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珍藏了两件珍贵的斗篷:凫靥裘和雀金裘。薛宝琴来后找了出来,先将凫靥裘给了宝琴,又将雀金裘给了宝玉。一直以来总有读书人争论贾母没什么不将凫靥裘给林黛玉。却忽略了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贾母为什么给薛宝琴凫靥裘,而不是雀金裘?可以肯定凫靥裘和雀金裘的珍贵基本相当。贾母说“这叫作‘雀金呢’,这是哦啰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前儿把那一件野鸭子的给了你小妹妹,这件给你罢……就剩下了这一件,你遭踏了也再没了。这会子特给你做这个也是没有的事。”雀金裘、凫靥裘是“俄罗斯”进口的,工艺比较特殊。雀金裘烧坏后,晴雯说织法技艺为“界线”,贾家丫头的女红都算厉害,却只有晴雯会“界线”。外头的工匠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不敢接修补雀金裘的活儿。从外观看,凫靥裘和雀金裘虽有差异,却都是金翠辉煌,以至于香菱第一眼错将凫靥裘认成是孔雀线织成。
那么,两者既然如此类似,贾母为什么不将雀金裘给薛宝琴,将凫靥裘给贾宝玉呢?其实答案不在两件衣服的珍贵上,而在“凫靥裘和雀金裘”这两个名字以及衣服的原材料上。对贾母来说,两件衣服都是她的珍藏,不分彼此。拿出哪件送给薛宝琴、贾宝玉都一样。之所以将凫靥裘给宝琴,雀金裘给宝玉,体现的不是贾母的本意区分,而是作者故意借两件衣服“设譬”,让读书人明白贾母无法宣之于口的态度和立场。薛姨妈带儿女来到贾家住下就不再走。并且很快暴露其图谋金玉良姻的野心。贾母对薛家的行为非常不满意。薛家虽然是四大家族之一。但与贾家相比则天壤之别。贾母贵为荣国公诰命夫人,薛宝钗却只是个商人女儿。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她们之间的距离,比之王熙凤和农家女二丫头还要大。因为商人在当时尽管有钱,社会地位却不比农民的女儿高多少。贾母荣国公诰命夫人,根本不接受孙子娶薛宝钗这种商人的女儿为妻。也不想成为京城权贵的笑柄。王夫人之所以同意,一来她是薛宝钗的姨娘,有私心;二来王夫人的社会地位比之贾母差距太大,心理上接受商人女儿不困难。贾母不同意薛宝钗做孙媳妇,更反感薛家无礼赖在贾家不走。这就好比你不喜欢的客人赖在家里不走,还想嫁进你家里,只会越来越“讨厌”。不过,贾母的身份、地位、修养和尊荣,都决定她不可能像王熙凤那样“泼妇撒泼”,她的不满意只能委婉地表达。于是乎,我们就见到贾母在薛姨妈纵容贾宝玉喝醉酒,要撵逐奶娘时,撵走了“有错”的大丫头茜雪,以示对薛姨妈警告。贾母主动替薛宝钗张罗及笄之年生日,却只“抠门”地给了二十两银子,与打发刘姥姥一样多。当薛宝钗恭维她比王熙凤巧时,贾母却直说“比你姨娘强多了”。看见薛宝钗“雪洞”一般的房间,贾母罕见地严厉批评,不留一丝情面,直说“不合规矩,不吉利”。薛宝琴来后,贾母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喜爱,直接将姐姐薛宝钗“打入冷宫”……凫靥裘和雀金裘在此时出现的意义,是作者“巧立名目”借两件衣服,表现出贾母对薛宝钗和薛家的真实看法和立场。贾母并不讨厌薛宝钗,她反感的是薛家图谋金玉良姻的不自量力,以及薛宝钗与贾宝玉的不般配。于是乎,凫靥裘和雀金裘就成了非常好的媒介,让读书人一目了然。曹雪芹设计贾母将凫靥裘给薛宝琴,将雀金裘给贾宝玉。就是在宣扬她心中的真实想法:一,薛家女儿都是野丫头一般,与贾家门不当户不对。二,贾宝玉出身高贵,仿佛孔雀,不是野丫头配得上的。凫靥裘,贾母也说是“野鸭子的”。采集野鸭子头脸上的翠绿绒毛拈线织成,谐音就是“野丫头”。史湘云后文代替贾母说出答案:“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哪有桂花油”。雀金裘,是孔雀毛拈线织成。代表高贵和富丽,是贾宝玉高人一等的出身体现。野鸭子代表薛家女儿出身低,孔雀代表荣国府公子出身高。虽说凫靥裘和雀金裘都是珍贵的,但本质的区别无法跨越。凫靥裘和雀金裘,言简意赅地解释了贾母心中对薛家女儿和金玉良姻的看法,就是不般配。所以,凫靥裘只能给薛宝琴,代指薛宝钗。雀金裘只能给贾宝玉。不能够调换,也不能够给林黛玉等其他人穿。属于曹雪芹专门为金玉良姻量身打造的伏笔。[ 此帖被zhdf在2022-01-12 11:57重新编辑 ]