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627269
-
- 注册时间2012-09-03
- 最后登录2024-11-14
- 在线时间31671小时
-
- 发帖27937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33463
- 道行36950
- 原创101
- 奖券39
- 斑龄0
- 道券0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627269
- 发帖
- 279370
- 金币
- 33463
- 道行
- 36950
- 原创
- 101
- 奖券
- 39
- 斑龄
- 0
- 道券
- 0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316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14
|
—
本帖被 chn001 执行加亮操作(2022-09-16)
—
“刮油神器”“肠胃清道夫”“便秘者福音”“实现拉屎自由”,这些标签统统都指向今年夏天最热的水果——哎,不是油柑,而是西梅。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最近西梅有点“红”得发紫,什么油柑、黄皮都被抛诸脑后,轮到西梅登场。比起“先涩后甜”的油柑,西梅就显得“平易近人”得多:不仅入口清甜,汁水还能充盈整个口腔,就是不能吃太多。△我宣布:西梅就是今天“我最喜爱水果”。这也不怪西梅现在才“红”。西梅原产于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地区,又叫“欧洲李”,后来在法国种植,又在美国加州发扬光大,被中国引入不过是这数十年间,所以“藏在深闺无人识”也正常。不过,在中国西北深处,有一座县城就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西梅自由”。01 每5颗西梅就有3颗来自这有个“新鲜出炉”的冷知识是:新疆伽师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西梅生产、出口和加工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了全国的40%和60%,也就是说,中国每5颗西梅就有3颗来自新疆伽师。那么问题来了,伽师在哪?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过“伽师”这个地名,细读之下,与“喀什”还有几分相像。没错,“伽师”这个词其实就是“喀什”的同词异译,伽师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这个译名先被占了,就译为“伽师”,在维吾尔语里意为“天赐昌盛、美丽富饶之地”。△伽师,藏在大西北深处。伽师也从来没有辜负过这个地名。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境内又有排孜阿瓦提河、克孜勒河、台勒维切克河流过,属实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一块绿洲,又有“西域明珠”之称。△伽师县是喀什地区的农业大县。西梅对生长环境很挑,在它还没被引入中国之前,人们常见的只有“西梅干”,就是因为西梅成熟期短,而且在树种改良前“酸涩无比”,只能制成果脯食用。但在“种瓜得瓜”的新疆面前,再酸的西梅也不得不“低头”: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又有海拔高、无污染的天山雪水浇灌,喀什北部还三面环山,阻挡寒流。这样的地理条件别说种西梅,就算种“鞋底子”都是甜口的。△伽师西梅,真的好甜。其实新疆与西梅早已“结缘”。在很早以前,野生西梅就生长于天山的密林之中,只不过如今的西梅品种大多从国外引入。在这座小小的县城里,点缀的风景早已从戈壁滩变成了西梅林,从前人们说“不去喀什古城不算到喀什”,看来如今还得加上一句“不吃伽师梅不算到喀什”了。2022年,伽师县的西梅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预计产量16万吨。看来“西梅自由”,伽师人早实现了。△伽师人早已实现“西梅自由”。作为“瓜果之乡”,伽师县的秘密武器当然不止西梅一个,伽师瓜、伽师石榴、伽师杏等水果早已声名远播。特别是伽师瓜,凭借极高的甜度、汁浓、皮薄等特点居全疆甜瓜之首,又被誉为“天下第一瓜”。伽师瓜其实是哈密瓜的一种,属于哈密瓜中的“佼佼者”。据《疏勒地方志》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伽师就有甜瓜的种植,此后其更被誉为“中国瓜王”和“西域珍品”,不少诗人都有留下诗句赞美伽师甜瓜,清朝时它更被列入贡品名单。△伽师瓜,“天下第一瓜”。而伽师石榴和伽师杏也不赖。伽师石榴味甜汁多,完全不似酸酸甜甜的一般石榴,没有一点儿涩口;而伽师杏也是以甜度出圈,吃过新鲜的杏子,才知口感有多惊艳。看来,要寻新疆风味最浓郁的甜,还不得不去一趟这县城。△伽师石榴。02 伽师,古西域重镇别看伽师如今名不见经传,还得靠“瓜果”才难得上一次新闻,在2000多年前,它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由于距离遥远,伽师身上的历史实在“积灰”太久,但只要拍拍灰尘,你就会发现新疆西北深处这座毫不起眼的小县城,其前身竟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域古国之一——疏勒国。根据张骞出使西域所编写的《汉书·西域传》,只有“疏勒国”条文内,赫然记载着“有市”(有商贸集市)一词,可见当时它的繁华。△伽师县位于喀什地区,前身是“疏勒国”。/图虫隶属于喀什地区,只要稍稍知道西域历史的人,都明白这小县城不简单。沿着314国道,看着道路两旁后退的戈壁风光,你很容易联想到千年以前这里的古丝路往事、旅途的种种艰辛以及被柏油马路掩埋的声声驼铃……△航拍伽师县附近地貌。/图虫伽师的面貌,很辽阔。在伽师县西克尔库勒镇,有一座七彩山。比起吐蕃的“火焰山”,这里的名气有如一粒尘埃,隐于茫茫的戈壁之中。七彩山可谓是“伽师美之首”,属于天山余脉,位于我国最大的断层陷落带,亿万年的地壳运动把这里揉搓得千沟万壑、光彩夺目,如同天地间流动的烈焰。△伽师七彩山。/ 图虫七彩山下,还有一个西克尔湖。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七彩斑斓的群山,像一个调色盘打翻在水中。伽师的辽阔并未在七彩山止步,在西克尔湖东北41公里,还有一处西克尔大峡谷。这个大峡谷是中国目前发现最神奇、最长的断层陷落带,更被世人所熟知的名字是“天门神秘大峡谷”,形成于4亿年前的印度洋地壳板块运动,早在2006年就被联合国评为“全球优秀地质公园”。△伽师集“山、湖、峡谷”于一身。/ 图虫伽师的历史人文,也在这亿万年的风沙躁动中得以沉淀:伽师的佛文化很浓郁,当然了,“疏勒”是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方之一。公元6世纪初,整个西域都崇尚佛教。东晋时期,高僧法显在途经疏勒时,就记述了当地五年一次的佛教大会。等到唐代玄奘行经疏勒时,当地已有僧院达数百所,是以“僧徒万余人,习小乘教说一切有部,不究其理,多讽其文,故诵通三藏及毗婆沙者多矣”。在伽师当地,还留下了一座始建于唐代、历经沧桑的莫尔佛塔,记录着当年佛法的昌盛。△莫尔佛塔,是少见的西域圆顶塔。/《喀什传说》在伽师这座小县城,还有许多西域圣贤的足迹。比如写出长诗《福乐智慧》的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哈吉甫是喀喇汗王朝时期杰出的诗人、学者和思想家,他本人及其著作《福乐智慧》在南疆的地位就相当于汉族人眼中的孔子和《论语》,是先贤也是圣人。在伽师城中心体育路南侧,就修葺了一座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庄严肃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除此之外,伽师还矗立着一座阿曼尼莎汗陵,阿曼尼莎汗是15世纪杰出的维吾尔女诗人,也是阿不都热西提之妃,她是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搜集者和整理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bilibili时光荏苒,黄沙漫漫,这些建筑依旧勤勤勉勉地记录着伽师县过去的辉煌。03 馕和手抓饭,伽师人的日常在伽师,滋养人的不只瓜果,还得是落到一日三顿里的烟火。老艺术家发现,独特的地理人文早已造就出无可替代的伽师味蕾:馕、手抓饭、烤鱼、拉面、缸子肉、烤全羊……让人不得不感叹,伽师,真的太好吃了。△伽师街头随处可见的烤馕。/ 图虫俗话说:“可以一日无肉,不可半日无馕。”除了西梅,伽师人把馕也做成了产业。馕是新疆人的主食,历史上伽师人也以“打馕谋生”著称。过去,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令人望而生畏,游牧的人们必须带上足够的干粮,于是,能果腹又顶饱的馕便成了这一地区的主食。做馕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和匀、揉透,捏成馕胚,戳上特色的花纹和蘸上蘸料,就可以放入炉中烤制。新鲜出炉的烤馕香气十足,金黄的色泽让人把持不足想咬上一口。随着时间的逝去,馕会变硬,但经滚烫的茶汤中一泡,便恢复松软香甜的口感。在伽师县的大街小巷,窝窝馕、沙枣馕、果仁馕、辣皮子馕、小酥馕都是经常出现的烤馕。△烤馕和吃馕。手抓饭则是伽师的另一绝。用羊肉、胡萝卜、洋葱、羊油来拌大米饭,那叫一个“芳香四溢”。羊肉的油脂滴落在香喷喷的米饭中,胡萝卜则承担解腻的角色,一口炫进嘴里,人生都圆满了。△新疆手抓饭,粒粒分明。伽师的烤肉和烤鱼,同样不可错过。“新疆烤肉”在全国烤肉界可是叫得出名号的,伽师烤肉也不例外。在县城大街上,你很容易遇上嗞嗞往外冒油的烤肉摊,烤羊肉、牛肉、牛板筋、羊肝、羊心、羊腰子,还有放进馕坑里烤制的架子肉和烤全羊,属于肉食爱好者看了都落泪的程度。而“烤鱼”则是伽师的一大特色了,只见师傅手起刀落,把鱼剖开,插上竹棍,放上烤架,不一会儿,鱼的皮下脂肪开始冒出香气,连路过的路人都忍不住回头瞥一眼。△在新疆,烤肉特指羊肉串。要吃肉吃腻了,伽师人还可以随时泡上壶奶茶。在畜牧业发达的新疆,奶,也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酸奶、酸奶疙瘩,还有用砖茶、鲜牛奶和盐熬出来的咸奶茶,早已解了牛肉、羊肉的腻。△新疆咸奶茶。就这样,坐拥着全国最大的西梅生产基地,在伽师瓜、杏、石榴的藤下,在七彩山和佛塔的勾勒下,伽师人并不富裕,但精神和食物却早已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