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50阅读
  • 0回复

[红楼梦]以花喻人,以花达意?浅谈《红楼梦》中描写的香草美人意象[13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166
金币
217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75
斑龄
190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01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2-12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22-02-15) —

香草美人在古代是一种美好的象征,在楚国兴起,由屈原的文学作品发扬光大,后世学者对其寄予了丰富的意象,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对此着墨甚多,美人自不必说,香草也伴随提及,表达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

01 香草美人的时代意义
早在两千年以前,香草美人一说随着屈原的神作《离骚》问世,当中对这两者的抒情表达,成为了后代文人引用模仿的对象。
屈原在他生活的年代里满怀抱负,无奈不受重视,奸臣当道,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忠言逆耳。因此在郁闷感情的驱使下,借用楚地家乡的习俗,将香草之名代入。
那时与中原诸侯相比,楚地偏居南地,气候复杂,民情各异,流行巫术,所以借香草奉献神灵,祭奠拜念,蔚为风尚,而楚地的巫女文化也深入人心,母系氏族的精神文明遗存一直得以保留。

综合以上,香草美人在屈原笔下被发扬光大,香草代指尽忠的臣子,散发馨香,而美人借指君王,希望慕名欲望,采摘归朝,两者应为天衣无缝的传奇搭配。不过天不遂人愿,香草虽有,美人难遇。屈原在生前就十分落魄,始终未得明主垂青,只能失丧江湖。
屈原投江自尽后,由于他不幸的从政经历,以及无与伦比的文学天才,使后世学者怀念怅惘。而不少文人墨客也遭遇了这位精神偶像同样的遭际,感叹“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他们纷纷以屈原举例说事,便将香草美人这一比喻嵌入诗篇,影响至今。
02 《红楼梦》中的“香草美人”
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主角虽是贾宝玉,但读者可以明显地读出其中女子角色所占的分量之大,是其他小说望尘莫及的。与《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另外三部几乎是纯爷们的名著相比,曹雪芹对“美人”的偏爱可谓情有独钟。

书中记载生动形象的女子不胜枚举,比较典型的有“金陵十三钗”,当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围绕在贾宝玉身边,写就了一幅忧伤且美好的画卷。
1.林黛玉的葬花吟
花草不分家,香草之中对花所承载的意象也很重要。
贾宝玉最爱的“林妹妹”身世凄凉,作为贾府的表亲,其母为贾母之女,也是贾宝玉的亲姑姑,但父母早亡,不得已千里迢迢来投奔贾府,寄人篱下,但也开启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孽缘”。

书中描写林黛玉的外貌说道: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一番传神演绎,将林黛玉的个性特征描绘的淋漓尽致。其人虽看似飘飘欲仙,气质非凡。但心事重重,身体孱弱,这样一个罕见的“妙物极品”,由于生来缥缈,遭遇艰辛坎坷,使她的生命如烟花般绚烂易逝,这种种预兆在之后的情节都已揭示。
宝玉虽与黛玉感情甚笃,兴趣契合,然而生活在一个封建传统的大家庭中,一切并不完全都由自己做主,所以二人的感情之路注定没有结局。作为“美人”的黛玉似乎对此早有预感,在书中写下了《葬花吟》一篇,堪称是对个人经历的最好诠释。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开头便提到花的生命这般短暂,人们在其凋落之后,即便还有残留的香味,但已不再留心,而自己终将如这凋谢的花片一般,惊艳过后,剩下一地残骸,自己的知心爱人是否还会“怜惜”?
整首诗歌借黛玉之口将花的生命周期形象地阐述,言有尽而意无穷,纵然这样的点缀曾带给大家感动与享受,但“花开易见落难寻”,谁会有深情厚谊再来寻觅它遗落的踪迹呢?
其中最后提道:
尔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亡?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借葬花之名为其悲伤收葬,而自己也要如这花朵落尽一般,在“衰老”之途被抛弃,表达了悲伤难过的心情,再也没有比这还让人痛苦的经历了。
香草与美人同样是人间尤物,但如果美人不识香草,无人无津之下,香草也成残骸,默默凋谢。而美人迟暮,亦如同香草无情,冷淡孤寂,终不似有情郎君念旧恩?
书中描述黛玉的结局如同她在葬花时的感受是非常接近的,受到家庭的逼迫,宝玉不得不与自己不爱的人成亲。当风声传到正在患病的黛玉耳中,顿时精神崩溃,忧愤成疾,撒手人寰。“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不是襄王无情,却是神女命薄。

黛玉是宝玉的香草,宝玉是黛玉的美人。但他们没有选择的自由,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冷香”薛宝钗
薛宝钗是书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她虽然不如宝黛的爱情给人带来的印象那么深刻,但她身上的女性价值却是尤其突出的。
其中有一回曾提到,宝钗生来患有一种“胎毒疾病”,时常累犯。于是前去求卜问医,碰得一位高人开出药方,名为“冷香丸”,吃过后,宝钗身体果有好转。

不过此药尽管有用,但来历着实不凡,而且制作尤为复杂,而包含的药材更有梅花、荷花、牡丹、芙蓉,这似乎暗含了宝钗的性格正如四花绽放,不同凡响。
梅花代表高洁,坚贞不屈,荷花代表典雅,保持独立,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牡丹表示高贵,出身不凡,芙蓉体现娇艳,美不胜收。将之对照宝钗,不难发现他也是具有这样一种“冷香”品格的美人。
书中记载宝钗出身薛家豪门,与贾、王、史三足鼎立,来头不可谓小也。而与她顽劣且不学无术的兄长薛蟠相比,其人可谓才貌双全,人人称赞。当初她本打算入宫竞选妃子,但阴差阳错,没有成行,于是来到贾府姨妈(王夫人)这边认亲,得知与宝玉相识,最终得偿所愿,喜结连理。

宝钗与黛玉同为《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而且是宝玉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位爱人,展示的姿态截然不同,留下的观感也是大相径庭。
宝玉虽然深爱着黛玉,伉俪情深,但黛玉为人却十分“小气”,动辄“吃醋”,和周围的亲友和丫鬟关系都比较紧张,而她与宝玉也经常发生冷战,互相埋怨,貌似是热恋中的男女都会出现的龃龉,但次数太多,总会审美疲劳,产生厌烦。黛玉和宝钗相比,如同兰花一样娇嫩,必须小心呵护,不敢稍有“过头”的刺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因而贾府上下,除了宝玉能够包容他的爱人之外,所有人其实对黛玉都不感冒,相处起来实在太累,反观宝钗虽出身显赫,却落落大方,待人接物十分得体,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冒犯之处,自然大家都会主动亲近。

宝钗在女性中的地位就如宝玉在男性中的地位一样,到哪都是“香饽饽”,成为话题的中心人物。她不仅体貌出众,而且多才多艺,品性纯良。
一开始,宝玉尽管对黛玉一见钟情,用心甚重,但与宝钗接触时间一长,对她的好感也不断增加,印象大为改观。唯一有一点让他觉得不满的地方是宝钗从小深受传统家族的教育,想要规劝宝玉努力精读四书五经,以后出仕为官,将来光宗耀祖,而宝玉却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在脂粉堆里消遣人生,讨厌八股文章的束缚。

这种价值观上的冲突虽然激烈,但宝钗没有强求,搁置争议,相处还算融洽。而贾府中其它的“老人”当然对宝钗十分重视,为她和宝玉牵线做媒使劲了浑身解数,最后“得逞”,这全在于宝钗身上独有的封建妇女应配备的“贤妻良母”的美德。
不过宝玉在失去黛玉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两株香草在美人眼中化为了过往云烟。
03 《红楼梦》中其它的香草美人
除了黛玉与宝钗之外,书中还记载了很多其它性格鲜明的女性。
王熙凤如同海棠,鲜艳娇媚,而其为人亦正如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作为荣国府当家的女主人,她精明强干,阴险狠辣,做事不留余地,看似殷勤热络,其实饱含机心。

史湘云如同水仙花,性喜阳光,温暖如春,开放潇洒,虽然父母早夭,但她乐观豁达,因此明媚爽朗,还有探春若杏花,妙玉若檐葡,袭人若桃花。不同的花品有各自的花语,在这样与美人的结合中,反映了其本身的特质,寄托了作者对香草美人这一古典意象的内涵阐述。
1条评分金币+15
zhdf 金币 +1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2-02-14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