钩。我努力平抑激动的情绪,双手把稳鱼竿。一位小伙子正好在河边拍录像,急呼他过来帮忙。看到有鱼在水中扑腾,小伙子兴奋地高喊一声:“看我的。”他迅速挽上裤腿,脱了鞋,来到河边。有了第一次跑鱼的教训,我吩咐他,用手指紧紧抠住鱼鳃。小伙子悟性颇高,把鱼儿弄了上来,有惊无险。那幅我与孙子钓上大草鱼的合影,就是这样来的。为此,我在孙子心目中加分不少。
前几年养老院成立垂钓组,我报了名,但一直没有参加每周的例行活动。不过每年一届的垂钓比赛我还是积极参与的,助助兴,捧捧场。有一年运气爆棚,还获得了垂钓大赛渔获尾数第一名。在垂钓组,我得到了很多帮助。经常钓到大鱼的组长给我传授经验,还送我钓具和饵料。有一位钓友善于做好后勤保障,安装钩线、调漂、饵料制作,他都做到了极致,方便了我这样的新手。还有几位垂钓高手,我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我的垂钓技术有了长进,渔获也多了起来。
某个早晨,我钓到一条鲤鱼和一条大鳊鱼,想着送给谁。因为我不喜欢吃河鱼,一是觉得杀鱼洗鱼太麻烦,二是嫌河鱼刺太多。两位要好的大姐经过,我兴冲冲地叫住她们,说,有鱼要相赠。洋洋得意地从河里拉起装鱼的网罩,手里怎么没分量?网罩里空空如也。我尴尬极了。事后才明白,不该把网罩一股脑儿扔到水里,鱼儿乱窜时找到出入口,逃掉了。
以上就是我的垂钓经历,有惊喜,有兴奋,有荣誉,也有懊恼。(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