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充满了浓厚的神仙道化色彩,从开篇的道士带顽石进入俗世,到结尾的时候宝玉看破红尘而进入佛门,无论是从作者对主人公身世的设定来讲,还是多次出现于文本中的形形色色的僧人、道士形象,都隐含着丰富的神仙道化思想。而曹雪芹一直认为佛学乃至神仙道化思想中深藏着日常生活中的深奥哲理,就其本人的生活经历来讲,他的一生中有很多的时间都是在寺庙里度过,虽然他没有出家,但是这些生活经历对于他的思想感情和文学风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纵观《红楼梦》整个的人物设定,在一开始就指出这段传奇的故事来源于虚幻又回归于虚幻。由于前世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恩怨,而相纠缠于现世,在林黛玉完成了预设的使命之后,又回归到太虚幻境,变成了潇湘妃子,这其中体现着“轮回”色彩。《红楼梦》这部小说开篇就设定了前世今生来世这样轮回的模式,小说由一段神话故事展开,女娲将补天后剩下的一块顽石丢弃,顽石最终感动了跛子道士而被带入了人间风花雪月之地,成为贾府的贾宝玉,而与其对应的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也化身为俗世中的林黛玉这一形象。纵观整部小说,都是围绕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木石前盟”以及贾宝玉与薛宝钗之间的“金玉良缘”的爱情纠葛而进行的。这样的设定不仅是为了表现封建社会压制下的悲剧,更是涵盖有深刻的人生内涵。《红楼梦》所写的不是传统郎才女貌式的爱情故事,也不是简单的要与传统礼教相违背的追求爱情自由的男欢女爱之事,而是将着眼点放在男女主人公从伦理乃至人生观念上都与封建正统有着尖锐的矛盾,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黑暗。正是因为这种黑暗无处可诉,找不出可以解救的办法,可能作者也未曾有过要解救的意识,于是才会借助于神仙道化思想来寻找依托之处,这也就预示着黛玉的人生悲剧是无处可逃的。因此,在儒家纲常伦理、神仙道化思想以及黛玉自我个性冲突的多重因素影响之下,造成了黛玉的困境,这个困境表现在爱情的无奈分离上,也表现在个人日常冲突中。最重要的是悲惨命运的结局,这与整个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之间的逐渐衰落的事实是紧密结合的,它们是一脉向前发展的关系。正是这一系列密不可分的原因造成了黛玉的困境。[ 此帖被zhdf在2022-03-14 10:0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