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15569   
 
- 
- 注册时间2012-08-21
 
- 最后登录2025-11-04
 
- 在线时间11929小时
 
 
 
- 
- 发帖13952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金币19078
 - 道行6543
 - 原创84
 - 奖券3390
 - 斑龄0
 - 道券137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15569   
  
- 发帖
 - 139528
  
- 金币
 - 19078
 
 - 道行
 - 6543
 
 - 原创
 - 84
 
 - 奖券
 - 3390
 
 - 斑龄
 - 0
 
 - 道券
 - 137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初级认证 
 
 
在线时间: 11929(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8-21
最后登录:  2025-11-04
 
 
 
 |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2-09-05)
—
 
 
  哈哈,这还真是林冲——不是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影视剧里的林冲,而是小说《水浒传》原著里的林冲。   就在第十一回,林冲走得冷了,正遇到一个草屋,就进来求烤火。屋里人很善良,接纳了他的请求。然后林冲看到人家在喝酒,就要求“小人身边有些碎银子,望烦回些酒吃”、“胡乱只回三两碗与小人挡寒”、“没奈何,回些罢”。  连续要求三次,叫人诧异:饿极了要饭能理解,酒馋了再三恳求要酒,这是黑旋风李逵的风格,不像出身小康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呀。   但这三次要求,还是客气的。接下来林冲还有更不讲理的:“把手中枪看着块焰焰着的火柴头,望老庄家脸上只一挑将起来,又把枪去火炉里只一搅,那老庄家的髭须焰焰的烧着,众庄客都跳将起来。林冲把枪杆乱打,老庄家先走了。庄家们都动弹不得,被林冲赶打一顿,都走了”——把好心接纳他、让他烤火取暖的庄客打跑了!  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打了人家的人,按正常人的思路,怎么也得防着人家来报复吧?可是林冲的反应是:“都去了,老爷快活吃酒。”吃了半瓮酒,酩酊大醉,倒在路边,被人家活捉,吊在屋檐下吊了半夜——不是被人打败了而捉,是自己醉得动弹不得,被人家活捉的。   这样的贪酒好饮,这样的不讲理,这样的顾前不顾后,如果放到李逵身上,是很合理的。但是放在林冲身上,就不由得让人难以理解了。  小时候读到这一段,我很替书中人担心:林冲这样负冤的好汉,何苦为了半瓮酒,“被村夫耻辱”、受这样的委屈?   长大一点了,再读到这一段,又替作者不值:大概是写惯了的套路,不管哪位好汉,一遇逆境就会大违情常、蛮不讲理起来。可是李逵如此,林冲也如此,还如何区分人物形象?“四大名著”,也不过如此!  这样大言不惭,今天想来,真正汗颜。也只有经历了人生起伏跌宕,只有尝过了绝望困境的彻骨寒,只有曾经的凌云志化为万念俱灰之后,才蓦地理解了林冲。   第十一回的回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从前妻子被人觊觎、自己被人陷害,他还抱着“顾前程去挣扎,回来厮见”“待你回来完聚”的侥幸;李小二告诉他陆虞候追到沧州来害他,他也曾“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然后就“自心下慢了”。再艰难,再委屈,他都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  可是在这一回里,林冲被迫彻底与过去割裂:“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在那上熟悉的、虽然污浊但是温暖的体制内的世界里,他已经无处安身。   如果是李逵,可能巴不得:“正好,大家都上梁山去”;如果武松,可能随遇而安:哪怕是占山为王,也“我如何不肯去?”。  但是,林冲,他是林冲。他习惯了体制内小职员的生活,他享受夫妻恩爱的温暖,他满足于人们对他的技术的尊重、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他个人的尊重,他根本不知道在这个正常的社会秩序之外,还有法外之地的梁山!   火烧草料场,斩断了林冲与过去生活的仅有联系,他成为一个走投无路、没有前途、不知去路的孤魂野鬼了!  这生活,对他是陌生的,他对陌生的生活充满了未知的恐惧。他不肯引颈受戮。可是潜意识里,他早已把死亡,当成了解脱。   当心底暗暗向往死亡的时候,他的谨小慎微、他的循规蹈矩、他的小心翼翼、他的逆来顺受,一切都被抛在脑后了。  当他认定了自己即将走向死亡的时候,只有那半瓮酒的香气,才是唯一的温暖与诱惑。   那就不讲理地抢夺,享受了这半瓮酒再说吧——这次享受之后,就是醉倒路边、任人宰割了。   就这样结束生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还能有别的选择。  《水浒传》是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并不以人物的心理描写见长。但是,通过林冲抢酒打人、醉倒雪地这些描写,仍旧细腻深刻地表现出,林冲苦闷绝望的心理。   《水浒传》名列“四大名著”,绝非浪得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