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平遥古城以“一城二寺”的格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寺之一是镇国寺,另一处就是有着“东方彩塑艺术宝库”之称的双林寺。双林寺,听着寂寂无名,却又是一处被平遥古城光芒掩盖的国保。作为我国彩塑的巅峰级殿堂,从一定程度上比平遥古城本身更吸引人。

双林寺与别处寺院的敞开式不同,外面围了一圈高大的堡子墙,上置箭垛,寺在城中,远看像是一座城堡。寺内现存大小11座建筑,组成前中后三进院落的布局;前院为天王殿和释迦殿、罗汉殿、伽蓝殿、土地殿;中院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是娘娘殿和贞义祠。

寺庙始建年代难考,现存建筑多为明代建造,塑像亦多为明代作品。其中的唐槐、宋碑、明钟以及古代建筑、彩塑和壁画,都堪称国宝。而最为珍贵的,无疑是遍布各殿的2052尊(现存1560尊)明代彩绘泥塑,组成了一个纷繁绮丽的佛国世界。

虽然古籍中并未记载有关我国古代艺术家对人体结构与人体解剖的研究,但双林寺彩塑人物的眼睛十分符合解剖原理;以及神态表情、动作姿态皆如真人。就连眼珠都是黑色琉璃,逼真度拉满。并且一反礼教清规束缚,闪烁着人间情愫和世俗气息。

天王殿
双林寺的第一座主体建筑,其廊檐下一字排开四座巨大的金刚像,为元代的作品,因此金刚身上有当时元人的影子。他们上身或赤裸披巾或系腰裙,浓眉怒目,展现出蒙古武士力拔山兮的雄壮身姿,却不让觉得凶恶可怖。

这四座金刚是双林寺中个头最大的彩塑,每尊高3米有余。其余各殿除了几尊主要的佛像之外,一般的菩萨像只有五十公分左右高。把最大的塑像放在寺院最前头,可以说是双林寺设计师的高明之处。

进入殿内,天冠弥勒佛居中而坐,帝释、梵天分列左右。没错,这是弥勒菩萨,五代以前的弥勒是这个样子的,五代以后才逐渐演变成背着布袋、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形象。

南墙倒坐有四大天王,北墙两侧为八大菩萨。菩萨及佛像的镂空背光极其繁复华美,有典型明代风格,帝释梵天的面部表情极其拟人,冠饰也精细异常。

与殿堂外的天王像不同,南侧四大天王更多了些内敛和庄重,衣着也更加华丽。以黑色琉璃做眼珠的造像仿佛被注入了灵魂,无论你站在殿内哪个角落,都觉得他们在watching U!

释迦殿
当中供奉释迦摩尼,左右分列文殊、普贤二菩萨,殿内沿前后壁及山墙塑满了释迦牟尼成佛和渡化众生的一生,从“白象投胎”、“四门问苦”、“修成正果”到“双林入灭”等等,故事情节如同连环画般引人人胜。

雕塑在构图中利用上下分层,彩塑中有王公大臣、宫娥彩女、门吏马夫、市井百姓各阶层人物造像共两百多尊,他们或宫庭饮宴、或歌舞弹唱,或鱼猎耕种、或集市贸易,神态各异,活灵活现于飞天悬塑之间。

放大照片发现的美妙细节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古代匠师会在背景上设门置洞以增加层次。比如壁塑的背景上多处利用门、窗、山洞或泉眼等自然优美的形式开洞“透气”,使人忽略了壁塑纵深维度上的界限,层次感更强更鲜活。这种奇妙的构思,实在令人拍案称绝。

因此山西的悬塑除了两大圣地——隰县小西天和长治观音堂以外,第三块招牌无疑是平遥的双林寺。

渡海观音位于释迦殿释迦牟尼像的影壁之后,是双林寺众多“名场面”之一。在古代工匠出神入化的雕凿之下,有种明明是JPG却如同GIF的即视感。

地藏殿
为第一进院落的西配殿,殿内沿后墙和两山墙筑神坛,留给参拜者的空间极为狭小,从布局就开始营造压迫感。

主像地藏王菩萨居中而坐,闵公和道明分列左右,两旁有小鬼和判官的形象;无论是衣着还是面部神态都十分拟人。
入口的小鬼面部损坏严重,露出了木骨泥胎。越仔细看,越觉得触目惊心。

其实每当在山西看到无人问津的国保,或者未得到妥善保护的文物时,脑袋里总会冒出“明珠蒙尘”这个词汇。另一边,又常常处于梁思成所说的“不知该几体投地的倾倒”这样的状态中。 到了双林寺,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罗汉殿
罗汉殿与地藏殿相对而立,殿内塑有观音菩萨和十八尊罗汉,为宋塑风格。北方九罗汉说法,南方九罗汉论道,气氛热闹而性格鲜明,形神兼具。罗汉周遭有木结构搭建的小帐,搭配山林悬塑,似乎又是对山寺的表现,如此一来整座殿堂便被转换为高僧禅修的山林空间。

罗汉殿的伏虎罗汉与哑巴罗汉,两个人的姿态表情能脑补出一幕大戏。
在双林寺,罗汉不再是冷冰冰、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明。而是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形象呈现,更接近真实生活。世俗性大于佛性而富有更大的艺术魅力,这大概是双林寺彩塑独树一帜的原因。
双林寺的千年唐槐,依旧枝繁叶茂

千佛殿
殿内彩塑达五百余尊,占全寺四分之一。主像为自在观音,原来左右侧塑韦驮和夜叉立像(已被盗走)。
普通的观音像通常是直立或者打坐的固定形象,而“自在观音”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右腿曲蹲而左脚轻踩荷叶,一手就随意地搭在右膝。整个身子就这样潇洒地坐在台上,表情里都是一种自得怡然的惬意,微微一笑,更是显出万分的豁达来。其凌然超世、无拘无束的形象,让人一眼难忘。

双林寺千佛殿的韦驮像被认为是彩塑的杰出代表、“全国韦驮之冠”,载入《中国美术大全》,各大院校美术系临摹的样板。
矮矮胖胖的韦陀,不特意寻找可能还会错过;说明工匠在塑造时并不依靠比例让人留下印象,而是依赖一种深刻的、细腻的对于微妙神情与姿态的精准塑造。
韦陀头部和身躯向右扭动,而眼睛却望着相反的左方,从头到脚贯穿一条S形曲线,自带一种强大的力度和动势,象是京剧武生的一个精彩亮相,身上飘带萦绕飞舞,刚中带柔。
殿内四周为飞天悬塑和各样约五百余尊的菩萨,占全寺四分之一。五百菩萨分为五至六层,或驾祥云,或骑异兽,衣着各异;唯一相同的是都朝向自在观音,与主像遥遥相应、浑然一体。因此一踏入千佛殿内,便觉四壁之上仙气缭绕、天衣飞扬,完全是一个神仙的世界。

菩萨殿
位于大雄宝殿西侧,正中主尊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同样是双林寺的标志之一。 其结跏居中而坐,仪容丰满端庄,手势千变万化,26只手臂上各戴钏镯持法器。
左右两位协侍,两边是她的母亲、和父亲妙庄王。尤其是母亲的塑像面部表情十分生动。
四周悬塑四百多菩萨,皆脚登彩云,作行进状,大有衣纹飘动,满壁生风之感。

大雄宝殿
为双林寺中最大的单体建筑,大雄宝殿为明初重建。但是和山西其他寺院不同,在双林寺大雄宝殿并不是内部最有看点的建筑;反而是适才参观的两座偏殿,自在观音所在的千佛殿和千手观音所在的菩萨殿最为精彩。
大雄宝殿的室内空间较为宽阔,殿内当中供奉三世佛,是从别的地方请来的客座,因此和先前欣赏的彩塑完全不在一个水准。尤其是后期补修的颜色,有些让人欣赏不来。
彩塑无疑是双林寺的主角,网上大部分双林寺的照片都是室内拍的;因为大家一入双林寺,基本都被这些极品彩塑迷得晕头转向,很少会留意欣赏室外的院落。但是当我们从昏暗的室内来到室外,忽然抬头发现双林寺的鸱吻和脊刹也同样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