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569053
-
- 注册时间2012-06-21
- 最后登录2025-01-13
- 在线时间10726小时
-
- 发帖11422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2
- 金币37330
- 道行18937
- 原创750
- 奖券354
- 斑龄0
- 道券27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569053
- 发帖
- 114225
- 金币
- 37330
- 道行
- 18937
- 原创
- 750
- 奖券
- 354
- 斑龄
- 0
- 道券
- 27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07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01-13
|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2-03-07)
—
离过年越来越近了,80.90后有七大姑八大姨需要“应付”,我们这些10后也没闲着,总有那么几个“熊亲戚”、粑粑麻麻的“熊朋友”,让宝宝不开心。 有句话叫做“我宁愿你不喜欢我的孩子,也不要乱逗”。 孩子是一个人、他有独立的人格、他跟成人一样需要得到尊重。而有些人总打着喜欢孩子的旗号对他们进行语言暴力或行为暴力。 孩子不能哭,家长不能气,被称为“中国式逗小孩”。 “花式”逗娃
❶你是捡来的 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常会听到大人说:“你是捡来的”。几十年过去,这种“逗法”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与时俱进”。演变成“你是充话费送的”、“你是垃圾桶捡的”、“你是钓鱼时钓上来的”...... 心性单纯孩子听到这些你认为无关紧要的话该有多伤心。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最值得亲近信任的人,冷不丁告诉他:“你不是父母亲身的”。他们晚上会躲在自己的被窝里抹眼泪,大点的孩子可能会悄悄离家出走去寻找自己的"亲身父母"。 ❷你爸妈不要你了 堪称逗娃金句。父母在外地工作或工作较忙时,把孩子托付给他人照看,这类孩子经常受到类似的“逗法”。听到这些话大多会被吓哭,然后一群成年人还会指责他胆小。 外人这样逗娃我们管不了,也不想管,但是家里的老人有时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尤其是婆媳关系或丈母娘女婿关系相处得不融洽的家庭,老人常会给孩子讲“你爸妈不要你了,所以扔给我们带”,这样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呼吁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嘴下留情,他们可都是你们的亲孙子啊! ❸“测试”你是否懂得分享 各大聚会时,成年人常常会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让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食物给大家,这样的“逗法”看似没有问题。但是孩子不懂“虚假”和“试探”,当他愿意分享给你时,你却拒绝他并且毫无顾忌的告诉他我是逗你玩的。真心分享的他们受到这样的拒绝,自尊心会受到伤害,也让他们缺乏信任感,不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 ❹挑逗孩子喝酒吸烟 未成年人禁止抽烟喝酒大家都懂的,但是大人们在聚餐时用筷子蘸白酒给孩子舔一舔、把香烟放孩子嘴巴里让他们尝一尝,请问这又是个什么兴趣爱好? 尤其是针对2-6岁的男孩,经常会受到这样的“待遇”。试问2-6岁的男孩不属于未成年人范畴吗?别用成人的乐趣,伤害孩子。 ❺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 每次说到孩子,总离不开“二胎”这个话题。这样逗娃有多严重都难得赘述了。新闻报道过,女孩的妈妈生了二胎是个弟弟,邻居告诉女孩说“你妈妈生了弟弟,不会要你了,你赶紧去剪掉弟弟的小鸡鸡”,结果女孩真的这样做了。这种邻居真该被五马分尸、千刀万剐。大人随口一句话,孩子很容易当真然后照做。 如何保护孩子,婉拒他人的“捉弄”
❶直接沟通 如果是自家亲戚,不妨直接沟通,告诉他们这样做的负面影响。(爸爸家的亲戚最好爸爸去沟通,妈妈家的亲戚最好妈妈去劝说) ❷以孩子的角度去制止大人的“捉弄” 直接沟通不太适合的情况下,可以用孩子的口吻跟他交流,从而制止他的行为,让孩子重获安全感、信任感。如:孩子正在玩小汽车,叔叔来了非要拿。这个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叔叔是想和你一起玩,他不会真的拿走”。这样可以缓和气氛,也帮助孩子消除恐惧。 ❸避开那些过分的人 如果遇到多次提醒仍然乱逗宝宝的人。尽量离他远一点,以免宝宝受到伤害。 记住,面子永远都没有孩子的健康重要。宝宝被捉弄时,父母切忌保持沉默或陪笑。我们没有过度保护孩子,而是为宝宝赢取“尊重”。只要是明事理的亲戚朋友,他们都能理解。 如何安抚被捉弄的孩子
❶及时疏导宝宝的情绪 当孩子受到伤害时,父母一定要及时安抚他,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并告诉他:“爸爸/妈妈知道你心里难受”。有了父母的安慰他的心里才会温暖。 ❷培养孩子的“反捉弄”能力 父母不可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孩子。我们应该告诉并示范一些常见的“捉弄”场景,让他们对这些行为有一定的判断力,从而减少对他们的伤害。 如何逗孩子
教育专家尹建莉曾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提到过,“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 “捉弄”孩子,则是成人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尊重孩子,从把他当成平等的人开始。 不要对他说谎,不管他多小,成人之间善意的谎言,孩子不懂。 孩子无法完整、准确地向家长表达内心的感受,很多逗小孩的方法不当,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