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5-01-14
- 在线时间33493小时
-
- 发帖29159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21583
- 道行39038
- 原创108
- 奖券30
- 斑龄0
- 道券3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91594
- 金币
- 21583
- 道行
- 39038
- 原创
- 108
- 奖券
- 30
- 斑龄
- 0
- 道券
- 3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349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4
|
—
本帖被 chn001 执行加亮操作(2022-10-25)
—
当我们越来越向往呼吸山林的气息、接纳“地气”,设计师们也更加频繁地在室内设计中融入户外的自然感。一条发现了三家分别开在山中、水边、洞穴里的餐厅:杭州的玉泉山间,伴着山景与桂花香一同用餐;太湖边,走进江南水乡,尝一尝最新鲜的鲈鱼和莼菜汤;在半地下的“洞穴”里,触摸斑驳的岩石墙壁……即使坐在室内,也能“野餐”,让眼耳鼻舌身意与自然同频。西湖以西的“青芝坞”是从晋代就有的自然村落。走进村子,玉泉山的脉络若隐若现,“朴墅”餐厅就在青芝坞的村口。设计师张健与朴墅的创始人是老朋友,2012年,他就参与了初创时的设计。张健说:“当年考虑的,还是尽可能放大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很多露台、包间都是做在室内的。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对于用餐环境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疫情之后,更热衷于一些户外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此次对朴墅·青芝坞改造升级的主要出发点。”餐厅原本就是由两栋村子里的农民房构成的。在改造之前,人们从靠近路边的一栋进入,穿过长长的室内通道,才能够到达另一栋。在张健看来,不如缩短室内穿行距离,让客人更多地接触自然。因此,他把餐厅的正门挪到两栋房子之间,又打造了一个质朴而沉静的入口庭院。庭院原本是供后勤使用的通道,比较杂乱。改造之后,农舍小院的故事性和时间感都被释放了。▲改造后的中央庭院“院子中用到了很多老物件,比如雕花木门是从印尼收到的,带有一些异域风情。下面的几个大块的原石踏步,就是村子里的旧石板。”这些老物件来自不同的地方,因为在设计时兼顾了肌理和尺度,它们搭配起来显得非常和谐。▲餐厅入口的雕花木门与老石板“露台区用了几根我收来的老木头。在2012年朴墅第一次装修的时候,它们就被用上了,9年之后,木头越发有韵味,这次都被保留下来,继续使用。”▲露台上使用的老木头通向各个用餐区的走廊也被张健重新设计了一番。“餐厅的创始人非常热衷于收藏,老建筑的部件、模型、各种艺术品,涉猎广泛。我们在改造的时候就考虑把各个通道的空间打造成画廊一般,丰富客人们在餐厅中的穿行体验。”▲走廊中展示的木雕藏品改造后的餐厅,在外观上褪去了多余的修饰,成为藏在山间的一栋小洋房。餐厅正对着一片荷塘,门口的几株参天古树枝叶繁茂,坐在二楼的露台上,就能够感觉到被层层叠叠的绿意包裹着。“露台原本是被封起来的,我们这一次的改造中,特意将这块空间释放出来。近几年,把室内空间‘室外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直接将露台打开,或者用折叠门、玻璃门做连接,都可以消解室内外的隔膜。”张健斜倚着露台说:“大家很享受有顶的半户外空间,这确实成为现在室内设计中的一大趋势:既能够享受建筑所带来的隐蔽感,又可以很直接地呼吸新鲜空气、远眺群山。在自然之中用餐,不就是要感受山林的呼吸吗? ”朴墅·青芝坞地址:杭州西湖区玉古路61-1号在紧邻着周庄的善湾村,星罗棋布的水系之中长出了一片“建筑的树林”:方锥状的屋顶大大小小、高低起伏,远远看去好像水杉林。这座470㎡的新建餐厅,从材质到形态都来自于“水杉林”的意象。尖屋顶模仿水杉林的三角造型,不同大小的屋顶错落着组合,还原林木的天然生长状态。除了在形态上与森林相似,这些屋顶的表皮也像树皮一样“可呼吸”。它们都使用具有三角形孔洞的穿孔铝板,这种材料在白天可以让自然光柔和地透入室内;到了夜晚,尖屋顶的内部亮起灯光,整个“水杉林”变成一片隐隐闪烁的发光体。▲夜晚中,隐隐发光的屋顶▲天花细部善湾村所在的吴江区自古以来就是水系发达、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水杉林餐厅边的水路与周庄相连,附近也少有遮挡视线的障碍物。建筑师为了利用这一览无余的风景,特意将餐厅屋顶的檐口降低到2.7米。站在屋里的用餐空间,会感觉内部空阔,天花板似乎无限高远;但走出室外,站在低垂的屋檐下时,屋檐成了“画框”,视线被自然而然地引导向远方,那是设计师为客人们所预留的一幅山水画。在可以触达的空间之中,各处细节设计都尽可能消除室内外的界限,让人们感到更加轻盈自由:用餐区外围的落地窗,使用了2米多一扇的宽幅玻璃,边框极窄;屋顶下方的承重柱,排布得多而散,选用了10~15厘米的纤细钢柱……在建筑临水的一侧,无边水池与天然的水面相接,建筑、景观和自然融合为一体,可以一边看着太湖边的风景,一边品尝吴江著名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在自然中感受江南的韵味。由于疫情的原因尚未正式开业的水杉林餐厅,如今成了善湾村村民们聚会玩耍的好地方。春晓·水杉居地址: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善湾村2019年,日本新锐建筑师石上纯也在中国的首次个人展览落地上海。展览中,一个混凝土材质的“洞穴餐厅”模型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大胆的建筑模型和高难度的施工纪录片让人印象深刻。今年9月,这座不可思议的餐厅建筑在日本建造成功并开始营业了。▲2019年上海“石上纯也:自由建筑”展览现场▲洞穴餐厅建成实景这家餐厅的老板是石上纯也的老朋友,也可以说是“伯乐”。石上纯也刚刚成立建筑事务所时,就是在他的委托下设计出了代表作:一件3毫米的极薄餐桌,轰动了当时的设计界。石上纯也因此与这位法国餐厅的老板结缘,开始了他们的再一次合作。这一次,屋主希望做一个更为复合的空间:既可以对外开放、招待客人,同时又能够作为私宅来居住。建筑选址在日本山口市一个人口密集的居住区,但这位屋主却偏爱自然的粗糙与肌理感,用他的话说: “这应该是一个尽可能‘重’的房子,它必须看上去好像原本就生长在那里,以后也将尽可能久地留存下去,这才是真正的美食所需要的空间。”▲洞穴餐厅所在的社区于是,石上纯也在这片居民区中开始了他的大胆实验。他想到了岩石:它们历经风吹雨打,随时间不断风化。“那么索性让建筑从土地中生长出来,就像岩石一样。”他把1000㎡的地块当成了一个巨大的“模具”。整个建筑倒扣在一个3米深的巨坑之中,建筑的屋顶与街道的高度平齐。首先,工人根据3D模型人工挖出了为浇灌混凝土结构而做的“模具”空间,浇灌好之后、等到混凝土彻底干燥,再将结构之外多余的土壤挖走,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洞穴。▲工人挖掘洞穴“整个过程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在混凝土干透、开始清理周围土壤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土壤与混凝土的交接面已经发生了地质变化,形成了凹凸不平的肌理。其实原本我们打算将泥土冲洗掉,露出混凝土原本的颜色;但这种土黄色的表面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洞穴的气息,那时我就决定,在整个建筑中延续这种肌理。”在布局上,餐厅和主厨的私宅分别位于建筑的北边和南边,由中间的三个洞穴庭院分隔开来。餐厅关闭的时候,斑驳凹凸的肌理和暖黄色的光线带来一种家庭的温馨感,孩子们在洞穴中学习、捉迷藏,拥有一个回归自然的童年。▲洞穴中的“庭院”▲洞穴中的卧室
洞穴中的家具,包括餐桌、洗手台,都采用混凝土浇筑,好像是从地面生长出来的一样。所有的玻璃、镜面也非常轻薄,尽量弱化人工的雕饰痕迹。有趣的是,连浴缸和客厅中的座椅也是和地面一体化设计的,似乎它们本身就是洞穴中凹陷的一部分。▲下沉“起居室” ▲洞穴中的洗手台及浴缸等到餐厅开放,厨师们就好像在家中备餐、招待朋友,由于弧线形洞口的设计,穿行在这个半地下的洞穴中,总会感觉到阳光的如影随形。编辑: 高舒怡责编:徐莹部分图片摄影: 观堂设计 黑水 汤汤goa大象设计 此 间建筑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