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953340
-
- 注册时间2010-10-06
- 最后登录2025-01-26
- 在线时间75826小时
-
- 发帖116711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金币8933
- 道行5233
- 原创76
- 奖券1751
- 斑龄0
- 道券172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953340
- 发帖
- 116711
- 金币
- 8933
- 道行
- 5233
- 原创
- 76
- 奖券
- 1751
- 斑龄
- 0
- 道券
- 172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7582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5-01-26
|
—
本帖被 chn001 执行加亮操作(2022-02-27)
—
撰文 | 魏水华头图 | 风味人间3·大海小鲜以海鲜为主题的这一季《风味人间》,从食材和味道本身出发,相比涉猎范围更广的《风味人间》第一季、第二季,可谓另辟蹊径。在美食纪录片高度内卷的今天,食物好吃,镜头炫酷、文采斐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各大IP的标配,并非《风味人间3》独享。但《风味人间3》凭什么能脱颖而出,成为2022的开年大餐?是的,除了“就吃论吃”之外,《风味人间3》中隐藏着更多的风味内核。No.1 壹吴全胜在海南儋州的白马井渔港,经营着一家干货作坊。每天冬天,红鱼上市的季节,他收购鲜红鱼,腌制红鱼干。和大部分海鲜干货一样,红鱼干的制作需要粗中有细的功夫:利斧劈斩、快刀打花、重盐曝腌、清水洗涤、阳光慢晒。因为刀工了得,江湖人称吴全胜为“吴三刀”。市井家常的红鱼煲仔饭、登堂入室的香煎红鱼干、脍炙人口的红鱼干蒸肉饼,无不来自遥远的海洋和充满创造力的渔民。生活在福建宁德沙江村的阿赟,毕业后回乡子承父业种海带。接班才四年,他还没掌握了制备海带的“核心技术”——海上种植,五个月后悬挂晾晒,看似平凡简单,却有不为人道的经验要求。作为中国人最喜爱,也是普及率最广的海产品之一,海带的应用面无比广阔,从山地丘陵、到泽国水乡、再到沿海渔村,几乎所有地区的烹饪里,海带似乎都有一席之地。但归根结底,它依然是海洋的馈赠和渔民劳作的产物。承前启后的阿赟,继承父亲的事业,也抚养着两个从小生长在海边的孩子、以海带培养着他们的味蕾。在这个以农耕作为文明起源的国家里,水软风清的宜耕之地,一直是文明、教化、宜居的象征。耕读传家、耕云播雨、精耕细作、躬耕乐道……几乎所有带有“耕字”的成语,都带有明确的场景性和强烈的褒义色彩。相反,到了山民与海民,则被简单概括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人们的潜意识里,大海一直带有边疆、蒙昧、荒凉和粗放的印记。这是来自历史的偏见,也是中国海洋文化长期不被重视的表现。但事实上,中国有着长达3.2万公里的海岸线和数千万依赖海洋为生的海民。大海赐予了他们赖以维生的食物,也赋予了他们独特的世界观和处事法。钱穆先生说,中国并不是单一农耕国家,而是农耕和游牧渔猎二元文明的结合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仅大陆上具备农耕与游牧渔猎的文化形态,海洋也一样有。海洋里,能种植海带、紫菜,养殖小海鲜,也能出海捕猎生猛海鲜。这些不同的谋生业态,塑造了各具特色、自然生长的,与大陆文明殊途同归的另一种文明形态。从吴全胜、到阿赟,到梦想成为地理学家的福建平潭孩子林本本,再到吉林延边辞职经营渔场的女硕士母立平,《风味人间3》中出现的这些陌生又熟悉的面孔,事实上,代表了中国人一个重要的聚落:海民。《风味人间3》,或许让中国海民的饮食第一次聚焦在镁光灯下,又或许开创了中国纪录片行业关注本土海洋文明的先河。No.2 贰中国古人怎么看海鲜?文人笔记《闽产异录》,为水产做了排序““一湖、二河、三溪、四海、五塘”:很显然,湖蟹、长江刀和黄河鲤,才是中国古人餐桌上的政治正确。海产仅略胜于水面狭小且不流动的塘产,恐怕在全世界拥有海岸线的国家里,这是最低的评价了。故宫博物院至今保存着康熙年间的《海错图》,作为皇家生物图谱,它代表了当时人们对于海产相当程度的认知,但以今天科学的标准来看,这份图谱最多只能算是漫画;与之同时代李渔的《闲情偶记·饮馔部》则是在鱼、虾、鳖、蟹后近附带了一条“零星水族”。一直到十八世纪《随园食单》成书的年代,袁枚才将海鲜单列一章。但在开篇,袁老饕就不情不愿地说:“古八珍并无海鲜之说。今世俗尚之,不得不吾从众。”袁枚所谓的“世俗”,指的就是他一生游历生活的浙闽沿海地区——也是中国海洋文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将一种文明形态视为下里巴人,它来自于中国古代掌握舆论话语权的士大夫们的认知,更来自于内陆农耕文化对海洋的偏见。但在《风味人间3》里,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闻所未闻的海鲜:辽东湾的石蟹,因为腹部和鳌足边缘呈红色,民间称之为“赤甲红”。它生腌弹润、清蒸肥美,相比其他海蟹,在甜度上更胜一筹,这是蟹肉中甘氨酸所起的味觉作用。杭州湾的蟛蜞,也叫相手蟹、螃元蟹,只有拇指大小,看上去无肉可食。但浙东渔民们喜欢用盐和花雕酒醉渍这种螃蟹。因为个头小,只需要短暂料理,便能获得惊人的鲜味,佐饭一流。小青龙,学名应该是“波纹龙虾”,它在浅海区度过幼年,长大后到更深的水域生活。今天,改传统渔猎为养殖的疍家人,在波纹龙虾的幼年时期将它们抓起豢养,到虾肉肥美的时候,可以用来汆椰子鸡、可以用来配豆腐羹、也可以白灼直接啃来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风味人间3》里出现的这些,在传统文化里似曾相识、或者闻所未闻的海鲜,点燃了观众们猎奇欲强盛的味蕾,也用生物、化学、地理所构成的完整的现代知识体系,补完了中华美食谱系里,曾经生疏陌路的那一页。从某种程度上讲,关注海洋话题的《风味人间3》,在今天这个特殊的年代里诞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它彰显了中国人审视海洋、发现世界的观念迭代;也寓意了这个上升期的民族,正重新塑造外向、包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大国风范。No.3 叁《风味人间3》里出现的多姿多彩的海鲜烹饪方法,是最值得一提的部分。产自海南儋州的红鱼,直接清蒸固然好,但腌制晒干后的红鱼干,却充满了另一种鲜甜的温香。这与青岛人制作的鲅鱼晒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片中把这种以盐、阳光、风所催熟的,缓慢打碎蛋白质,制造氨基酸的过程,称为“另一种形式的烹饪”,它打破了传统观念里的海鲜唯新鲜论,而是以中国海民因地制宜的食材处理方式,和不拘一格的食材储存技术,描述了中国海民眼中,海鲜的真实面貌。这是对中国海民生活实事求是的还原,也是对中国海洋文化的打碎再剖析。与之相对的耗儿鱼,是另一个更极端的例子:这种学名绿鳍马面鲀的海鱼,由于头大身体小,可食用价值不高,在沿海地区曾经是滞销货。但随着冷链技术的进步,大量马面鲀被切掉头、剥掉皮、冻成硬疙瘩,运送到离海洋遥远的四川盆地。在宽油急火和各种香料的加持下,海腥味没有了,而鱼肉细腻、紧致、无刺、久煮不散的优点则被放大,无论火锅、干锅、泡椒、仔姜、水煮,马面鲀都呈现出地道的川菜风情。由于被切头剥皮的鱼长得像尖嘴的耗子,川渝人还为它起了个很接地气的名字:“耗儿鱼”,从内容到称呼,彻底完成了这种食材的本土化改造。跋山涉水的耗儿鱼,是技术进步的缩影,更是文化边界拓展,海洋文明与陆地越来越接近的例证。与之类似的例子,在《风味人间3》里还有很多,比如海带里裹入虾泥,烹熟后切成漂亮的虾胶海带卷;柔嫩的黄鱼肉,被包在豆腐皮里,宽油炸到金黄;鲜美的海肠子,煮熟后与香椿一起凉拌……这些海鲜,都或多或少地与农耕文明最具标志性的食材,比如植物嫩芽、豆制品、猪肉和淡水水产相遇,构建出海陆交错、滋味层次丰富的餐桌之美。《风味人间3》不厌其烦地描述这些精致的烹饪,用意很明显:它们从餐桌的角度,证明了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并非不可调和,在今天的人类学语境下,二者甚至可以成为互相提升、互相成就的发动机。如许倬云先生所说,中国人从来没有错过大航海时代,我们的海民曾经勇敢地下南洋拓殖,去世界各地谋生,在影响今天全球格局的人里,华人是一支绝不能忽视的力量。由中国弯曲海岸线构成的“弓形文化带”,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